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经济日报》:谁把台湾推向中国?
|
时间:2009/04/07 出处:经济日报 |
社论 少数台湾媒体与在野阵营的大声喧嚷,终于声扬国外,让权威的美国政经评论杂志听到了。近期的「时代」周刊撰文警告,马总统可能趁着经济衰退,把台湾推向中国。
由此可见,理未易明,纵使评论其国内事务鞭辟入里,越过浩瀚的太平洋,就不容易深切把捉来龙去脉、深藏底蕴,而跟着少数杂音人云亦云,混淆真相。其实内行人才真正看得清,把台湾推向中国的,正是马总统的前任,李、陈两位国、民二党的大权独揽者。
我们取伊索寓言中北风与太阳的寓意,也打一个比方:在寒风中彳亍而行的人,见到一个热烘烘的大火炉,巨大的诱惑着实难以抗拒。别有用心的后母剥去他的外衣,当头浇上一桶冷水,拚命鞭挞,阻止他靠近火炉;但难当的寒冷使他更加无法抗拒火炉的暖热,甚至不紧抱火炉即无以活命。
李、陈两前总统余年来对台湾所做的事情,不正如此?基于台独意识形态,以及对中国大陆难掩的恐惧,他们在中国大陆终于走向开放的道路、追寻台湾的足迹,以巨量廉价劳动力变身为世界车间,成为台湾产业量身自定义的产业链终端时,强力阻挡台湾的企业家运用这个天赐良机茁长壮大,竭思尽虑以锁国捆绑企业的脚步,也同时桎梏了台湾的活力与生机。当台湾将自己放逐到利伯维尔场之外,百业困顿、外商却步,结果台湾经济竟唯赖源源向彼岸的加工基地输出中上游原材料、元器件,苟延残喘。近年来我们的成长率落到令人汗颜的4%上下,而其中绝大部分皆来自对中国大陆的出超快速扩张,这就是铁证。
正是因为台湾被逼入困局,台湾的命脉系于两前总统亟欲割断的两岸共生关系,在金融海啸引发全球经济衰退时,台湾经济才会受伤如是惨重;也正因为经济成长率忽然大降,甚至被权威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为举世最惨不忍睹,当中国大陆以数兆投入「家电下乡」这种救急手段时,台湾的信息电子业才最急切地争抢释出的商机相濡以沫。时代杂志不明乎此,只听到一些杂音、看到肤浅的表象,即遽尔论断是现在执政的马总统将台湾推向中国。
事实上马总统自去年3月投入总统大选到执政个月,其所做所为看似亲中、加强两岸融合,实质上却是力改余年铸成的大错,让台湾可以昂然面对中国大陆,不但不必摇尾乞怜,更能昂首阔步,勇健地走自己的道路。
再取前面那个比方为例;要这个旅人抗拒火炉的诱惑,只有给他更温暖厚实的衣物御寒,让他摄取丰富的食物增强体力,饱暖之余,才有充沛的体力大步迈向前程。去掉锁国的桎梏,卸除横加在这个靠贸易起家的海岛上的种种束缚、颠踬脚步的重重障碍,令百业都能重拾自由施展、快意发展的机会,充满活力的台湾企业家才能以轻裘再度武装,以俯拾皆是的商机充实自己,放眼四顾,精准掌握潜质无穷的走向。只有这样的台湾,才不会眷恋赖以苟延残喘的唯一支撑,而在对岸加工基地之外,获得更宽广、更灿烂的用武之地。
马总统真该谴责的,是他开放得不够彻底、运行得不够大胆,方向尽管正确,步子却趑趄犹疑,政策总是拖泥带水、偷斤减两,更严重的是,理直却气不壮,不仅不壮,还遮遮掩掩、忸怩作态,生怕不能讨好每一个人。
今天除了永远基于意识形态逢中必反的少数激进分子如何都讨好不了之外,那些远在天边夸夸其谈的外国评论家恐怕也难以讨好。但马总统必须对自己的抉择深具信心,并且昂然向全世界宣示,虽千万人吾往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