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蒋经国:从独夫到伟人2009/04/15
  • 蒋经国百年誕辰 马英九率众謁陵2009/04/14
  • 从台湾纪念蒋经国百年诞辰谈起2009/04/13
  • 蒋经国与邓小平“和解”失之交臂2009/04/13
  • 蒋经国逝世二十年:从独夫到伟人2009/01/24
  • 蒋经国:“威权时代的开明领袖”2009/01/14
  • 独守空房积郁成疾:蒋经国夫人裸奔事...2008/07/18
  • 揭秘:蒋介石成功推动蒋经国接班之谜...(图)2008/02/25
  •  
    蒋孝严:台湾民众为何怀念蒋经国
    时间:2009/05/07 出处:中评社
      台湾前“总统”蒋经国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中评社社长兼总编辑郭伟峰、新闻总监俞雨霖、执行新闻总监林淑玲等,在台北拜会并访问了多年来一直积极推动两岸直接三通和两岸关系发展的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经国儿子蒋孝严先生。

      蒋孝严先生不仅详解了台湾民众怀念蒋经国的原因,还对两岸经济关系、台商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台湾政党角色变化等,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最新出版的《中国评论》月刊五月号发表了独家专访《台湾民众为何怀念蒋经国》。全文如下:

      推动台湾经济现代化 启动政治改革

      郭伟峰:在蒋经国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您觉得应该怎么样纪念和评价蒋经国对台湾的贡献?为什么民进党执政期间大力“去蒋化”之后,现在还有那么多人怀念蒋经国先生?

      蒋孝严:台湾历任领导人中,民众最怀念的就是经国先生。我参与过三次地方选举,跑基层拉票的时候,有时候碰到民进党的支持者,他们对经国先生也是正面肯定。

      经国先生之所以受到台湾老百姓的高度肯定,是因为他改变了台湾人民的生活,创造了所谓的台湾经济奇迹。他也是台湾现代化的启动者,他推动外贸导向经济、完成十大建设,使台湾变成四小龙之首。70年代的时候,有句话叫做“台湾钱淹脚目”(闽南语:台湾钱多到淹过脚踝),台湾人走出去都有种自豪感。

      经济的发展不但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拉近了贫富差距,也创造了一股强而稳定的社会力量——中产阶级,并开始推动台湾的政治改革。

      老百姓尤其怀念经国先生亲民、清廉的领导风格,完全无私无我的风范深深烙印在百姓的脑海中;只要一提到经国先生,大家都可以如数家珍地提出来。他也把台湾民众带入政治参与里面,培育台籍的年轻人,那时候还有过“吹台青”的说法。他启动整个社会的稳定与族群的融合。现在竟然还有人操弄省籍情结,思想实在是太落后,也太对不起经国先生了!

      晚年开启两岸交流

      更重要的是,经国先生晚年时启动两岸交流,没有他做那个决定、定下方向,后面的人不敢开放老兵到大陆探亲。他也看到开放探亲之后,会带动两岸更多的交流,包括观光、相互来往。在86、87年,他也容许两岸间有小额贸易的存在。

      两岸之所以有今天,也之所以有未来,是经国先生打开了局面,是经国先生的启动。当时很多人反对,但他看在别人的前头,他的政治家的远见,令我们非常感动。我很早就参与政府的工作,在国民党中央党部,我也做了海工会的主任,我们都是遵循经国先生定下的调子继续推动,两岸逐渐有改变。

      一转眼,经国先生离开我们20年了。国民党方面有纪念活动,政府方面也有纪念活动,扩大纪念。民进党当年搞“去蒋化”,他们能够拿出来的目标,是“老总统”在228事件及白色恐怖事件的把柄,他们不敢去打经国先生。

      台湾民众对蒋经国口服心服

      228事件发生在国共内战的动荡时期。当时“老总统”蒋介石哪里有心思处理台湾问题?更不用说刻意屠杀台湾人了。所以很多讲法都是错的。

      民进党“去蒋化”,说蒋介石是228事件的首谋,陈水扁和游锡还公开宣称蒋介石是228事件的元凶,我到法院去控告他们。为此,我也特别到美国旧金山史丹佛研究中心去看蒋介石的日记资料。从日记可以看出来,如果228这件事情真的是有预谋或是有计划性的,那么在日记中应该会提及,根据谁的报告、怎么处理等,然而我从46年2月1日一直看到3月底,日记中记载的就是一般的兵变、民变,完全看不出是有计划性的。

      所以民进党都是以“老总统”为目标,但是打不到经国先生身上。他们也想间接否定蒋家对台湾的贡献,这是他们“去蒋化”的重点。但是打了半天,不仅发挥不了作用,有些地方反而适得其反。人民更加可以做个比较,看陈水扁在看守所,他以前的所作所为,大家一目了然。这时候让人益发怀念经国先生在执政时期的付出。在他执政的时候,台湾面临的问题是空前的,79年我们和美国断交,更早之前还有两次的石油危机,经国先生都安然带领台湾度过;他的领导力,大家心服口服。

      蒋经国11位民间友人都是平民

      特别的是,他有11个民间友人。经国先生过世后,这些民间友人每年1月13日都会从屏东、澎湖、宜兰、嘉义等地赶回来谒陵。我也尽量回桃园跟他们碰面,我们依旧有来往。其中一位80多岁友人不久前脑部出血过世了。这一次“总统府”纪念蒋经国的活动,也请这11位友人或其子女前来。这些友人都是平民,很朴实,没有什么财团的朋友。不像某人钱一袋袋地往家里送!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七海官邸,现在正在整修,之后会对外开放。年初时我与内人到官邸看了一下,一楼很朴实,楼上更简单;客厅因为要见外宾好一些,但是比起现在的豪宅,如宝徕、帝宝、一品苑,差太多了。两相对照,令人感触良多。他身后什么都没有,连我认祖归宗时,也曾有人说我是为了继承遗产,可是事实上,蒋家身后根本没有留下什么,没有遗产,没有房子,没有存折,什么都没有。蒋介石在各处都有行馆,都是公家的,如果他真有私心的话,早期他只要登记名字就好了,谁敢讲话?

      郭伟峰:国共老一代实在很像,领导人都是一介不取,毛泽东、周恩来也都是什么都没有!台湾这边也是。

      俞雨霖:不像某某人什么都有! 

      蒋孝严:对呀!穷得只剩下钱。

      蒋介石也很朴实,就是一套军装、长袍与披风,生活、吃东西也简单。经国先生更不用说了,有时候吃得比一般人还要简单,到乡下地方就吃路边摊,卤肉饭、炒米粉,发自内心与人民在一起自得其乐,大家之所以怀念他,是有原因的。

      另外,他很重视人才的培育和年轻人的培养。“救国团”受到很多人的批评,说经国先生办“救国团”就像是大陆的共青团,事实上不完全一样,有些地方一样,有的地方不一样。他是把年轻人组织起来,让他们接受基本的训练,然后从这里面找优秀的人才;他也在大学里面找人才,用中山奖学金送他们到国外去念书,发展没有人才怎么发展?那时候鼓励留学,台湾在美国留学生人数是所有外国留美学生人数中最多的;现在是大陆为第一位。

      为纪念经国先生百岁诞辰,我自己在“立法院”提了一个案子,要发行纪念币。其实明年才是百岁诞辰,今年是99岁;纪念币明年发行,我找中央银行的人来商量,农历换算成阳历, 4月13日是他的生日。今年4月13日发行来不及,改到明年,案子我已经提出来,很多委员一起连署。这个纪念币是可以流通的货币,不只是纪念性的收藏品。

      所以民众对这个日子很重视。

      ECFA是台湾经济发展之所需

      俞雨霖:刚才委员提到,过去是“台湾钱淹脚目”,现在的台湾债快淹到头顶了;委员在两岸经贸交流上,推动了许多事,包括三通、台商保护等等,目前大家都冀望于ECFA,马政府也认为ECFA可以对台湾经济产生纾缓、促进的效果。但是现在争论很多,您认为ECFA对台商与台湾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蒋孝严:这是必需的,事实上也迫于客观的新经济形势,因为东协的关系,不得不有一个架构出来;东协是台湾很重要的外贸市场。现在东协与中国大陆马上要加在一起了,不管是东协加1、加2、还是加3,一加进去,就等于他们许多项目进口大陆是零关税,大陆出口也是零关税。因此,台湾怎么竞争?我们与东盟也努力了很久,结果都不行;最近和东协接触,他们也很客气,他们也很重视与台湾的贸易,如果要与台湾建立架构,要先问问大陆同不同意,大陆如果没意见,他们也没意见。所以,我们一定要先和大陆建立起架构。

      ECFA不涉主权问题

      台湾是一个海岛,经国先生于60年代确定台湾成为以外贸为导向的经济体,然后我们才有外汇收入与累积。70年代末时,台湾的外汇是大陆的10倍;台湾800亿美元的时候,大陆还不到200亿美元。那时候我在“外交部”工作,碰到美国议员,就拿这个来吹牛。现在整个反过来了,台湾(外汇存底)是2900亿美元,大陆是台湾的4、5倍。所以外贸对台湾何其重要,大陆市场对台湾又是个生命线,能够与大陆签一个架构,是必需的。这和主权有什么关系?我们不是不要主权,而是这无关主权。

      两岸现在有一个很重要共识,就是搁置争议,吵吵闹闹没有交集的摆一边,找出可以谈的来进行;台湾一定要找到方法解决,因为时间不站在台湾这一边。现在大陆愿意谈,台湾也可以争取得到,难道我们不掌握?大陆再过10年又不一样了,大陆过去30年变化太大了。这30年的变化,西方国家要费时200年才能改变,这是不得了的。

      两岸可以“平等”不可能“对等”

      俞雨霖:现在民进党一直谈ECFA对台湾的经济冲击……

      蒋孝严:他们谈的是签定之后,大陆农产品通通进到台湾,对台湾农产品产生冲击;但项目是可以调整的,有一些保护是可以谈、可以协商的。一些传统产业可能受到冲击,政府是负责任的,要保护的我们一定会保护,甚至补贴都可以。

      民进党是为反对而反对,能够拿来煽动民心的就是主权两个字。主权很抽象,很多人搞不清楚主权是不是受到伤害;国民党是个负责任的政党,主权先放一边,站在平等的位置上来谈这件事情。很多人说要“对等”,但是“对等”这两个字都不见得恰当,大陆人那么多,我们要怎么对等?“平等”地谈就可以了。

      俞雨霖:这让我想起一件事情,90年我访问杨尚昆主席时,谈到飞弹、对等问题,那时李登辉要求中共后撤300公里,杨尚昆很幽默地说,大陆后撤300公里不是问题,台湾后撤300公里要撤到哪里去?

      蒋孝严:两岸也可以谈裁军,他们裁50万,我们也裁50万,但台湾现在才剩下20几万军人。因此,两岸无从对等,要求到平等的精神就可以了。

      台商在两岸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俞雨霖:我们知道,金融海啸对台商有很大的影响,委员一向重视台商保护问题,那么 您认为ECFA对台商有何影响?希望大陆提供哪些协助?

      蒋孝严:台商在过去15年里,对大陆的经济发展有贡献,尤其大陆企业的一些管理观念等,都是台商移植过去的。

      10几年前大陆外资还比较不足的时候,台商到大陆把资金带过去,对经济起步有帮助。所以台商是有贡献的,而且也不限于经济层面,对于早期两岸相互瞭解、建立互信也有贡献。当然也有不好的台商,但整体来说,台商好的很多,到后期大陆相当重视台商。

      我在台北也成立了一个“中国台商发展协会”,就是要跟大陆各地台商协会保持直接联系。大陆在2、3年前才成立了一个总会,早期是不能成立的,只能够在每个城市成立。现在大陆的台商协会,已从63个增加到现在120多个。

      过去10年,台商发展快速,也带动大企业赴大陆设厂;本来只有传统产业过去,现在鸿海、DRAM都过去了,这一环是很重要的。我2002年推动包机,就是因为台商的需要——他们买不到机票,无法回台湾过年。我想两岸没有航权,可以用包机方式;我以前办过包机,第一个是孝慈生病的时候,从北京包机飞回台湾;第二个是我在“外交部”工作,92年我到苏联去,因为91年苏联垮了,我们用华航包机送药、送米给他们。包机就只要公司与公司说好就可以飞,不牵涉航权,所以台商临时需要就用包机。

      那时我到北京见陈云林先生,我带了几个“立法委员”跟他们谈包机,他们有兴趣研究;但是02年民进党执政,游锡堃任“行政院长”,一口就否决,我后来找了100多个“立法委员”连署法案,连民进党的委员在里面。我说要帮助台商,要有包机,基于人道让他们回来过年;游有压力了,松口说大陆同意我们就同意。所以我推动包机是因为台商的需求。

      台商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外销,一是劳动合同法。此外,帮助台商要从融资方面着手,台商要取得融资相当不易,如果给他们更宽松的条件,他们的发展会更加快速。整体来看,台商确实需要照顾,因为他们已经融入大陆的经济里面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  政党的角色也在变化

      郭伟峰:最后问委员一个问题,就是国民党的改革、挑战,现在台湾年轻人对政党的认同与支持似乎有点流失的感觉,如何激发年轻人对党的热情?

      蒋孝严:这与社会变动、经济发展有关系。现在社会是小家庭制,中产阶级多了,大家生活也到了某种富裕的程度。举个例子,以前我在“外交部”,国民党还有个小组会,现在小组会怎么开?10、20个人一个月开一次会,小组长好不容易找到了,却没有组员。因为年轻人对党的概念跟以前不一样了,现在党能给年轻人什么?他们看不出来;以前有党员的身分,在很多方面会比较方便,政府用人的时候,身为国民党员虽然不是必然的条件,但较容易被信任。现在不能以这个为取舍,诱因不强,所以年轻人对入党的意愿就低了。

      国民党原本党员人数相当多,现在经过重新登记过后,还有120多万人。但是,国民党的党工人数减少很多,97年我在党部做秘书长的时候,从中央、省、县、市、乡、镇、区、里,领薪水的党工有4800多人,现在只剩下600多人,照样打仗、辅选,所以我们现在党内用了许多热心志工。

      过去党政的角色,是以党领政,现在则是以党辅政。党现今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年底的县市长选举,与3年后的“总统”大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党的概念也不断在改变。当然,我们党也要设法吸引更多年轻人进来;如果我们施政方面有成绩的话,年轻人也会有兴趣,可以吸引更多人入党。

      蒋孝严小档案:

      蒋孝严,1942年5月2日生,蒋家第三代、蒋经国儿子,原名章孝严(2005年3月正式认祖归宗回复蒋姓);台湾东吴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乔治城大学硕士,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研究;曾任“行政院侨务委员会委员长”、“外交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国民党秘书长”、“总统府秘书长”等;现为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台北市中山区“立法委员”、“中国台商发展协会理事长”等。




    Copyright 1998-2007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