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轩辕剑法:对阎崇年先生的起诉书2008/10/27
  • 王佩:与王小山与红楼梦有关2008/10/27
  • 清华获赠战国简 “尚书”佚篇前未见2008/10/27
  • 黄海清谈掌掴阎崇年:不可能道歉()(图)2008/10/21
  • 走出百年误区“中华民族”一词考2008/10/21
  • 古代著名文人与妓女的非常情谊2008/10/21
  • 深受楚文化影响的河南信阳方言2008/10/16
  • 新书曝光贾平凹婚变内幕2008/10/15
  •  
    孔子77代嫡长孙孔德成昨在台北病逝
    时间:2008/10/29 出处:中国台湾网
      据台湾媒体报道,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长孙孔德成,今天上午10点50分在台北慈济医院台北分院因心肺功能衰竭,安详辞世,享年89岁。

      报道称,院方表示,孔德成是在10月20号因肺炎合并败血症,心肺功能衰退,全身虚弱,被送往台北慈济医院救治,在内科加护病房密切观察与治疗。住院期间,是藉由药物以及呼吸器稳住生命,不过,因为他脑部缺氧严重,今天上午病情恶化,心肺功能衰竭过世,家属陪伴在侧。

      据了解,孔德成是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长孙。孔子家族嫡长孙(第四十六代)自宋仁宗至和二年(一○五五年)起世袭爵位“衍圣公”。第七十七代衍圣公孔德成,成为延续八百九十余年的衍圣公最后一代。一九三五年,当时的民国政府把衍圣公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也是仅存的世袭特任官。(章潘)

    孔德成

      孔德成,字玉如,号达生,后以号代字行。民国九年农历正月初四(1920年2月23日)生于曲阜孔府,系孔子七十七代嫡孙。同年农历四月二十日(公历6月6日)满百日时,大总统徐世昌颁令袭封为“衍圣公”。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改衍圣公爵号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享受特任官员待遇。是年7月8日,由陈立夫主持,戴传贤监督,于南京宣誓就职,获蒋中正委员长亲临祝贺。次年,娶前清名宦孙家鼐(1827-1909)孙女孙琪芳女士。
      抗日战争前夕,日本尝屡次派员前往曲阜,邀请赴日参加日本孔庙落成典礼,均遭拒绝。1937年7月初,驻兖州七十二师师长孙桐萱奉蒋中正委员长之命,连夜安排孔德成夫妇离乡。未几,于武汉发表抗日宣言。其后迁居重庆,1948年曾赴美考察文化。1949年,随国民政府迁往台湾,复建台北家庙,倡导儒学。历任考试院院长、总统府资政等公职,自1955年起,于台湾大学中文系、人类学系兼任教授,讲授“三礼研究”、“金文研究”、“殷周青铜彝器研究”课程。工书法,从二王入手,后转颜体及北魏张猛龙碑。
      2005年11月15日,台湾大学庆祝创校七十七周年暨改制六十周年校庆,授予孔德成荣誉博士学位。台大校长李嗣涔表示,孔德成指导中文、人类两系师生,以实验、复原的方法研究“仪礼”,是科际整合的典范,身为孔家第七十七代传人,他一生都在弘扬儒家文化,促进国民外交。典礼当日,由孙女孔垂玖陪同接受学位颁赠,孔德成谦虚地说,自己在台大教书五十年,贡献甚少。他很感谢,也觉得很惭愧。台大校训“敦品励学、爱国爱人”正是传统教育的基本精神,他以此自励,也与同学共勉。2008年10月28日上午10点50分在台北慈济医院台北分院因心肺功能衰竭,安详辞世,享年89岁。
      孔德成伉俪育有二子二女、孙儿女五人,长女孔维鄂在美国,长子孔维益先卒,次子孔维宁,长孙孔垂长,曾长孙佑仁。
      逝世信息
      据台湾媒体报道,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长孙孔德成,2008年10月28日上午10点50分在台北慈济医院台北分院因心肺功能衰竭,安详辞世,享年89岁。
      报道称,院方表示,孔德成是在10月20号因肺炎合并败血症,心肺功能衰退,全身虚弱,被送往台北慈济医院救治,在内科加护病房密切观察与治疗。住院期间,是藉由药物
      以及呼吸器稳住生命,不过,因为他脑部缺氧严重,今天上午病情恶化,心肺功能衰竭过世,家属陪伴在侧。
      据了解,孔德成是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长孙。孔子家族嫡长孙(第四十六代)自宋仁宗至和二年(一○五五年)起世袭爵位“衍圣公”。第七十七代衍圣公孔德成,成为延续八百九十余年的衍圣公最后一代。一九三五年,当时的民国政府把衍圣公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也是仅存的世袭特任官。
      学历
      “国立”政治大学政治硕士
      美国耶鲁大学荣誉研究员
      韩国岭南大学荣誉博士
      韩国成均馆大学名誉哲学博士
      日本丽泽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台湾大学荣誉文学博士
      经历
      袭封“衍圣公”
      国民大会制宪代表
      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国民大会代表
      “国立”故宫、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主任委员
      “考试院院长”
      “总统府资政”
      “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现任
      “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总统府资政”
      台湾大学中文系兼任教授
      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永久荣誉院长
      学术专长
      三礼
      金文
      商周青铜彝器
      曾开设课程
      三礼研究
      金文选读
      青铜彝器
      历年学术著作(依发表年月排序)
      期刊论文
      1956年7月,论儒家之“礼”,《民主评论》,7卷13期,页1-6。
      1956年10月,如何读经,《中国一周》,336期,页4-7。
      1958年6月,论儒家之“礼”,《青年年会学术论文集》,页248-260。
      1958年10月,论儒家之“礼”,《幼狮学报》,1卷1期,页14。
      1960年10月,孔子的政治主张与伦理学说,《建设》,9卷5期,页10-11。
      1963年12月,我所认识的秦绍文先生,《传记文学》,3卷6期,页28。
      1964年6月,说兕觥,《东海学报》,6卷1期,页19-20。
      1966年3月,先圣孔子的事迹及其学说,《孔孟月刊》,4卷7期,页22-30。
      1966年8月,释牢★,《文史哲学报》,15期,页181-185。
      1967年1月,仪礼十七篇之渊源及传授,《东海学报》,8卷1期,页127-134。
      1967年7月,仪礼十七篇之渊源及传授,《东海文荟》,8期,页87-94。
      1968年,论儒家之“礼”,教育部文化局《中华文化特质论丛》。
      1969年1月,中华文化的根本与生活规范的实践,《中华文化复兴月刊》,2卷11期,页32。
      1970年9月,梁其钟铭释文,《人文学报》,1期,页25-27。
      1970年11月,礼记概说,《中华文化复兴月刊》,3卷11期,页55-57。
      1971年11月,守成与创新,《中华文化复兴月刊》,4卷11期,页31-32。
      1972年6月,唐玄宗及宋真宗禅地祇玉册跋,《文史哲学报》,21期,页51-58。
      1972年11月,道德与勇气,《中华文化复兴月刊》,5卷11期,页20。
      1973年12月,图书以外的我国古史资料之一-金文,《中国图书馆学会会报》,25期,页1-3。
      1974年10月,从文化的观点看中华民国之前途,《中央月刊》,7卷1期,页90-94。
      1982年7月,吾家大事,《大成》,104期,页16。
      1983年12月,中国文字与美术的关系-全日本书道协会主办-中华民国书法展览会上讲演词,艺坛,189期,页4-5;《国立历史博物馆馆刊》,2卷2期,页2-3。
      1985年9月28日,儒学中之师道,《中央日报》。
      1986年9月28日,庭训与师训,《联合报》。
      1987年8月,儒家的礼教,《孔孟月刊》,25卷12期,页20-24 。
      学术专书及计划报告
      1951年,《礼记释义》。
      1968年,《金文选读》,台北,艺文印书馆 。
      其他著作
      1953年,礼记叙论,《台大讲义》。
      1955年,金文讲义,《台大讲义》。




    Copyright 1998-2007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