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黄海清谈“掌掴阎崇年”:不可能道歉(...(图)2008/10/21
  • 走出百年误区“中华民族”一词考2008/10/21
  • 古代著名文人与妓女的非常情谊2008/10/21
  • 深受楚文化影响的河南信阳方言2008/10/16
  • 新书曝光贾平凹婚变内幕2008/10/15
  • 台湾“拼音大战”幕后2008/10/13
  • 阎崇年曾拒绝与袭阎者理性辩论2008/10/09
  • 文化部低调应对于幼军去职2008/10/07
  •  
    黄海清谈掌掴阎崇年:不可能道歉(图)
    时间:编辑时间:2008/10/21 出处:中安在线

     
    黄海清接受记者采访

      昨天,在饭店落座后,黄海清直面记者,讲述了他掌掴阎崇年的前前后后,并回应了社会各界的评价和猜度。以下是记者和黄海清的对话……

      打是为了给他“教训”

      记:当日你赴无锡签售会,是打算去打阎崇年的吗?

      黄:我本来是打算当面质问他的,就买了他最便宜的一本书进了签售现场。谁知道在现场我越听越气,到了跟前就打算给他两巴掌。

      记:他是个名人,又在公共场合,你这么做考虑后果了吗?

      黄:我没想那么多,就动手了,来回两巴掌,第二巴掌有没有打到我不记得了。反正他当时很惊讶,一抬头,问我,啊,你干什么?我知道身后就是保安,我想,两巴掌算是极限了。
     
      记:为什么要打他?是为了泄愤吗?

      黄:他的很多言论不可原谅。我打他,就是要给他点教训,不是泄愤。

      记:除了动手就没有更好的方式了吗?

      黄:我认为没有了,我之前在上海也向他提过问,但根本没有用。那天在无锡,他又像过去那样对观众的问题采取回避和转移的态度,我觉得,质问已经没有用了,只有打他两巴掌才有用。

      记:提问不行,怒斥也不行?一定要动手?

      黄:怒斥?没有用,保安会把你赶走,没人会听你说。只有打,才足够警告他,发表言论不是随心所欲的;只有这样,才足够引起世人对他谬论的质疑。

      记:如果换成和另一个人有矛盾,你会动手打人吗?

      黄:不会。除了小时候,我很多年没打过架了,也没打过人,我和任何人有矛盾都不会动手,我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他的书我看不下去

      记:你看过很多阎崇年的讲座或书吗?

      黄:看过一些百家讲坛,但没看全,因为看不下去。他的书,我不会去看,也同样看不下去。

      记:之前流传于网上的遭人反对的阎崇年言论,据你看来是他的原话还是经过整合改动的?据说他本人并不承认这是他说过的话。

      黄:到现在为止我所看到的话都是他的原话,还有一些我们已经通过视频截图做了充分说明。

      记:之前你试图和他交流过很多次吗?

      黄:只有一次,就是去年5月在上海的交流会,当时我连续向他提了好几个问题,他几乎连一个都没有正面回答,只说要会后和我争论三小时,可是事后,他根本没有那样做。

      话语权有巨大的不平等

      记:有人认为你是在替草根群体打话语霸权者,你这样想过吗?

      黄:可以这么说。不错,对话是很直接的交流方式,但我没办法跟他对话。精英拥有的资源远远多于草根,一个草根顶多只有一个博客,有几个观众,但阎崇年不一样,他可以上电视讲座,可以出书,像我这样的人,没办法拥有这些资源。草根和精英的话语权有巨大的不平等,我在观众席,他在主席台,他想回答就回答,不想回答就不回答。基于一个不平等的对话条件下,打他是惟一的方式。

      应该道歉的不是我

      记:阎崇年的家属曾表示希望你道歉,有这个可能吗?

      黄:我不可能向他道歉,我倒是希望他向全国人民道歉。可以说,我到现在也毫不愧疚。

      记:假如现在还给你和阎崇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你还愿意吗?

      黄:我愿意啊,但他愿意回答我的问题吗?

      行政官司一定会打

      记:你当时想到过拘留的处罚结果吗?

      黄:我知道要拘留,但我没想到还要罚1000块钱。打了阎崇年之后,还是我主动要他们去报警的,此外我并不想跟他们理论。我已经为我的行为付出代价了,阎崇年也一样要为他的行为付出代价。

      记:你觉得处罚得合理吗?

      黄:我觉得有点重了。听别人说过后,我更这样觉得了。为什么要双顶格处罚我,不就是一巴掌的事吗?就因为他是名人吗?

      记:你弟弟为你奔走,对公安机关进行行政起诉的事,你认可吗?也许这个过程要付出更大的精力。

      黄:当然要起诉,这官司是一定要打的,我也要为我自己的权利考虑。具体事情都交给律师了,我不管了。

      喜欢历史和汉服

      记:听说你从小就很喜欢历史?

      黄:是的,从小就喜欢,但是2001年接触网络以后才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

      记:你读过哪些史书或史料?

      黄:我没有多少时间专门买书读,很多知识都是从网上学习的。

      记:为什么取“大汉之风”这个网名?

      黄:我认为汉文明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文明,有个圣人曾说“要使寰球人类同沐大汉风”,我就给自己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记:听说你尤其喜欢汉服,还做汉服生意,有多久了?

      黄:也没有多久,去年才开始,主要是找裁缝做,我教他。目的就是要为别人做出一套像模像样的汉服。

      记:一套汉服从头到脚都是有讲究的,但历史书里所占比重并不多,你从哪里获得的知识?到博物馆看文物还是到图书馆查书?

      黄:我的一个朋友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主要从他那里取经。

      记:这是你的主要事业吗?

      黄:汉服生意根本不赚钱,还贴钱,我自己靠服装中介工作生活。但是这算是个理想,能坚持一天就是一天。我这个人粗线条,不太适合经商。

      全家不看“戏说”剧

      记:听说你从来不看清宫戏,是吗?

      黄:是的,那些戏纯粹是误导大众,一派胡言。这些娱乐片对人的毒害很大。有的标榜是正剧,其实根本不是,一直都在美化那段历史。不但我不看,我们全家都不看,连我爸妈都不看。

      记:为什么?他们也有独立的史观?

      黄:不是,是受我们俩(指他们兄弟俩,记者注)影响。

      记:别的朝代的戏说剧或不太严谨的历史剧,你也同样不屑一顾吗?

      黄:对历史不客观,对服饰不严谨的我都不看。

      百家讲坛应有“争鸣”

      记:除了阎崇年之外,百家讲坛其他的讲座你喜欢吗?

      黄:我并不是很喜欢百家讲坛,因为它戏说的成分太大,跟说书的一样。

      记:你对这种传播方式有什么看法?

      黄:我觉得,老是一个人对着一大群人讲,填鸭式的。百家讲坛,这个名字定下来的时候就应该有争鸣的想法吧,可是现在没有争鸣嘛。

      另外,也应该要求主讲人在严肃历史问题上客观一点,对朝代要功过分明,不要厚此薄彼,不想说的一带而过。

      记:你对大家有什么话要说?

      黄:我想告诉青少年,不要轻信权威,尤其是一个人,要多看书,学会独立思考。我不主张他们遇事去打人,如果有更好的解决方式的话,我一直觉得自己是被逼的。(特派记者孙晨)




    Copyright 1998-2007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