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发改委官员韩文科是个阴阳脸?2008/11/26
  • 黄光裕未回家 案情披露需高层指示2008/11/26
  • 发改委否大范围提高工资方案传言2008/11/25
  • 黄光裕涉郭京毅案 为国美上市行贿2008/11/25
  • 恒生银行女经理偷邱淑贞两千万2008/11/25
  • 韩寒:关于燃油税的问题2008/11/25
  • 美国印千亿美钞应对金融危机2008/11/25
  • 澳门赌博业面临考验2008/11/25
  •  
    央行大幅“双降”力度罕见
    时间:2008/11/27 出处:财经网
    《财经》首席经济学家 沈明高 记者 张环宇

      对经济非正常调整下的一剂猛药,一年期贷款利率已接近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低点,凸显经济景气恶化程度

      【《财经网》专稿/首席经济学家 沈明高 记者 张环宇】距出台“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不到三周,央行超预期的大幅度“双降”,旨在稳定市场信心。这次罕见的利率政策调整是对经济非正常调整下的一剂“猛药”。

      1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宣布,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作出相应调整。同时,还将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

      央行还将于12月5日起,下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汶川地震灾区和农村金融机构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也还将继续执行。

    力度罕见

      这次108个基点的减息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幅度最大的一次。1997年10月央行曾一次减息144个基点。央行减息的幅度之大也表明,目前中国面临的经济放慢,堪比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境况。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对大幅减息的做法表示认同。他认为,房地产市场是中国经济的关键,而应对房市萧条的最佳方法就是大幅降息。他预计未来央行仍可能再降息100到150个基点。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中国经济无论从内需还是外需来看,都在明显走弱,通缩的风险在扩大,这是央行本次加大降息力度的最主要原因。他预计,政府在未来一年中将累计降息216个基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将下调350-550个基点。

      但在本次“猛烈”降息之后,“未来的降息幅度可能不会像这次这么大。”哈继铭称。

      巴克莱亚洲有限公司中国研究主管彭文生亦认为,此次大幅降息显示央行对经济下行的应对更加“激进”。他预测,今年12月和明年一季度央行还将分别降息54个和81个基点。

      在经济收缩期,利率政策的反应速度是影响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此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宋国青曾表示,1998年前后政策调整过慢的教训值得记取。利率下调不够及时的后果是,利率高于企业投资税前报酬率,严重打击企业的投资意愿,导致总需求持续低迷。

      贷款利率的大幅度下调,有助于降低企业财务成本,也会鼓励投资,对资产价格有一定的支持作用。但效果有多大,是否可持续,完全取决于市场对未来经济走向的判断和信心。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上“4万亿”投资的刺激计划,如果能稳定一部分企业的需求,缓解工业生产的压力,将对减少银行“惜贷”、增加中小银行可贷资金、稳定市场和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几次降息加总,贷款利率下降的总幅度大于存款利率,银行的存贷利差有所收缩。但中国工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马续田认为,“如果企业经营状况很差,还不起贷款,即使利差大,也没有实际意义。”

    仍有缺憾

      此次减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仅为2.52%,这或许可以抑制目前年增速已超20%的居民存款继续增加,提高消费意愿。但政府应意识到,通过降低存款利率的方式刺激短期消费,并不利于未来消费的增长。因此,在下调存款利率的同时,政府应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包括发展公司债市场等固定收益类产品。

      而这么大幅度的减息也会引起市场的担心,即经济基本面已经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甚至基本面的变化比市场预期还要差。目前,由于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一些企业只考虑未来三个月的投资和生产安排。这对年底很多企业在计划明年的投资和生产时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企业的观望情绪浓厚。消费者也同样持币待购。

      从恢复市场信心的角度来看,仅仅依靠大幅度的减息仍然不够,政府还需加强对市场预期的引导和宣示。目前一年期的贷款利率,距亚洲金融危机之后5.31%的低点仅27个基点之遥,继续下调贷款利率的空间已经不大。

      通常情况下,货币政策对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效果,要大于其防止经济下滑或通缩的效果。在目前经济走向非常不明确的情况下,除了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仍需出台对解决目前经济放慢更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和措施。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第一,减税,以刺激城镇居民的消费。第二,加大刺激农村消费的力度,提高对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需求。第三,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的步伐,打造未来几年经济新的增长点。

    早有预兆

      央行本次大幅降息早有市场征兆。11月13日,央行发行的100亿元三月期央票的利率突然下降81.19个基点,至2.01%,甚至低于上一日同期免税国债的发行利率2.02%。央票利率的大幅下降更令市场确信,央行将不日下调存贷款利率。

      此前央行已减少央票回购,以使更多流动性留在市场。原来每周发行的一年期央票从10月27日起改为隔周发行,三月期和三年期央票也已停发。但存款准备金率并未下调,央行对此的解释为,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并未出现流动性枯竭。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原央行副行长吴晓灵亦认为,央行应先减少央票发行,然后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曾表示,要通过减少央票发行,适时增加短期正回购期限品种,保证流动性供应。此外,还要通过央票发行利率“稳中适度下行”,与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法定准备金率等措施相配合,引导市场预期,发挥市场利率调节资金供求的作用。■

    (《财经》记者 王晶 实习记者 霍侃对此文亦有贡献)




    Copyright 1998-2007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