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东:推进政治改革为经济松绑
|
时间:2009/02/25 出处:财经 |
控制行政力量对经济的干预及给企业减负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财经网》专稿/记者 周琼】今年1月,广东进出口贸易总值366.3亿美元,同比下降31.1%,再创历史新低。陈舒等多位广东籍全国人大代表2月24日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如何给企业减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将成为此次全国“两会”的关注焦点之一;而为企业减负的落脚点则仍在于加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增加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减少行政力量对经济的干预。 今年1月,广东省出口总额为242亿美元,同比下降23.6%。作为中国首席出口大省,广东制造业所面临的危机远远超过与其形成竞争关系的上海、浙江、江苏等兄弟省市。 去年底以来,随着上海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被中央正式批复,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大幕徐徐开启。截至1月20日,北京、上海、重庆、陕西、河南、宁夏、云南、吉林等17个省(区、市)的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已获批准,并将陆续向社会公布,其他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正陆续上报。据悉,已经获批的这17个省(区、市)将积极探索实践大部门体制、并将政府职能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 与上述省、市、自治区相比,酝酿中的广东行政体制改革或将更为深入。 年前公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对广东提出了五大战略定位,其中包括赋予珠三角更大的自主权,支持其率先探索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全国科学发展提供示范;鼓励其深化改革,继续承担全国改革“试验田”的历史使命,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在政府体制改革方向上,《纲要》要求珠三角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和廉洁政府。 2009年是广东省落实《纲要》的开局之年,亦是最关键的年份。《财经》记者获悉,一份以落实和推进《纲要》为核心的文件已于近日出台。这份题为《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方案》的政府文件提出,要在全社会树立法律权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学习借鉴香港、新加坡等地城市建设、公共交通、社会组织、治安和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管理经验,建立完善政府行政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 该文件提出,将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和扁平化管理,科学界定政府职能,今年内完成省级政府行政机构改革。 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将以广州为试点,建立健全重大决策机制及人大监督机制,加快建立完善民主协商规程。 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及政府机构改革方面,将以深圳为试点,鼓励深圳推进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制改革。文件透露,《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将于年内制定出台,以使深圳政府部门内部的决策职能和执行职能各司其职,此外,还将设立综合性议事协调机构,建立健全行政决策咨询体制。 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则将以珠海为试点,在年内探索培育社会组织和中介组织,加快村(居)委会在社会、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治方面的改革。降低准入门槛,实施财政扶持,大力发展社会组织,构建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格局。 此外,广东还打算在全省各不同发展水平地区选择一些有条件的县(市)推进省直管县(市)试点,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社会管理和经济管理权限,探索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管理模式。 不少代表、学者预测,上述改革主张将在此次“两会”上形成关注热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