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泽民上海交大学报撰文论信息产业
|
时间:2008/11/07 出处:综合 |
江泽民在上海交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再发重要学术论文 今年3月,江泽民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3期发表了重要学术论文《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时隔7个月,江泽民又在交大学报今年的第10期上发表了题为《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的重要文章。 早在1989年,江泽民就曾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当年的第6期上发表过论文《论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特点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问题》,这次发表的文章是在该论文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撰写而成的。 论文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世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趋势,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征,新时期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以及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论文深入探讨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回顾和总结了中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新时期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战略重点以及政策措施,必将对当前和未来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文章强调指出,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兼容、融合集成、军民互动、市场导向和跨越发展的方针;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信息技术发展道路,力争到2020年前后,把我国建设成为信息技术产业强国。 附:《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全文(PDF文本 下载后解压阅读)
科技部召开信息科技发展战略研讨会 北京11月6日电(记者 陈磊 操秀英) 今天,科技部召开信息科技发展战略研讨会,就我国信息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战略进行深入座谈,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会议并讲话。
11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发表了《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的署名文章。为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论述,加快推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的实施,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技部召开此次研讨会,学习讨论江泽民同志的论文,研究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和战略。
60多位来自信息科技界的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江泽民同志的文章准确把握了世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充分阐释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深刻分析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新时期信息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他们表示,我国信息产业下一步要继续加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突破核心技术,保护知识产权等,推动我国从信息大国到信息强国的转变。
万钢结合科技工作指出,第一,从我国信息技术整体发展战略入手,瞄准战略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第二,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对前沿科学的探索,对未来战略领域进行超前部署;第三,要坚定不移的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和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科技重大专项,发挥重大专项对信息技术发展的引领作用;第四,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着力推进自主创新成果的市场应用和产业化。 江泽民撰文论信息产业发展 张德江:意义重大
工业和信息化部6日在北京召开江泽民《新时期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文章发表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江泽民的文章提出了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新战略,对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应认真学习研究,加快建设信息技术产业强国。
《人民日报》报道,张德江指出,江泽民的文章立意高远、内涵丰富、论述精辟、论据翔实,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要认真学习研究。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着力改革创新,完善政策措施,加快把中国建设成为信息技术产业强国。
在座谈会上,上海交通大学负责人介绍了江泽民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先后发言,畅谈学习体会。在听取发言后,张德江指出,江泽民以全球眼光和战略思维,明确了信息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新定位,对世界信息技术及产业发展趋势做出了新判断,对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历程做出了新概括,提出了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新战略。这篇文章凝聚了江泽民多年来对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是多年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对新时期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张德江强调,要认真学习研究江泽民的文章,充分认识加快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意义,坚持优先发展信息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提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整体水平。要继续加强国家战略决策的引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健全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环境。要支持核心技术和核心基础产业发展,大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注重人才培养,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努力掌握高端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要积极培育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增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出席座谈会并发言;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主持会议并发言。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