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港粤短期两地车牌即将推出
|
时间:2008/12/01 出处:星岛日报 |
为配合西部通道及即将兴建的港珠澳大桥,加速粤港澳融合,香港房屋及运输局局长郑汝桦表示,港粤两地定于12月初开会,研究推出短期两地私家车牌的可行性。据了解将以深圳湾口岸为试点,初期香港往内地限额每天约五百个。私家车主及旅游界表示欢迎,相信在方便私家车主之余,亦可促进两地的消费旅游。
郑汝桦29日表示,将于下月内成立专家小组,着手研究推行短期港粤两地私家车牌的可行性,希望一年内可以完成制度设计,尤其当港珠澳大桥、西部通道等硬件逐件完成,两地短期车牌推出更可替这些配套增加车流。
她透露,计划将尽量简化申请手续,巿民可以电话或网上办理预约及缴费,但初期会以配额制、循序渐进地推行,并会考虑两地环保排放要求、保险,以及两地道路负荷能力,可能起初每日只批准百多辆车主申请,若试验成功不排除会增加更多配额。
早前到新加坡考察的郑汝桦指出,新加坡及马来西亚两地的车辆过关是“高科技”主打,会要求驾驶者先以电子方式付款,过关时只需扫描护照,几十秒便能超越两地。她预期,出租车或旅游车可能不会受惠于该计划,因为五至十日便申请一个两地短期牌照,会对经营者造成不便,但若适逢清明、重阳等节日,应该会特别吸引更多的人申请短期车牌。
香港汽车工业学会会长李耀培认为开拓两地短期车牌是很好的建议,但希望将这个计划延长时段,并拓展至中小企商。因为目前申请中港车牌需要公司营业额达900-1000万元,还要等候排期,但香港很多中小企的营业额达不到这么高,于是就会用“走私牌”或“租牌”的违法行为来往中港两地。政府若要扶助中小企业,有时毋须大洒金钱,只要开放便利交通,已对他们造成很大的帮助。
不过因两地交通规则不同,建议运输署发牌时应要驾驶者接受两地交通规则讲座,另若驾驶者在外地发生意外、违规事项,亦要教授他们求救及处理方法,至于保险则属商业业务,相信保险业届时推出两地短期车辆保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