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川渝教师停课要待遇事件调查
|
时间:2008/11/25 出处:南风窗 |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谓——老师,我们同站在神圣的三尺讲台上,不断进行着知识与文化,人性与人格的接力传递。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无数仁人志士的背后几乎都有我们的影子,家家户户的香火神龛之上也曾为我们留了位置。”
2008年国庆节过后,四川、重庆部分地区的教师中开始传阅着类似内容的信件,在这些名称分别为“《永川人民教师罢教运动倡议书》”、“《致綦江县全体教师的一封公开信》”中,历数了作为教师的种种奉献与艰辛,以及经济待遇方面的窘境,然后发出了呼吁:“为了知识的尊严,为了文化的地位,为了人性与人格的传承,也为了我们不再卑微,我们不能再沉默。”与此同时,许多相关内容的文章、诗歌,甚至“停课檄文 ”和“罢教运动口诀”也不断涌现在网络上。
“作为教师,我们不可能使用暴力,也清楚不能触犯国家法律,于是我们大家决定采用不讲课、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习等方式来表示抗议,争取引起政府和新闻媒体的注意。”重庆市永川区的李老师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个别老师情绪激动,连教室都不愿意进了。”
停课此起彼伏
此番停课、罢教活动最早出现在四川省成都市下辖的郫县。
“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教师法》中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义务教育法》也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郫县郫筒镇的杨老师说:“尽管两部法律都对教师的待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我们的平均工资水平一直低于当地公务员。”
杨老师表示,2008年郫县进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后,教师们发现除了基本工资相同外,教师津补贴1.4万元仅为公务员津补贴2.8万元的一半。于是,长久的反映和忍耐终于决堤了——教师们决定“以停课、罢教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合法利益”。
事实上,郫县教师的罢课行动只是开了个头,随后成渝两地的许多学校教师纷纷自发加入到罢课活动中来,大家的目的都一致——要求与当地公务员享受同标准的津补贴。
四川省方面:9月23日,郫县大规模教师停课;10月6日,邛崃市大规模教师停课;10月9日,资中大规模教师停课;10月13日,华蓥县大规模教师停课;重庆市方面:10月8日,铜梁县部分教师停课;10月17日,永川区教师大规模停罢课;10月22日,长寿区教师大规模罢课;10月23日,綦江县教师大规模停课。
重庆市永川区的一名中学老师在电话中说:“永川区所有学校共2万多名学生都积极支持停课的行动,因为他们了解、关心自己的老师。”她表示,在永川区,许多参加工作七八年的中小学教师的月收入只有800多元,加学校津贴也就是1000余元,而同时参加工作的公务员的月收入达到每月2800元以上。
重庆市綦江县的张老师表示:“綦江县教师的总体收入一直严重低于公务员总体收入。2007年綦江县的公务员实行所谓‘阳光工资’(即绩效工资) 后,绩效工资达到了年均1.8万元,而我们所有教师仅是在年终发放了一次性补贴3600元。于是,同资历、同级别的公务员工资总收入几乎达到了教师的3倍左右。”
10月7日,重庆铜梁县曾经有数十名中小学教师前往县政府“反映工资收入情况”,后来被劝说离开;次日,停课情况开始出现。
从10月23日早上开始的綦江县教师大罢课,甚至有少部分学生站出来为教师“声援”,打着“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标语准备出街游行,后被校领导发现制止。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省方面最早进行罢课的郫县教师们“获得了成功”。郫县县政府、财政局和教育局长主要领导随后在郫筒镇鹃城学校宣布每名教师补发9600元,同时原津贴照发,每月净增1200元,由此,郫县教师年津补贴费实现了和本县公务员(2.8万元/年)同样的标准。郫县的“胜利消息”如 “星星之火”迅速传开,也鼓舞了其他地区的教师们停课要待遇的决心,不过,目前其他地区并没有出现类似“郫县的胜利”。
在川渝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努力劝说、疏导下,2008年10月底,所有停课的学校、教师后来都重新回到讲台,最长时间的坚持了一周左右。
事实上,早在2007年11月至12月,重庆市不少区县如渝北区、沙坪坝区、江北区、巴南区……的教师,纷纷举行了各种形式的停课、罢教活动,情形被重庆电视台等当地媒体公开报道;而在此前,类似的行动在川渝的学校、教师中一直不断出现。
值得深思的是,国家人事部、财政部、教育部在2008年2月还联合再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工作的通知》。
教师是弱势群体
“名誉上仍然光荣,现实中非常糟糕,事实上我们教师早已经沦落为社会弱势群体。”重庆市永川区的一名教师说,“尽管是合理要求自己的利益,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光明正大,包括接受记者采访都只能偷偷摸摸。”
这位老师明确表示,“担心以后被报复,被学校领导,被上级各种领导刁难,因为我们的行动让他们觉得丢脸了。”的确已经有事例:重庆市铜梁县10 月7日前往县政府反映情况的40余名教师被县教育局以文件形式通报批评或取消先进评选;四川省邛崃市靠市区较近的桑园镇一名中学教师参与停课活动后被调至离市区较远的天台镇中学。
不过,来自重庆市綦江县篆塘镇初级中学的何世祥老师有些例外,他在2008年10月通过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给市委书记薄熙来、市长王鸿举写了一封署名公开信。
何世祥在信中对两位市领导表示:“近段时间以来,由教师绩效工资不到位而诱发的綦江乃至重庆市的教师罢工、罢课、消极怠工的形势已经非常严重。你们所听到、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媒体的正面报道和自下而上的层层‘捷报’。”
他说:“很多校园,死一样的沉寂,好多教室冷冷清清,再没有往昔的朗朗书声,没有往昔的激情讲授,没有操场的欢声笑语。更多的是老师们三三两两的抱怨、无可奈何的诅咒以及豪气满怀的愤激。而学生呢?规矩的,在老师平日的威严下,埋头做没完没了的作业,勤勤恳恳地自学;懒一点的,则无所事事,东张西望;更有甚者,干脆不到学校,进网吧,进游戏室,去干他们想干的事……家长们,大多是失望、谩骂、发发牢骚。他们中,也有向媒体举报的,但没有任何意义 ——可能都被封堵。”
“我署名写这封信是经过多重考虑,下了决心的,目的是要向两位市领导反映心声。否则按照层层反映的方式他们很可能听不到,我们也得不到社会的关注。”11月4日,何世祥表示,“我这样做不违反国家法律,属于正常反映情况,甚至给中央领导写信都是老百姓的权利。”
随后,重庆市长信箱给何世祥进行了回复,綦江县政府、教委的官员也找上门来。11月3日,綦江县组织召开了一次专门的座谈会,何世祥被邀请参加。他表示:“感觉得出市县领导们对我们的反映还是重视的,也有解决问题的诚意,除了解释目前的各种困难,领导们已经承诺将会向中央有关部门反映我们的情况和要求。”
“通过反映情况引起重视的目的已经达到,我们目前处于稍作等待时期。”何世祥说,“如果一直没有结果,我们还将向教育部,向中央政府反映。”
目前,大学本科学历、有着20年工龄的何世祥每月工资总额为1115元,而正常的生活开支“至少需要1300元”。他说:“年轻老师养不起自己,中年老师养不起家,这样的职业有多少存在意义?由于经济地位太低,让我们在社会中得不到起码的尊重,非常苦闷。”
对于近期川渝各地发生的大规模停课、罢课事件,何世祥表示虽然自己没有参加,但是很同情、理解自己的同行们,“作为教师现在很可怜,已经到了不闹起来得不到关注的地步。停课行动不一定能够解决教师的问题,但是对学生们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是肯定的。”
何世祥表示,如果这样的情形再进一步发展,很有可能引起社会的不稳定。现在,川渝两地大规模的教师停课、罢教活动表面上已经平息,但是仍然“暗流涌动”。
把政府告上法庭
早在2006年9月,《人民日报》就刊登过《西部地区教师工资清欠还差最后一公里》一文:“近年来,全国各地基本解决了农村教师基本工资(国家拨款部分)的拖欠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教师‘地方津补贴’工资在西部一些地区长期被拖欠至今未解决,有人认为这是在彻底解决拖欠教师工资难题上的 ‘最后一公里’,问题症结在于当前地方津补贴的混乱机制。”
由于地方津补贴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全国各地普遍实行的一种地方制度,使其成为教师们工资收入的组成部分。按照目前的政策规定,国家拨款的教师基本工资部分是国务院制定的全国统一政策,机关事业单位各个系列的工资水平,是严格按相关法律制定,并且专门就教师工资增加了一个10%,以保证符合《教师法》相关规定。
关于待遇低,津贴与当地公务员不一致而导致的矛盾早已经存在,教师们也一直通过各种途径在反映,但是没有结果,或者说并没有任何改变。2006 年初,四川省西充县曾经发生2000多名教师集体上访,阻断212国道的“群体性事件”。不过,各种各样的反映和呼吁并没有立即给教师带来满意的结果,使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得不自嘲“教师仍然是臭老九,没有人重视”。
2007年,一封名为《不求富贵,但为生存——告重庆市渝北区政府暨全体教师》的公开信指出,渝北区的公务员享受着“下村补助”、“交通补贴”、“直辖补贴”、“菜篮子补贴”、“住房公积金”、“工作餐补助”、“职务补贴”以及“家属补贴”等等,而教师没享受过上述任何的补贴、补助。
渝北区的李老师表示,渝北区公务员年终奖金都超过万元,仅此一项,就远远超过部分教师全年的收入。在渝北区,教师年收入最高为1.5万元左右,最低只有6000多元(月收入只有500多元),还达不到15281元的城镇职工收入水平,三五个教师的收入比不上一个公务员已是不争的事实。
就此问题,渝北区政府有关官员曾经向教师们解释:体制不同,职业不同,教师与公务员没有可比性。
“如此,要《教师法》何用?干脆宣布废除算了,由各地政府官员自主决定,免得大家都因为它的内容而烦恼。”渝北区的李老师说。
他表示,渝北区教委出面数次召开校长“安全稳定工作会”及部分学校领导、教师参加的“调研座谈会”,但是都没有对问题给予解决。相反是渝北区教委领导公开讲话时表示:教师要有奉献精神,“吃的就应该是草,挤出来的就应该是奶”;大多数教师来自农村,找个工作不容易,目前的待遇已经不错了,为要求增资而失去了工作不合算;“教师们羡慕公务员,有本事就去考,没本事别闹”。
“问题的关键是国家不需要供养这么多公务员,但是需要这么多的教师,而且,国家的法律为什么一定要把教师的收入与公务员挂钩对比呢?”重庆市的一名官员指出,“乡镇与城市,小城市与大城市,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较,生活成本不一样,公务员与教师的生活环境、方式也不一样,所以不应该简单将其划等号,最后势必庸人自扰。”
他认为,应该因地制宜,给不同地区教师予不同的待遇,法律应该允许更灵活的计算方式,而不是生搬硬套。
“停课、罢教肯定不是教师们的目的,他们的目的是引起重视,拿到应得的待遇。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我觉得教师只有两个步骤可走,或者说必须走。”多年来专注于为弱势群体维权的重庆著名律师周立太说,“一是向政府正式申请调整工资水平,视其在法律规定时效内是否答复或者对答复是否满意;二是以 ‘行政不作为’把政府告上法庭,要求其执行《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
他承诺,只要当事教师们愿意委托,他可以马上帮助大家进行以上两个步骤的工作,之前需要愿意参与的教师在每个县、区、市的每个乡、镇推选出一个“诉讼代表”,然后直接与他联系。
失衡的生存现状
对于教师们越来越强烈的要求与反映,川渝两地地方政府的说辞基本上都是“财政困难”,个别官员还认为:“人大通过的法律和上级下发的文件互相冲突,教师并不是公务员,但是《教师法》是想让教师吃公务员的‘大锅饭’。”
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历次教师停课要待遇的活动中,参与者多数为乡镇、农村或者城郊地区的中小学校的教师,而各种城区的学校、教师很少,高校更是没有。
“因为城里的老师有其他的收入来源,他们不像我们一样完全靠政府发的工资。”四川省邛崃市一所中学的杨教师说,“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是各种各样的补课费,其中有自发的也有学校统一组织的,二是学校收各种自费生、择校生等获得经济利益。”
杨老师表示,城市之外的学校、教师很难这样做,一是学生普遍都比较穷,二是学生居住比较分散,三是自费、择校生源少,所以教师们很难获得其他的经济来源,“这样的情况也形成城市与乡村教师待遇之间的不平等”。
在川渝许多地区,由于收入微薄,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迫于无奈不得不另觅他途。除省吃俭用外,不少教师千方百计开辟第二职业:课余偷偷跑摩的,偷偷经营个体、兼职,利用寒暑假外出打工……已经有教师如此总结自己的生活现状:校长贵族化,领导多员化,教师奴隶化,学生祖宗化,人际复杂化,加班日夜化,上班无偿化,检查严厉化,待遇民工化,翻身是神话。
“教师是人,不是神,那些大话不能当饭吃,教师的基本需求是刚性的需求,在这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中国的教育将慢慢滑向深渊。”重庆市永川区的一名教师说。四川省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反映:“新教师的试用期为一年,试问《劳动法》中哪有如此长期试用的规定?”
针对当时教师不断停课、罢教的情况,重庆市渝北区委书记刘光全曾经在2007年11月“各镇一把手、各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各校校长参加的安全稳定工作紧急会”上表示,“培养下一代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罢课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不能误人子弟。”
2008年10月末,川渝两地地方政府部门在应对教师的停课行动上也可谓“使尽招数”,除了一如既往的“劝慰、安抚、承诺”,也有“哪个学校再有此现象,校长马上走人”的话语,或者找老师单独谈话,恐吓说“如不上课我们马上请代课教师”、“年度考核不合格”、“降工资”、“调往乡下”等。于是,在各种各样的自保心态和“经济承诺安慰”下,很多教师都偃旗息鼓了。
“古人云: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一名重庆教师自嘲,“这次停课行动,由开始的教师争取自己的利益的正当行为,逐渐演变成了知识分子和当地政府的对立和矛盾,这是教师的悲哀,是文人的悲哀,是整个教育界的悲哀。”(注:除何世祥外,文中其余教师均为化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