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结石宝宝家长不满赔偿方案被“控制”
|
时间:2009/01/04 出处:联合早报 |
韩咏红 北京特派员
中国警方星期五晚上释放了五名因计划召开记者会而被限制行动的三聚氰胺牛奶受害患儿家长。
被释放的家长之一,同时也是“结石宝宝家庭同盟”联系人赵连海(36岁)受访时告诉本报,公安没有法律依据地将他们“控制”在北京郊区大兴县一座劳改农场,造成受害家长的声音无法正常地发出。
不过,赵连海坚持家长的声音是善意的,他们将继续争取与官方沟通,要求官方的赔偿方案纳入家长的意见。
赵连海透露,在关押期间,大兴区区长承诺1月15日后与民间建立沟通渠道,“我们希望他们遵守承诺。”
他说,家长们也承诺在15日以前不针对现在的赔偿方案发表意见,希望看到官方真正地重视受害家庭,正式让企业主管或更高级别的官员来与家长对话。
赵连海曾在《中国质量报》服务,后来为自雇广告业经营者。他四岁的儿子去年9月20日被确诊患上肾结石,一个月后经医生检验说结石消失了。
他与另外四名患儿家长是在周四晚上10点多被带到大兴团河农场,直到周五晚上八九点钟才恢复自由。
他们今年1月2日成立“结石宝宝家庭同盟”,打算公开表达对官方赔偿方案的不满。 周五,在主要成员不在场的情况下,其他12名家长依然举行了记者会,事前租用的场地被锁上,记者会只好在公路旁举行。北京市派出数部警车在旁监视,便衣警察录下了记者会全过程。
一些家长在叙述时动情落泪,并要求展开医学研究以调查三聚氰胺对孩子健康的长期影响。
导致全中国29万4000名婴幼儿患上泌尿系统疾病的“三聚氰胺”毒奶事件,目前进入司法程序。产品中三聚氰胺含量最高的河北三鹿集团已经破产,集团董事长田文华等4名高管以及其他非法销售三聚氰胺者近日在石家庄市中级法院开庭受审。
22家责任企业
出11亿元赔偿金
另一方面,中国全国22家生产含三聚氰胺乳品的责任企业则出资11亿多元(人民币,下同,约2亿多新元)赔偿金,其中9亿多元用于患儿的现金赔付,2亿元用于设立医疗赔偿基金,该基金会将承担“三聚氰胺宝宝”18岁以前所有相关疾病的医疗费。
不过,有的家长认为,一次性赔偿对重症病例赔偿3万元,普通症状赔偿2000元,赔偿额度太低。
受委为三聚氰胺受害者打官司的维权律师许志永昨天受访时告诉本报,根据10月份进行的调查,他所代理的家长多认为,只要孩子被确诊患上肾结石,至少应该赔偿1万元;此外对相关疾病医疗费的承担不应该只到受害人18岁。
目前,中国政府对三聚氰胺问题奶粉事件的处理与赔偿方案,采取了政府主导的方式,包括签署22家企业设立基金会的做法也都包含了政府的部署。但是,民间循司法途径对三鹿集团提出告诉的尝试,均因法院不让立案而完全走不通。
许志永说,他们仍会争取借助司法力量争取更高赔偿,下一阶段的告诉对象不再限于三鹿,而是针对所有22家有关企业,代理的家长可能增加到200多人。 对于正在审讯中的三鹿案子,许志永也对田文华被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名表示质疑,他认为准确的罪名应是“生产、销售有毒食品罪”,
他指出,生产与销售伪劣产品与有毒食品,两者的性质与量刑的轻重都是不同的,虽然他也不赞成中国民间要求对田文华判处死刑的意见。
“我本人不认同判死刑,但是法律要公正地定罪量刑。即使是触犯生产、销售有毒食品罪,根据具体情节也不一定要判死刑,但是定罪要更准确一些才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