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匈牙利党内民主派如何破垄断推民主2009/02/23
  • 世界各国宪法的第一条2009/02/16
  • 王金平:台湾民主在华人社会适用2009/02/12
  • 新民主主义的命运和刘少奇的失败2009/02/08
  • 联合国将审中国人权 中国希望公正2009/02/06
  • 温家宝:中国不怕民主选举2009/02/03
  • 自由民主程度有多大社会就有多进步2009/02/03
  • 傅一河:我是中国人,我不骄傲2009/02/03
  •  
    中国“网络民主”亟需价值延伸
    时间:2009/02/24 出处:侨报
      网络时代,中国政治景观正悄然改写。无论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去年6月与网民在线交流,各级官员重视网络舆情、纷邀网民“灌水拍砖”,还是 “人肉搜索”拉诸多腐败官员下马,亦或网民近日当选洛阳人大代表、云南官方19日邀网民调查“躲猫猫”事件……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尊重,“网络民主”俨然成为中国政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新鲜符号。

      事实上,网络改变政治景观幷非中国专利。美国《时代》周刊两年多前即把计算机键盘和显示屏旁的“You!”尊成“年度人物”。虚拟的网络蕴含无限丰富的信息传播潜力,幷能产生干预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巨大能量。2006年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内贾德借助网络之力击败对手当选伊朗总统,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首次展开由网民提问的电视辩论会,奥巴马被誉为“网络总统”……网络对政治的影响力早已不可小觑。

      中国的“网络民主”之所以受到更多关注,主要在于它突破了外界对中国“打压异议”、“言路不畅”的刻板印象,凸显中国政府包容开明的新形象。尤其在2008年,网络等草根媒体发力,中国亿万网民与政府携手走过地震、奥运等大悲大喜,更令全世界瞩目。

      尽管如此,“网络民主”幷不能取代众所期盼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共十七大报告曾说,“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网络民主”只是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终究受限于民主制度的健全。

      从此意义上说,“网络”只是“形式”,“民主”才是“内容”。在更大的范围内,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是民主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因此,中国的“网络民主”,有一个价值延伸与提升的问题。

      延伸“网络民主”的核心价值,首先在于对现实语境的充分考量。国际金融危机正不断蔓延,对中国实体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亦开始呈现:出口急跌,外需萎缩,不少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困境,农民工和大学生失业率攀高……倾听民意,尊重人权,有助社会疏导焦虑,化解危机,激励士气。

      对已过而立之年,正涉入“深水区”的中国改革而言,进一步解放思想,为政治体制改革寻求突破口和助推力,亦是时代的迫切需求。网络开辟了一块 “民主试验田”,“网络民主”对现实民主有启迪意义。但对其内在缺陷必须有清醒认识。正如网络世界不能取代现实世界一样,“网络民主”不能取代现实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第一,网民与民众:网民的特点是“草根性”。中国大陆网民今年1月已突破3亿,且以每月800多万的速度增加,但网民幷非全部民众,“新意见阶层”的意见不一定代表真实的民意,网络以外的民意值得重视。在汇聚民智方面,网络不能取代实地调查,也不能取代其他言论通道。

      第二,自由与理性:网上言论的特点是自由性。虽说“灌水”足可尽情,“拍砖”亦可尽兴,网络为民众自由表达提供了平台,但网络言论常常剑走偏锋,非理性的极端甚至有走向“网络暴力”的可能。引导民众以理性方式追求自身利益,提升认知能力和人文素养,是民主社会能够正常运作的的前提。

      第三,自发与程序:“网络民主”的特点是自发性、随意性。而民主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程序。严密的制度设计和程序规范是政治体制改革所不能回避的课题,这都超越了“网络民主”的范围。

      因此,“网络民主”在中国的萌芽,值得珍惜和呵护,但同时应延伸其的核心价值,拓宽其民意基础,导入充分的理性、制度因素, 这是更大范围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建立完善民主制度所必需的。 




    Copyright 1998-2007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