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中国持有1.7万亿美元美国债券2009/02/04
  • 工行房贷利率打折为何食言?2009/02/04
  • 财经:给独生女高考加分公平吗?2009/02/03
  • 美律所盯上中国在美上市公司2009/02/03
  • IBM入股长虹谜解2009/02/02
  • 宋鸿兵:奥巴马将是萧条的替罪羊2009/02/01
  • 财经:农保基金安全忧虑2009/02/01
  • 星巴克将关闭300店面裁员7000人2009/01/30
  •  
    构建以人为本货币制度的探索
    时间:2009/02/05 出处:中国改革报
    以史为镜看财富转移规律

    在一个非全民公有的经济体系内,财富总是倾向于向少数人(或集团)流动,产生聚集效应。这与物理学描述的趋向分散或趋向平衡的普遍规律正好相反。之所以有这样的财富转移规律,粗略地讲是因为人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和智力,个体差异使人在经济生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在竞争中,财力雄厚的更容易胜出,获得更多财富,从而形成正反馈。更深一层地讲是因为人们对风险的厌恶程度和对未来的把握程度不一样,一个小的增长率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放大。

    财富倾向于向上流动这一规律在历史中能得到验证。自秦统一中国后,历朝历代存在时间少则数十年,如秦、隋、中华民国等;多则也不过三四百年,如汉、唐、宋、明等。一些学者们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制度或文化。事实上,可以从财富转移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王朝的兴起和灭亡。假如中国从秦朝开始以每年1.8%来增长(自1850年以来,以人均GDP而论,英国的1.8%是西方七国中增长率最小的),用爱因斯坦72法则很容易算出,利滚利1块钱能涨到1千万亿块钱,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一个文明要延续2000年的话,不可能以一个好的增长率持续增长,一定是增长和衰退相互交替的过程。

    如果开国皇帝很开明,在王朝初期,社会财富分布会比较平均。在这个基础上,大家手里有钱,那些精明人就能容易赚到钱,经济会发展起来。中国几个长的朝代,像唐朝,汉朝,明朝和清朝,大约第三代的时候,财富的增长机制完全运转起来了,这个时候看起来都风调雨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最精干的皇帝往往也无能为力,因为发展潜力已经耗尽。皇帝下面必定有一个或数个权力或利益集团,作为皇权的代理人,他们自己有财富不断增长的需求,假定这些集团的财富或者影响力按照3.6%的年增长率增长,那么在300年后他们的财富或影响力将会增长3万多倍。他们的权力或财富只能是从皇帝那里侵蚀而来。在王朝的末期,皇帝可以支配的资源实际上很少,整个系统的崩溃不可避免。

    中国2000多年历史的兴衰循环说明了一个道理,就发展的可持续性而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一个王朝是否能够彻底铲除财富分布的鸿沟,是否能够抑制利益集团快速聚敛财富的冲动决定了一个王朝是否能长治久安。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和在台湾的成功是最近的一个例子。国民党在大陆拒绝土地改革是其丧失了政权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到台湾后用赎买的方式将地主的土地交给农民,则为台湾的经济起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与国际资本博弈中必须增强人民币的人民性

    过去30年,全球金融资产存量的增速,几乎是全球实际产出增速的3倍。主要发达国家所拥有的金融财富,远远超出了这些国家在全球产出中的比例。货币的发行与流动越来越脱离大多数人的劳动。1994年~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额危机和正在发展中的次级贷款危机都深刻地揭示:这种金融垄断、两极分化的发展模式是难以持续的。贫富差距的扩大对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带来挑战,金融危机的爆发则加深了贫富差距的伤口。

    西方国家垄断了货币发行权,这不仅仅是有收取铸币税的好处,更能通过热钱的流动对第三世界国家剪羊毛,如同股市上的庄家操纵获取高额收益。吸引境外投资而又要防范热钱流动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南美国家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受国际热钱流动伤害的历史。为避免这种伤害,可以借鉴股市上所谓的“毒丸”(poison pill)方法。如果上市公司A的市盈率和总市值会很高而公司C占据着很有潜力的市场,但目前公司规模比较小,它很容易成为被A收购甚至敌意收购的对象。公司C为防止被敌意收购,它可以采取“毒丸”方法,也就是一旦发现有人敌意收购,公司C的老股东有权以很低的价格大量购买公司的股份,借以稀释收购者的股份。

    国际热钱的规模可以超过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总流动资产。但有金融主权的中央银行也可以采用类似“毒丸”的方法超额增加货币投放量,避免内资/外资的比例失调。为防止经济过热,可适当上调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保证货币流通量不过快增长。超额增加的货币可以用来吊销银行坏账或直接回购国债,但最有效率的办法就是让超额的货币按人分发,让财富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大幅改善国内经济运行。

    西方国家最近因为次级贷款危机增发了数以万亿美元计的货币。这些虚拟资本如果加速涌入中国,中国弱小的金融市场必然更加动荡而被动进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大量的财富将更快地向大资本转移,损害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构建更稳健的货币制度和金融体系不仅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

    构建以人为本的货币制度的路径选择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信息社会每个人创造财富的速度提高了,财富的流动速度也提高了,通过市场经济的机制,财富向上流动、集中,在财富金字塔底端的人的财富流失速度也加快了,为了维持这个系统更好的运行,我们现在不仅不必像农业社会那样对底层收税,而且要把一部分资金直接返回底层,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生产-消费的循环,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弗里德曼等金融学家已经预见到会有更完善的货币体系来取代现有的货币体系。

    人生而平等,因为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天然地拥有了获得人类千万年来所积累下来的知识以及它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财富)的权利,就像每个人生下来就拥有了享受空气和阳光的权利一样。只有把货币的铸造和发行与每个人最基本的需求联系在一起,才能把货币与人类的总体财富建立起牢固的联系。这是以人为本货币制度的哲学基础。

    充分考虑中国现有的优势资源,可以说中国已经具备构建中国特色以人为本的货币制度的条件。中国自身市场足够大,人口足够多,生产成本低,整体经济正处于上升阶段。而人民币这一名词本身也是与社会主义制度“人民共享、共有”同属一个理念。建立与推行新的货币制度正当其时。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这样就可以实现货币的直接传送给每个公民,大大提高了对公平性的保障。

    新货币制度的一种可能的实现路径是:利用人民币升值的契机,为每一个公民建立社会保障个人账户并注资。人民币升值潜力是一项数量巨大的红利,以27.6万亿元广义货币(2005年6月数据)计算,假设人民币有5%的升值潜力,我们就有1.38万亿元红利可以分派。社会保障个人账户可以为中央银行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直接联系。在经济紧缩及遭受重大社会事件的时期,中央银行可直接对社会保障个人账户充值并放宽账户的支付范围以弥补利率等工具的不足。对社会保障个人账户充值能更快地将资金传导到消费者,直接刺激经济。社会保障个人账户可以委托商业银行来操作,例如给每一个公民建立一个账户并发卡(类似于银行借记卡),再由中央银行择机充值。目前正在被热烈讨论的“千元补贴”的建议是一个救急措施,但可以作为以人为本货币制度的开端。

    以人为本的人民币制度将独步天下

    财富的单向流动会导致经济体系的崩溃已为中国数千年来朝代兴衰的历史所证明,也为西方社会近500年来财富中心的转移所证明。近现代以前的中国是以抑制商业,抑制财富的流转来保证王朝的长寿。现代信息技术已经为将财富直接返回底层提供了技术可能性,一个可以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持续发展的新的财富运行机制完全可以在社会主义中国实现。

    建立社会保障个人账户并由中央银行直接注资是一次社会主义金融创新,为中央银行调节经济运行提供了一个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我们可以称之为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为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之外的第四大货币政策工具。强调财富的共同创造和共同拥有这一事实,必将激发广大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和更大的创造力。

    以13亿勤劳的人民以及数十万亿公有流动资产为后盾,以人为本的人民币制度相对于现行国际货币制度而言将是最稳健的。人民币对其它国家的人民也将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它可以慢慢地成长为一种世界性的货币。应该看到,美国在其国力达到顶峰时(1945年),美元的影响力只及于西方世界。在二战后的半个世纪中,美国虽然取得了冷战的胜利并让美元的影响力及于全球,但美国的发展潜力已衰竭,美元制度在高成本上运行,已无力整合全球经济体系。如果中国在千年一遇的民族复兴的过程中采用后资本主义(以人为本)的货币制度和金融体系,在发展潜力完全释放、国力达到顶峰前,让人民币的影响力及于全球,最终将全球经济纳入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轨道,当是中国之福,世界之福。




    Copyright 1998-2007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