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济低迷中国十三亿消费者捂紧钱袋
|
时间:2008/10/27 出处:朝鲜日报 |
北京、上海=特派记者 李明振/ 朝鲜日报 记者=崔烔硕
今年33岁的孟峰在上海某外籍证券公司工作了11年,几天前他放弃了自己的购车计划。孟峰的月收入为1.5万元人民币,在中国算是高收入阶层。他说:“不少朋友开进口车,但我认为,与面子相比,还是要多存些钱为将来打算。”
北京的上班族丁民也停掉了每周一次的家庭外出就餐。最大的原因是他的股票价值已缩水至原来的三分之一。丁民说:“我用相当于5年工资的20万元人民币购买了股票,但现在只剩下6万元了。”
随着经济增长率在6年来首次跌落至一位数,以及明年经济展望变得不透明,中国的中产阶层和普通老百姓也开始捂紧了钱袋。
据统计,中国的内需消费开支增长率截止上月连续4个月超过23%,与去年(16.8%)相比一路高空行进。但内情却并不简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任若恩说:“因房地产价格和股价暴跌,今年第三季度居民可支配收入仅增长7.5%,远低于去年的12%.”其实,曾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出口减少和企业破产引发的失业剧增,以及正向各个行业蔓延的裁员减薪潮是更大的问题。
摩根士丹利展望说:“经济放缓后,消费心理开始萎缩,明年1、2月消费者物价上涨率将为2至3%,5、6月份将出现负增长。”上月,中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CCI)为91.0,创下中国国家统计局自2006年首次实施全国调查以来的最低值。
汽车、家电等部分产品的消费已严重萎缩。截止去年,中国轿车市场每年都以接近20%的速度增长,但今年8月份(36.8万辆)和9月份(42万辆)都分别同比下降了7.8%和7.0%.
中国政府为提振内需倾注全力。因欧美等主要出口市场的萧条,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也受阻。因此,中国政府认为,扶持13亿人口的内需市场就成了克服危机的唯一出路。
据悉,中国政府的“家电下乡”政策也将从今年12月起扩大实施范围。这是支持家电产业的政策之一,政府将为销往农村地区的家电提供销售价13%的补贴。
国际金融中心负责中国地区的研究员李治勋(音)说:“目前,内需在中国整体经济中所占比例为40%左右,远远低于该值为85%的美国。因此,以内需来弥补出口减少还是存在一些困难之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