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家称中国没有真正的媒体只是工具
|
时间:2008/11/22 出处:新快报 |
昨日,中国国内新闻业界、学界领军人物相聚暨南大学,参加“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传媒发展与变革研讨会”,共同研究改革开放30年来新闻传媒发展历史的经验,探讨当前中国新闻变革走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在演讲时说,媒体应该站在全社会的角度,对于利益的多元化表达起到一种平衡的作用,使社会不至于由于多元化的某种倾斜而颠覆,这就是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追求。因此,媒体应该多为弱势群体说话,因为弱势群体表达的声音较弱,媒体应帮助其提升弱势群体的声音,起到平衡的作用。
喻国明提醒现场同学,“其实,传媒业还是很弱势的。这种弱势不仅仅是对政府权力的弱势,有的时候,记者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强势企业来说,也显得很弱势。总的来说,中国的媒体是弱势群体中的一份子。”喻国明分析:“前些天记者节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要为记者设立专门的节日?为一个职业为一种人设立一个节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样一个职业、这样一群人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或者是因为这群人对社会的贡献与回报不成正比,才要专门设立一天,来表达社会对他们的歉意。”
中国武汉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罗以澄教授发言称,严格意义上讲,30年前,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媒体,只有党的宣传媒体,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是如此。现在的媒体随着改革开放,“所有媒体一味正面宣传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罗以澄说,传媒的当务之急是要提倡公众的公民意识,为构建公民社会做舆论准备。
语录
●媒体的责任在于:当社会哭时,不让大家哭得更伤心;当社会笑时,不让大家笑得太狂妄。
——喻国明
●严格意义上说,30年前的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媒体,只有D的宣传媒体。
——罗以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