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中国心性论第三种形态:道家心性论2008/11/07
  • 张京华:庄子和老子的比较2008/11/06
  • 今年令中国人对“8”看法动摇2008/11/06
  • 秘书偷卖季羡林藏品被撤2008/11/04
  • 黄海清:一巴掌扇来15天的拘留2008/11/04
  • 刘丰:百年来《周礼》研究的回顾2008/11/03
  • 辜鸿铭鲁迅胡适的文化价值观比较2008/11/03
  • 广东可能出现中国第一家上市报业集团2008/10/31
  •  
    道为内法为外:新书《道法中国》出版(图)
    时间:2008/11/10 出处:新法家


    基本信息:

     名:《道法中国——二十一世纪中华文明的复兴》

     者:翟玉忠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数:290千字

    ISBN:978-7-80211-725-9

    定价:38.00元

    作者简介:

    翟玉忠,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财经评论家。原《中国产经新闻》国际部主任,香港中国新闻出版社《法制新闻》杂志社新闻部主任,现任新法家网站中英文版总编辑

    内容简介:

    欣逢中华百家争鸣的盛世,玉忠成就了一家之言。他梳理“中华原生文明”,发掘和弘扬法家的治国理念和方略,如重耕战,社会功勋制,全民监督,常平仓,依法行政,简令谨诛,赏罚当符而重其轻者,独特的外交观,还有道法自然的自然主义世界观。他试图描绘一幅“儒化”之前中华“大黄金时代”的图景,而且毫不掩饰其“托古”的意图是宣扬当代的“新法家”。无论是否同意他的看法,思想开放的读者必然能获得重要的启示。读过此书,我们至少能同意:欲复兴中华悠久的文明,应当仔细审视诸子百家,而不仅是尊孔读经复兴繁盛了几乎两千年的儒家思想。正所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在“儒化”的中国,传统法家思想依然绵延不绝。比较西学的法律主义(legalism)传统,中国的传统法家要复杂得多,是一整套政治哲学理念和社会管理原则。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相互影响,激烈竞争,强弱的兴衰交替乃是转瞬间的事情,堪比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的传统法家是富国强兵之道,新时代的法家思想是富强之源。中国“新法家”必是对中国传统法家的扬弃,也应是拥有未来的思想。

    读此书,不禁想到八十年代中期的《河殇》,一部以赞美西方“海洋文明”贬低中华“黄土文明”为核心思想的电视片。那电视片轰动全国,解说词也是一时洛阳纸贵,引发了中国知识界的大讨论。此后,西学崇拜成为中国知识界的主流。然而,迄今不过二十余年,竟是时过境迁,恍如隔世了。没有中华文明深厚的底蕴,这部书的写作和出版是不可想象的。没有中华崛起,国人正在恢复自信和自尊的大环境,这部书的写作与出版也是不可想象的。 

    读此书是个享受。玉忠不仅观点鲜明,立论极富挑战性,而且行文流畅、通俗。这部书会引发我国大众读者的关注,也应引起我国思想界的关注。(节选自北京大学潘维教授《道法中国》序言)

    编辑寄语:

    本书突破了长期以来中外学界将中华文化等同于儒家文明的思维框架,为我们勾勒出了“以道家为内术,以法家为外术”的中华原生文明画卷。

    作者怀着一颗“为往圣继绝学”的赤子之心,重建了中国古典哲学以及建立在中国古典哲学基础上的政治经济体系——让我们一览二十一世纪中华文明复兴的崭新地平线。

    推荐语:

    A,

    中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本书丰富了人们对中华原文明的认识, 而从古老的中华文明中吸取智慧,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现代社会的各种挑战,也可以帮助我们早日实现民族复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光南

    B

    寻根探幽发掘文明要义,正本清源弘扬国粹精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所副所长 房宁

    C

    玉忠的这本书,用力甚深,见解独特,堪称杰作,有助于读者从中得到关于中华文化的自信与尊严。

     ——《人民日报》评论部评论员    林治波

    D,

    大作试图揭示道法两家在中华文明当中的悠久历史和发展演变以及对中华文化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这是很少有人专门这样思考的,具有一定新意。特别是以道为内,以法为外的结构模式,是符合中华文化实际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儒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韩星

    E,

    本书是对中国文明从古代到现代历程的全面回顾,包括历史,哲学和古典经济理论诸方面。除了娴熟的叙事,还向读者了二十一世纪中华文明复兴的新天地。作者熟读中华文明原典,有着广阔非凡的知识视野——这是一本值得关注的著作!

     ——加拿大职业投资家,《美国与中国——二十一世纪的中美政治经济关系》一书的作者Ben Mah

    F,

    中国文化得以复兴的标志,就是国人开始会应用中国哲学方法去思考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了,翟玉忠先生为此开了个好头!但愿他能再接再厉,更加深入、坚持不懈地完成挖掘这个宝藏,并加以现代社会的内涵,创立出以中国哲学方法为指导的中国式的政治经济学。

     ——北京羲黄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哲学方法》一书作者吕嘉戈

    目录:

    代序:(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博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潘维)

    致读者:岩石开裂

    “岩石岩石,你何时才能裂开?!”

    一位瘦削的西方传教士,形单影只地站在广东海外的上川岛上,对着明朝海禁阴影下的中国大陆绝望地喊道。

    他是首个来到亚洲传教的沙勿略(S. Franciscus Xaverius),时间是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沙勿略立志把西方文明的基督福音传到东方智慧之源中国;他失败了,这年年底,答应帮助他偷渡的中国人迟迟没有来,身心交瘁的沙勿略客死荒岛。

    虔诚的沙勿略至死也不会想到,东西方文明间的距离远远超越他看到的海岸礁石!

    引言:中华文明复兴的现实基础

    从以道家为“内术”,以法家为“外术”的道/法原文明,到儒家删述六艺,中华原文明儒化,再到一百五十多年前,西方列强用炮舰摧毁了华夏中心论的千年梦幻,中国学术全盘西化——从道/法到儒家再到西学,中华文明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和苦难。

    直到二十世纪,随着中华原文明文献不断被整理发掘出来、西方文明自身的发展以及中国一次次西化改革的失败,我们终于看到了中华文明复兴的曙光。

    1.二十世纪中华文明原典和中国学术的再发现

    2.西方学术走向东方之路

    3.痛定思变:二十世纪西化改革的失败

    第一部分:再回中华文明的黄金时代

    对大多数国人来说,中华原生文明的黄金时代有如一个被久已遗忘的故事,她显得那么久远,那么陌生:

    4800年前,伟大的黄帝联合湟河、洮河流域的夏部落组成华夏联盟,法定农桑,法定“尚礼义”,取昆山之铜为兵,历经百战,统一华夏。

    2400年前,李悝在魏国变法成功,开启了中华文明长达四百年的大黄金时代!作为战国法家的先行者,李悝《法经》奠定了中华法系的基础,突显了中华文明的本色。

    从黄帝时代到汉宣帝中兴,中华民族信奉规则,崇尚进取;从西北黄土高原到整个东亚大陆,炎黄子孙雄据东方近三千年。

    第一章:伏羲啊,伏羲

    1.黄土高原上的道/法文明之光

    2.道/法原文明的发展期

    参考阅读:中国的蒙娜丽莎——大地湾女神

    第二章:大黄金时代

    1.什么力量将中国推进了大黄金时代

    2.秦二世而亡,谁之过

    3.为 “汉家制度”正名 

    参考阅读:睡虎地秦墓竹简

    第三章:西方文明走下神坛

    1. 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反封建反专制之国

    2. 是西方文明走下神坛的时候了

    参考阅读:华夏族生生不息的缩影——6000年渔洋村

    第二部分:中国中世纪

    从王官学到百家争鸣,从百家争鸣到黄老之学,中华原文明一以贯之。

    西汉末年,随着道/法原文明被逐步腐蚀儒化,中国黄金时代的万丈光芒消退,中华文明陷入了长达两千年的黑暗中世纪。她先是不断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19世纪游牧部落退出历史舞台后,她又直接面对西方海洋文明的威胁。

    没有什么力量能将这个优秀文明赶出历史舞台,因为在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生命中蕴蓄着一条政治经济学龙脉——法家!

    第四章:一而百,百而一

    1. 中华文明的裂变与演化

    2. “非法婚配”造就思想怪胎

    3. 法家反对儒家人治


    4. 儒家执政理念何时了

    参考阅读:汉代公正的法治社会 

    第五章:儒效?儒效?

    1. 两千年来中国人是如何被洗脑的

    2. 儒家给中华文明究竟带来了什么

    参考阅读:中国曾是一个性方面相当开放的社会

    第六章:微微龙脉

    1. 中国的钢铁脊梁

    2. “欧洲孔子”魁奈与“新加坡法家”李光耀 

    参考阅读:遂公盨与大禹治水

    第三部分:中华文明的复兴

    如果中华文明复兴仅仅为了证明西方文明的一切中国“古已有之”,那么就不如全盘西化,因为大量西方文明成果毕竟经过了历史的检验。

    中华文明复兴的历史意义在于:中国古典哲学、政治经济理论解决了西方文明政治经济学框架无法克服的现实困难。

    第七章:中国古典哲学基础

    1.还我中国哲学

    2.中国古典哲学三个核心范畴

    参考阅读:西周青铜法典

    第八章:中国古典经济理论基础

    1. 西方古典经济学的衰落与中国古典经济理论的复兴

    2. 中国古典经济理论三原则

    3. 早熟的中国古典经济理论

    参考阅读: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商品本位货币计划

    第九章:中国古典政治理论基础

    1.道生法、法生德

    2.社会功勋制和全民监督体系

    3.外事武而义和血与土地的统一

    参考阅读:《美国法典》标题5第2301部B节规定的九条功绩制原则

    第十章:论全球大争时代

    1.信息时代真实的全球化

    2.全球大争时代中华文明面对的战略环境

    3.全球大争时代保卫中华文明——行工战

    参考阅读:八千年前,吹笛的人是谁

    附录一:中华原文明谱系

    附录二:中华文明发展路线图

    附录三:中华原文明的“四经五书”

    附录四:新三字经

    跋:(新法家网站英文版主编Sherwin Lu)

    华军:读翟玉忠先生《道法中国》感言 

    翟玉忠先生的《道法中国》(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11月)是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是认识中国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中国兴衰史的一把钥匙!

    八千年前,中华始祖伏羲氏总结天道、地道、人道始创八卦,始作《太极图》,创结绳以记事,始作婚嫁使人民摆脱蒙昧,又传授民众结网,从事渔猎畜牧,文明的曙光开始照耀东方大陆。在甘肃天水大地湾的考古发现,为八千前中华文明的真实面貌提供了有力的左证。

    四千七百年前,轩辕黄帝统一了中国各部落,他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兴文字;作干支,制礼乐,创医学。更重要的他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国家体系。

    人类历史上,有多少未解之迷?有多少伟大的文明被淹没?如果不是一九七五年在马王堆出土了《黄帝四经》帛本《道德经》,我们一定永远不能理解什么才是“黄老”思想,什么是中华原文明。

    任何一个文明都建立在数千年的文化积累之上,《道德经》为老子所作,但并不是说“道”就是老子一个人的发明发现,他是西周政府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一定博览虞夏商周乃至黄帝时代的书籍,(这些宝贵的书籍大多已失传)对中华文明有着深厚的理解,集平生所学作《道德经》。

    哲学是一切科学之母,《道德经》虽只有五千言,却为我们讲述了宇宙万物变化的永恒真理,二十世纪末科技大爆炸,天体物理学、量子力学、系统论、相对论等新兴科学的许多成果,都对西方的上帝创世学说乃至二元对立哲学思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同时又越来越与道的原理相吻合。

    两千五百年前,中华人信仰的不是上帝,不是鬼神,而是道,也即自然,《道德经》是这样讲述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并没有把神当成宇宙的主宰。这与西洋人心目中上帝主宰一切的观念相比,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华人是多么的伟大?!关于中华人心目中的宇宙,老子这样写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这个描述在原理上丝毫不比现代最伟大的科学家霍金逊色。

    老子在讲治国的哲学中,用的最多的词汇是“无为”,但这个“无为”绝不是某些个凡俗之辈所认为的无所做为,天地万物生息演化,都从无而来,看似无为而是大有为,老子所说的无为乃以无为之心为有为之事。

    如果只读《道德经》不读《黄帝四经》《管子》《韩非子》……等百家经典,就可能曲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所说的无为是以道为规律原理,法为准则依据的无为,是不随意妄为,比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我们祖先发现的天道,这里圣人不以个人的好恶施仁于百姓,象天地一样公平的对待百姓,是天地间最大的仁。老子讲:治大国若烹小鲜,这里是指国家的统治者治理国家,要像煎小鱼那样,不要常常翻弄。难道是对国家事物不闻不问如同儿戏吗?

    当然不是,《黄帝四经》第一篇就有这样的一段话:作为宇宙本原的道产生了各项法度,法就像绳墨辨明曲直一样决定着事物的成败得失。因此既然制定了各项法度就不可违犯,法度一旦设立便不可废弛。所以说如果能够以绳墨法度自正,然后就可以识天下万物之理而不会迷惑。

    治理国家,君主不能妄为多事,万事皆有法式,人民自立、自为,国家才能富强,天下才能安定。这就是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

    在《韩非子·解老》当中的解释也与《黄帝四经》相似,认为治理国家,要抱法处势不可随意妄为。在《韩非子·主道》中讲道: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抱法处势是无为的前题)《管子·法法》中讲道:明王在上,道法行于国,都是这个意思啊。我们再来看一看西汉政治家所注的《淮南子》是这么讲的:设立君主,是用来制约官员,不让他们专行妄为。而法律礼义的制定,又是用来限制君主的,不让他独断专横。(原文:其立君也,所以制有司使无专行也;法籍礼义者。所以禁君使无擅断也。)

    从黄帝到管子到韩非子再到西汉,道,不是一直都是这样运行的吗?就是用现代的眼光去看我们中华之道,难道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吗?

    在用兵方面,老子讲: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后世传本《道德经》却歪曲篡改老子的本意,说什么: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孙子兵法》讲: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就连《左传》也这样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对于战争恬淡处之,岂不是混蛋逻辑,真是迂腐可笑之极!在马王堆出土的帛本甲、乙本《道德经》和郭店本《道德经》那里我们总算找到了答案,在这三本《道德经》里面虽然字形略有不同,(由于输入法不能输入这些古字,请各位自己检索一下)但都是奇袭制敌之意。这才与老子所讲的“以奇用兵”相符啊!

    华夏文明万古流传,不通读中华历史,如何能一窥其中奥秘?不纵览百家之学,焉知,道乃百家之宗?从远古至现代,大道兴废更替,与之相伴的是中华民族的悲欢荣辱。

    公元十四世纪,西方世界在经历了近千年的暗暗中世纪之后,开始了伟大的文艺复兴,复兴的含意不是回到过去,而是正确的总结过去,认识现在,开拓未来。

    中世纪的欧洲在教会的统治下,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什么文学、什么艺术、什么哲学,一切都得按照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的教义,谁都不可违背,否则,宗教法庭就要对他制裁,甚至处以死刑。《圣经》里说,人类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由于他们违背了上帝的禁令,偷吃了乐园的禁果,因而犯了大罪,作为他们后代的人类,就要世世代代地赎罪,终身受苦,不要有任何欲望,以求来世进入天堂。在教会的管制下,中世纪的文学艺术死气沉沉,科学技术也没有什么进展。

    和西方文艺复兴相类似,在近代我们在对中国历史的探索过程中,结合许多伟大的考古发现,我们找到了中华人迷失千年的大道!开启了通往东方文艺复兴的大门!

    许多人不理解的是,中国直到明朝经济、科技仍然领先于世界,为什么说中华大道迷失了千年?那是因为他不了解中华文明的正源,他不知道在千年中国中世纪之前,道法行于中国三千年,那是一段多么伟大的历史啊!

    三国两晋之后,由于玄学家对中华哲学大纲《道德经》的篡改和中华治世宝典《黄帝四经》被抛弃,导致中华民族的立命之本和立国之本——道家思想的渐变,(后来简直与乱世之学——佛学相提并论)从而导致了中华政治学的倒退,又继续引发了中华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倒退和停滞不前。

    西方文艺复兴,结束了贵族阶级对人民的压迫,资产阶级代替了贵族阶级,但这不是人类社会最终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在他的思想影响下,世界发生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在这些国度里面,无产阶级被称为国家的主人,但同时官僚集团,又有哪个人不想世代贵族?这是多么的矛盾?有谁能解决了这个矛盾?斯大林?毛泽东?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有可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传承我们自己的哲学,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世界,中华的思维方式就是“一”字,就是整体看问题。所以只有中国的哲学方法才能看到整个世界,才能看到整个宇宙。

    西方的思维就是认为人不是这个阶级就是那个阶级,不是唯心主义就是唯物主义,但在探索中华大道的过程中,我们才明白了,只有一个领袖不是为一个阶级服务,而是为整个国家服务,只有一套法律,不被一个阶级利用,而是为整个民族维护公理,那么才会有真正的天下大同。

    中华民族要实现真正的复兴,就是要复兴民族精神,就是要确立中华人自己的历史观,世界观,不去探索为什么领先世界千年的超级大国衰落的原因,而一味的盲目的学习西方是不可能为民族复兴做出什么贡献的。

    潘维:《道法中国》序 

      2008年2月初,蒙翟玉忠先生寄赠此部书的书稿,读后大为惊异。出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的读者,大概会感到时光倒流,似在重温“评法批儒”。当然,书中的资料和观点远较“评法批儒”丰富,还附上了批评当代西学的立场,时代感非常强,与流行思潮明显针锋相对,大约属于“否定之否定”一类。

      欣逢中华百家争鸣的盛世,玉忠成就了一家之言。他梳理“中华原生文明”,发掘和弘扬法家的治国理念和方略,如重耕战,社会功勋制,全民监督,常平仓,依法行政,简令谨诛,赏罚当符而重其轻者,独特的外交观,还有道法自然的自然主义世界观。他试图描绘一幅“儒化”之前中华“大黄金时代”的图景,而且毫不掩饰其“托古”的意图是宣扬当代的“新法家”。无论是否同意他的看法,思想开放的读者必然能获得重要的启示。读过此书,我们至少能同意:欲复兴中华悠久的文明,应当仔细审视诸子百家,而不仅是尊孔读经复兴繁盛了几乎两千年的儒家思想。正所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在“儒化”的中国,传统法家思想依然绵延不绝。比较西学的法律主义(legalism)传统,中国的传统法家要复杂得多,是一整套政治哲学理念和社会管理原则。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相互影响,激烈竞争,强弱的兴衰交替乃是转瞬间的事情,堪比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的传统法家是富国强兵之道,新时代的法家思想是富强之源。中国“新法家”必是对中国传统法家的扬弃,也应是拥有未来的思想。

      读此书,不禁想到八十年代中期的《河殇》,一部以赞美西方“海洋文明”贬低中华“黄土文明”为核心思想的电视片。那电视片轰动全国,解说词也是一时洛阳纸贵,引发了中国知识界的大讨论。此后,西学崇拜成为中国知识界的主流。然而,迄今不过二十余年,竟是时过境迁,恍如隔世了。没有中华文明深厚的底蕴,这部书的写作和出版是不可想象的。没有中华崛起,国人正在恢复自信和自尊的大环境,这部书的写作与出版也是不可想象的。 

      读此书是个享受。玉忠不仅观点鲜明,立论极富挑战性,而且行文流畅、通俗。这部书会引发我国大众读者的关注,也应引起我国思想界的关注。

      读此书,笔者能理解玉忠对儒家的严厉批评和对西方政治、社会、经济学主流思想成就的贬抑。玉忠的论点虽有极端之嫌,却属于思想变迁中的“矫枉过正”,也是青年思想者的必然。他书中反映的情绪,是对一种强势思潮的反弹。这种反弹在我们的时代背景中不难谅解。相反的思想,在大学课堂、新闻报刊、杂志书籍、乃至电视和互联网上,也绝不是含蓄中庸的。笔者本想吁请玉忠在书里增加对下述两个问题的论述:一、为什么儒学能在中华思想界居主导地位两千年?二、倘无最近百年的西学东渐,中国可能有今天的崛起?提这样的问题,无非是指望玉忠能“全面”些,“中庸”些。但转念再想,这要求不仅苛刻,而且是庙堂中已近暮年之人方有的苛刻,或曰“成熟”。正如在西方的通例,中国不仅需要严谨、学富五车、研究领域细致入微的庙堂学者,而且需要不拘一格的思想者,需要思想战线上的斗士。在西方社会里对社会思潮影响最大的书,往往不是居庙堂之高的教授们所著,而是出于无名草莽之手。另外,一种新思潮起初多以比较极端的面目出现。非如此,难有战斗力。缺少战斗力,也就缺少生命力。 

      此书资料丰富,线索清晰,立论鲜明,质量并不亚于许多高居庙堂的教授专家的著述。而且,玉忠殷殷可见的赤子之心在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笔者曾邀北大比较政治专业的博士生们阅读此书手稿,学生们读过之后众口称奇,皆曰颇受启发。玉忠出身世代农民家庭,生于1973年,师范毕业后任教于河北唐山的乡村中学,未受过任何庙堂的专业训练,更非任何领域的专家教授。他于2001年来京漂流自学,赖撰文为生,生活清贫。他的训练是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里自修完成,他良好的英文功底也是自修出身。他的独特思想是在苦读和“社会大学”中形成的,当然也是玉忠向京城的学术先进虚心求教的结果。其实,直到不久以前,“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刻苦用功,自学成才”还曾是我国相当普遍的现象。今居庙堂之高者,不乏七十年代自学成才之士。我国今已普及大学教育,草莽之中却还能屡出这样的人才,真令人振奋。“是英雄不问出身”乃是我国的骄傲,延续着我国“功勋制”源远流长的伟大传统。倘玉忠今后能持之以恒,刻苦如昔,当能为推动“新法家”运动做出更显著的贡献。

                           潘维   2008-4-17,北京大学

    林治波:《道法中国》推荐语 

      三十年改革开放,中国人民通过不懈的自身努力和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推动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进步。但我们也不能否认,一些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患上了严重的“接轨症”、“媚外病”,沾染了浓厚的买办意识和洋奴思想,贬损自己的民族,轻视自己的传统,竭力鼓吹民族虚无主义,一切以西方方式为高档,一切以西方价值为准则,携洋自重,以洋为荣,唯洋是从。一些地方和部门,无节制地对外开放,无节制地出让市场,无节制地优惠外资,实行片面的吸引以外资数量为主要政绩标准的政绩观,严重挤压了中国的民族产业,并导致巨额财富外流。一些买办性的既得利益集团甚至吃里扒外,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这是对改革开放的异化,背离了改革开放的本来目的。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中有糟粕,也有精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的屡战屡败,中国的衰落和饱受列强欺凌,固然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缺陷,但这并不足以为全面否定中华文化提供充分依据。因为,在历史的长河里,中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100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用这样短暂的因素去否定一个长远的东西,显然是不合理的。当代中国人要做的,是通过自己的奋发努力改变落后的现状,使中华民族重新回到先进行列,而不是回过头去恶狠狠地诅咒自己的祖先。

      现代中国的发展已经证明,中华文明具有足够的韧性,经过了100年的挫折和打击之后,古老的中华文明不但没有湮灭,反而开始了复兴的进程。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华文明具有坚强的韧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有比较才有鉴别。和中华文明相比,西方文明表面上繁荣而强势,但西方文明的本质并不高明。笔者以为,西方文明的本质就是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壮大国力军力的基础上,对别国和异族进行征服掠夺,进而谋求世界霸权。从古至今,一个个西方强国的崛起,走的都是这个路线。这种路线和这种崛起方式,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造就一个个横行世界的强国,但其缺陷也是致命的,那就是混乱而短命。因为,这种只崇拜力量而缺乏智慧、只顾及眼前而忽略长远的方式只能做到表面上的压服,而无法做到让人心服,因此与一个个帝国诞生相伴随的,必然是无休止的反抗和流血冲突,这样的帝国不可能安定,更不可能长寿。

      中华文明中的和谐元素和巨大包容性,以及许多先进的学术思想、制度设计与思维方式,比之西方文明更加适合于全球化时代的人类社会,更加适合于人类自古以来就追求的世界大同的理想。之所以出现“东方的低人羡慕西方的物质文明,西方的高人崇拜东方的精神文明”的现象,不是偶然的。笔者以为,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其见解之深邃,学说之丰富,形态之活泼,堪称人类思想文化的巅峰。笔者认为,今后人类的发展进步依然需要西方文明尤其是西方科技的支撑,但从宏观上看,人类的进步和未来更需要中国文化为之提供思想的指引和文化的滋养。

      时代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新的阶段:面对地球上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和挑战,以个人主义价值观和崇拜武力为基础的西方文明已经显出了苍白无力。在此情况下,中国人民有必要、有能力、有信心勇敢地破除洋迷信,以更加珍惜和自信的心态看待中华历史文化传统,将其优秀和精华的部分加以运用和弘扬,努力形成具有东方特色、独立自主的中国发展模式。这一模式中包涵着中国的文化特色、思想理论、发展道路和制度范式。这种发展模式这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因为,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蕴含着许多久经考验的有利于人类和谐发展而又为西方文化所欠缺的优秀元素,这是历史的财富,也应当成为现实和未来的财富;这是中国的财富,也应当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玉忠的这本书,用力甚深,见解独特,堪称杰作,有助于读者从中得到关于中华文化的自信与尊严。 

                  林治波  2008年3月20日,人民日报

    吕嘉戈:《道法中国》推荐语 

      中国文化是具有大智慧的中华民族创立的。而创立此文化的指导方法-------中国哲学方法,则是我们中华民族在上百万年的生存斗争中逐步形成的。它的核心为:顺其自然自然地从宏观上把握事物。正是这套哲学方法,在中国古代所创立的各个学科以及在对国家的管理上,均是以此哲学方法从宏观上去把握的,因为宏观是不会变的,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的文化,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我们后人应努力研究,从中获取和明悉古人的智慧,汲取营养、挖掘宝藏,以解决今天全盘西化带来的偏见和认识上的微观。

      国人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封建社会没有系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者纷纷把眼光注重在西方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上,一切以西方的模式去套中国的模式,进行削足适履的不切实际的理论研究,而本书作者则不然,他在对西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把握后,没有走削足适履的老路,而是一头扎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发现了中国古人对国家的管理是高明的,尤其在经济管理中。中国古代在各个方面一直领先于世界各国,直至17世纪。如果没有完整的管理国家的政治经济学的措施,是不可能达到的。虽然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形态上是不同的,但在治理国家上有其相通的地方。当本书作者研究发现美国现代对本国农业的解决方法完全是来自中国先秦的理论,成为其对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学乐此不疲的动力。

      我与翟玉忠先生的交往是因其读到我的《中国哲学方法》一书后,他发来短信,认为中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完全是在中国哲学方法指导下的成果,是中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独到之处,他看到了中国文化被西化后,中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被束之高阁的现状,亲自投身研究它的寂寞之中。“温故而知新”,正是他的这种不甘寂寞的精神,这个宝藏被他挖掘到了,这也是中国现今各行各业都需要和善于从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中去汲取营养,并找出对现今有知道意义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中国文化也只有在这样一种文化和学术氛围中才能得以复兴。

      中国文化得以复兴的标志,就是现今中国人开始会应用中国哲学方法去思考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了,翟玉忠先生为此开了个好头,但愿他能再接再厉,更加深入、坚持不懈地完成挖掘这个宝藏,并加以现代社会的内涵,创立出以中国哲学方法为指导的中国式的政治经济学。

              吕嘉戈      2008-3-17于北京




    Copyright 1998-2007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