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行房贷利率打折为何食言?
|
时间:2009/02/04 出处:财经 |
周春生:银行强势态度缘于垄断地位、政府背景及银行间竞争不充分
【背景】工行暂缓执行存量房贷利率七折优惠。
年前,工商银行宣布,个人住房贷款存量客户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就可以从2月1日起将其优惠利率自动转为七折。一是该笔贷款2008年10月27日前已执行基准利率下浮15%的优惠;二是自利率下浮比例调整日算起,借款人该笔个人住房贷款前24个月内无连续两期(含)以上违约记录(贷款存续期不足24个月的,从贷款发放时起计算),在工商银行其他贷款无不良还款记录。
在客户期待工商银行房贷将于2月1日自动打七折时,近日,已经证实的是,工商银行并未执行此政策。工商银行也表示,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细则还未正式执行,具体时间表待定。
在此前已炒得沸沸扬扬的存量房贷打折乱象中,工商银行此举无疑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前,工商银行纸黄金交易系统出现异常后,也曾不顾客户不满冻结相关客户账户,进行“反向操作”。商业银行为何能屡屡使客户失望?银行在严格要求储户信用的同时,为何不珍视自己的信用?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周春生认为,工商银行没有执行先前宣称的房贷打折政策,有损其信用,也不利于长期的银行竞争。银行对客户的强势态度,缘于大型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和政府背景,以及银行间竞争的不充分。
周春生认为,工商银行无论寻找什么理由,都很难解释它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为。因为,存量房贷打折并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问题,根本上说,这是一个利益问题。这种做法有损工行作为一个大型金融机构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对中国金融业的长远竞争,也是不利的。 他解释说,中国进入WTO以后,内资银行一度非常担心外资银行到中国来与它们竞争,特别是吸引高端客户。虽然现在不少外资银行出了问题,但这些问题并非出在诚信方面,而是受金融危机影响资产有所损失。“银行是最应当讲究信用的机构,因为银行经营的其实就是‘信用’两个字,”因此,从银行间的长远竞争来看,很难理解工行的这种行为。 周春生表示,工行如果没有实施的诚意,就不应该宣布实施;既然话已经说出去了,就应该兑现。这才是诚信的表现。 对于银行在面对客户时的这种强势态度,周春生指出,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大型银行还具有某种垄断地位,而且很难被打破;另一方面,这些银行实际上都是国有银行,它们与政府的这层关系使它们面对客户的不满和诉讼时,有恃无恐。“你去告我们吧,反正我们都是国家的。你能把我怎么样?”对它们来说,有这个承担法律风险的能力。所以,银行可以对很多事情不在乎。这是中国银行业的一个大问题。当然,这也体现了中国在体制上的局限性。 除了以上原因,周春生认为,之所以工商银行会出现这种行为,还有一个原因是,金融市场并不是充分竞争的态势,还是一个不完全的市场。在利率、金融产品、资产的价格和成本等方面,中国的银行之间基本上没有太大差异。这一点跟国外银行业的竞争态势是不同的。 他还表示,这也涉及监管上的一些问题。比如,购买某处房产就只能去某家银行办理按揭,这就很奇怪。这可能是开发商与商业银行之间有协议。这种行为在现代金融体系中,是非常令人费解的,也是不能够被接受的。因为这会造成一种自然垄断。■
《财经》记者 姜海燕 采写 本栏目主持人信箱:haiyanjiang#caijing.com.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