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英国大学开除50名中国留学生的启示
|
时间:2008/11/17 出处:新京报 |
11月11日,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开除了50名中国留学生,原因是校方发现,这些学生的申请材料,包括毕业文凭、英文证书等“大部分”是伪造的。
近年来,类似事情在海外经常听到,一些中国留学生递交的资料,被形容为“除了护照都是假的”,甚至护照也有假的。今年5月,加拿大警方曾破获一起“历来最大型”的伪造证件案,5名嫌疑人均是中国留学生,伪造材料包括护照、文凭、证书、成绩单,他们不但长年在中国留学生中做这样的“生意”,甚至开网店,公开招揽生意。
海外发生的事,实际上是国内一些不良现象的镜像。之所以有如此多的留学生热衷买假、用假、造假,甚至出现“商机”,形成“产业链”,是因一段时间以来,国内社会中郁积着一种重“实惠”、轻诚信的不正常风气。在一些人看来,诚信是迂腐的代名词,只能徒然博得几声赞赏,而很难得到立竿见影的“实惠”。相反,如果脑子够灵活,会“来事”,能为了一些实惠不惜弄虚作假“抄近路”,则可以得到立竿见影的回报和好处。
近年来,在考试中作弊、代考等作假行为,屡见不鲜且花样翻新,应聘、升学、评职称,假论文、假文凭、假证书也常常成为某些人的敲门砖。某些留学生在海外的做法,不过是他们把国内的习惯带出了境。这种轻诚信、重造假的不良风气,其实在不少领域存在着:产品有假,服务有假,广告有假,整改有假,政绩有假……这种种“假象”,污染了社会风气,让某些人产生了造假不但无罪且有利、诚信非但不值得鼓励且是自讨苦吃的错误认识。
留学生的造假被戳穿,实际上是他们的错觉害了自己:当他们习惯于“抄近路”得好处后,便认为这是常态,是理所当然的,结果在异国他乡碰了结结实实的钉子,非但未得到“实惠”,而且大为丢脸。岂止留学生如此。某些商人把在国内“抄近路”的一套搬到国外,以假乱真,移花接木,以图一时之利,结果不但败坏了“中国制造”的声誉,而且市场平衡被自己人为破坏,最终吃苦头的还是自己,一旦东窗事发,还要受到当地法律的制裁。
笔者当年在非洲工作,听许多喜欢“抄近路”的中国商人称“当地人傻”、容易欺骗糊弄。一位老领导就严肃地说,其实傻的是这些人自己,因为世上再没任何事比砸掉自己的声誉和招牌更傻的了。一些弄虚作假者在国外碰了一鼻子灰,其中有些人恐怕非但不会悔悟,反倒会觉得自己不过是倒霉。殊不知这种弄虚作假得利、诚信守诺吃亏的社会风气,只能是畸形的、暂时的,重信守诺是人类社会常态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是如此。造假者不但在国外“此路不通”,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国内的路也势必越走越窄。
由于一段时间以来,在一些地方存在重经济轻道德、重眼前轻长远的认识误区,客观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诚信吃亏、不诚信上算现象,长此以往,非但对道德有害,对社会有害,对经济也同样有害。所以,当务之急,是树立全社会重诚信之风,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不应只停留在说教的层面,而要切实建立一种机制,让诚信得大利,让造假受重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