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炎黄春秋》——反思的一面镜子2008/11/29
  • 中国呈现新的新闻局面2008/11/27
  • 发行部员工爆南方都市报黑幕2008/11/24
  • 专家称中国没有真正的媒体只是工具2008/11/22
  • 媒体曝光治不了百度之疾2008/11/19
  • 金正日健康问题成国际媒体争议话题2008/11/17
  • 日本媒体为何偏偏“爱”朝鲜2008/11/08
  • 山西矿难封口费事件六家收钱媒体曝光2008/10/31
  •  
    《南方都市报》江艺平去职(图)
    时间:2008/12/04 出处:牛博网
    江艺平将分管南方农村报和南方新闻研究所;

    杨兴锋社长暂为代管《南方都市报》;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泪流满面”

      《南方周末》上的这两句话打动过多少人的心

      没错

      她最鼎盛时期的主编就是江艺平

    经历

      1956年生,1982年中大中文系毕业,现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方都市报总编辑。

      1995年秋,江艺平被任命为社委,由于社委会分工的缘故,与任南周主编的左方先生等人一起为《南方周末》工作。

      1996年,左方先生退休后,江艺平接任《南方周末》主编。

      2000年1月,卸任南周主编一职。

      2006年11月,担任南方日报社副总编辑。

    媒体报道

      江艺平 南方周末 人性关怀

      《中国人物周刊报道》

      文/张劼

      提起《南方周末》,我们更多想到的是江艺平时代。是时,《南方周末》的影响达到顶峰。

      江艺平不喜欢张扬。但在她负责《南方周末》期间,却极度地张扬着关爱和平等,张>扬着正义和尊严,挖掘着一个民族的良知。

      平等心态

       江艺平无疑是最优秀的中国市民之一。《南方周末》的同事们对传媒说,江艺平从不隔着障碍物跟人说话,她总是与对方并排坐在同一张沙发上,平等地进行交谈,哪怕这个人是她的下级或者明显有求于她。在她看来,平等不仅仅体现在那些所谓的大事上,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一个曾是IT界的自称无名小辈的作者对媒体讲了一个故事:他的一篇立意“太高端”的关于IT的文章被《南方周末》“下掉”。他写了信,后来还通过总机直接找到江艺平。他说不发可以,但他想说明,拒绝可能造成重要影响的文章,即使对一份名报,也是损失。他认为《南方周末》对IT的中高端市场有所忽略。“你不要着急,我们正在商量,你的信和你的文章我已经认真读过了。”电话里,江艺平的话让这位作者感到很亲切。她一句也没有问作者的背景和身份以及作者是否有名? 1999年10月15日,简版“IT媒体还有明天吗?”发表在《南方周末》的“业界”版,全文版则有幸成为Chinabyte的封面。这位作者最后对传媒说:“江艺平是我最景仰的一位报人,从她的身上我可以感受到作为报人纯粹的精神的力量。”

      知识女性

      “江老师的形象,就像30年代知识女性那种,气质独特。”一个媒体的同行这样评价江艺平。

      江艺平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说,自己那时“说得少,听得多”,但和同学一样,读书“特别疯狂”。有一点值得回忆,她有时还看看禁片……

      其实她后来一直是“说得少,听得多”,不同的是做的也多。当初她是带着好奇去看禁片,后来她做报纸时试着去闯新的路子,则决不是因为好奇。但二者都需要勇气,一个弱女子的勇气。有人对江艺平这代人进行分析:这些人,跟他们的前几代人不一样,也跟中国后来的几代人迥然有别。在他们身上,你总是毫不费力就可发现一种非常特异的标志,让人一眼看去就能够感觉到。他们最爱使用“我们”而很少说到“我怎样怎样”。

      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份周报的影响力能与《南方周末》比肩,《南方周末》创办之初发行量只有7000份,但他后来却成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周报,有数字说它单周发行曾达到130万份。

      《南方周末》以50人的采、编队伍带来了超过1亿元的广告收入。各地《南方周末》的报商俨然都是当地的主流渠道把持者……江艺平被她的下属称为“市场时代传媒的另类”。 她的同事说:“我常常想起江艺平,她用了自己一生中最睿智的中年时光,撑起了一份100多万份的报纸,其间,她经受了多少次艰难的思索,承受了多少次来自各方的压力,但是她尝试着尽最大的能力去做,这是一种多么不易的勇气。”

      对于《南方周末》的成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说它有敢于说真话的勇气;有人说它是惟一坚持下来的周报;有人说它的市场化步伐走得比较早……

      不管怎么说,《南方周末》用比较体面的待遇和清晰的新闻理想来吸引着成熟的新闻人,然后给大家比较宽松的空间,使记者和编辑能够自由地发挥,这是《南方周末》成为一个上品的关键。

      普通女人 

      有人说,强势的女人表现在能真正做自己的主人,能坚持、能担当自己,不依赖外在的东西,能自我把握。经济独立当然是一个前提;但如果经济上不宽裕甚至比较贫苦的时候,还能做到精神自主,那就是强中之强了,说明她不会被经济捆住,不在其中迷失,在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之间能够保持平衡,这很不容易。《南方周末》原主编江艺平无疑就是一个强势女人。她当任的时候,是《南方周末》最强的时候,当时江艺平有非常多应酬的机会。有很多应酬,在大家眼中看来是非去不可的,不是因为她有这样的机会抛头露面,哪怕是为了报社,似乎也是应该去的。但是她除了出差,几乎所有的晚饭都是在家里吃的。她确实是出于对自己的把握,很自然,很原则。她把理念、工作、生活这三个方面安排得很和谐,这让人非常欣赏。 

      在南方报业大楼12楼那间比较隐蔽的房间里,江艺平以她清晰的新闻理想,开创了一个读报时代。江艺平的同事说:“《南方周末》引领读报潮流的一个时代即将终结了,这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庆幸和悲哀的,但是我们成熟了,这才是最重要的。无论如何,我尊重江艺平和那个属于她的读报时代。”

    作品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这是我们与你见面的777次。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这是冬天里平常的一天。北方的树叶已经落尽,南方的树叶还留在枝上,人们在大街上懒洋洋地走着,或者急匆匆地跑着,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希望,每个人都握紧自己的心事。

      本世纪最后的日历正在一页页减去,没有什么可以把人轻易打动。除了真实。人们有理想但也有幻象,人们得到过安慰也蒙受过羞辱,人们曾经不再相信别人也不再相信自己。好在岁月让我们深知“真”的宝贵————真实、真情、真理,它让我们离开凌空蹈虚的乌托邦险境,认清了虚伪和欺骗。尽管,“真实”有时让人难堪,但直面真实的民族是成熟的民族,直面真实的人群是坚强的人群。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正义的号角。当你面对蒙冤无助的弱者,当你面对专横跋扈的恶人,当你面对足以影响人们一生的社会不公,你就明白正义需要多少代价,正义需要多少勇气。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内心的爱。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前进的脚步……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就像平常一样,我们与你再次见面,为逝去的一年而感怀,为新来的一年作准备。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以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而我们,则不停为你加油。

      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因为你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我们看着你举起锄头,我们看着你舞动镰刀,我们看着你挥汗如雨,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我们看着你流离失所,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我们看着你中流击水,我们看着你重建家园。我们看着你无奈下岗,我们看着你咬紧牙关,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我们看着你笑逐颜开……我们看着你,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我们就是你们的一部分。

      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所以,在这样的时候,在这新年的第一天,我们要向你、向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说一声,“新年好”!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因为有你,才有我们。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为什么我们总是眼含着泪水,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是精神抖擞,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在不断寻求,因为我们爱得深沉。爱这个国家,还有她的人民,他们善良,他们正直,他们懂得互相关怀。

      《鲜花与希望》

      把所有的忧虑都放下
      把大捧的鲜花带回家
      忙碌的人,寂寞的人
      行路的人,等候的人
      把复杂的现实抛开去
      把单纯的快乐找回来大声地笑吧
      你原本是个快乐的人
      疲惫的你,忧伤的你
      有梦的你,执着的你
      尽情地憧憬吧
      日子原本就是希望




    Copyright 1998-2007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