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盛大文学“引爆” 陈天桥资本雄心 2008/09/11
  • Google浏览器Chrome明发布2008/09/02
  • 神舟七号将提前至9月底发射升空2008/09/02
  • 第一财经周刊:开心网风暴2008/08/28
  • 中国女孩现身iPhone火遍全球 ()(图)2008/08/26
  • 哈勃望远镜拍到鸟巢星云 ()(图)2008/08/12
  • 央视起诉迅雷非法转播奥运视频2008/08/07
  • 明日起至奥运结束全国“封网”2008/07/31
  •  
    罗川离职因MySpace中国资金匮乏
    时间:2008/09/11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消息人士透露:两年当中,MySpace中国仅获得了1000万美元的运营资金,在校内网、51.com获得融资后,使得MySpace在竞争对手面前更显弱小。

      本报记者 侯继勇 北京报道

      MySpace中国区CEO罗川已经离职?

      9月9日,记者致电罗川确认此消息,然而电话处于无人接听状态。截至记者发稿时,罗川仍未回复记者的短信与邮件。

      据几位接近罗川的互联网业界人士向记者透露,罗川确实已经离职,而导致其离职的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MySpace中国运营资金匮乏,二是MySpace中国管理层之间的权力分割难以协调,此外罗川和总部在发展策略上存在分歧,“他未能找到三大问题的解决办法,于是决定离开。”

      战略分歧

      在MySpace中国的发展方向上,按罗川的规划,MySpace在中国应该发展成为Facebook的模式。然而,罗川的这种策略并不受美国总部看好,美国总部特别是邓文迪认为MySpace在中国应该抄袭美国模式。

      据接近罗川的人士透露,两方的分歧由来已久,但导致双方最终分道扬镳的导火索则是奥运前夕的默多克访华。默多克及妻子邓文迪访华期间,除了与星空传媒、新闻集团的高层接触外,同时与MySpace中国区高层进行了接触。

      默多克视察MySpace中国后,对其业务的发展表示不满意,默多克认为MySpace中国区现在的做法无法赢得未来,并明确表示支持美国总部的战略,认为罗川领导的MySpace中国需调整原来的战略;在未能说服默多克及邓文迪的情况下,罗川决定离职。

      过去两年里,双方的战略分岐不仅消耗了公司内部的精力,还给了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校内网、51.com在短期内迅速成长。今年5月,软银4亿美元投资千橡集团,巨人5100万美元投资51.com,MySpace在中国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事实上,MySpace做不做Facebook并不是两者战略的本质区别,两者都是SNS模式,核心都是将社会化网络注入自己的核心服务与应用,然而在具体的应用与服务方面,两者有很大的不同,Facebook的应用与服务针对高端人群,力求安全、稳定,MySpace的应用针对更为低端的用户。

      在社区时代,互联网用户首次显现了群体分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信息科学学院一份研究报告显示:Facebook用户主要是白人,而且来自于那些对学校教育寄予厚望的家庭,MySpace用户有更多人来自于移民家庭,而且有更多人在学校游离于主流群体之外。

      罗川认为,与MySpace相比,Facebook在中国更有前景。他为MySpace规划的前途是这样的——像Facebook一样建立一个核心的社会化网络,整合类似Gmail和BBC头条、YouTube视频搜索以及播客(视频分享)目录等内容。

      然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并不容易,包括谷歌、微软这些巨头都尚处于布局阶段,而当校内网、51.com崛起之后,留给MySpace的空间更为逼仄。

      据悉,罗川的继任者将是千橡集团的执行副总裁王秀娟。据猫扑员工透露,王秀娟已经离职,将前往MySpace中国任职。

      与罗川相比,王秀娟有多年的社区经验,千橡集团CEO陈一舟将精力转向校内网之后,王秀娟全权负责猫扑网。而新闻集团看中的,正是王秀娟的社区经验。

    高群耀与邓文迪

      在罗川离职中,两个人起到了关键作用,一个是默多克的妻子邓文迪,二是星空传媒CEO、新闻集团副总裁高群耀。

      MySpace中国去年任命邓文迪作为MySpace中国董事和首席策略官,本意是让邓文迪沟通好MySpace中国和MySpace美国。但事与愿违,双方战略上的分岐始终无法协调。在邓文迪的影响下,默多克最终否定了罗川的战略。

      高群耀的作用更为微妙。高群耀任微软中国区总经理期间,罗川是高群耀的下属。2002年3年,高群耀离开微软,2003年6月,高群耀回到老东家Autodesk。2006年11月,高群耀再次离开Autodesk加盟新闻集团,出任新闻集团全球副总裁、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兼星空传媒(中国)首席执行官。

      从公司架构上看,高与罗仍然是上、下级关系,但从实际权力看,因为政策门槛等诸多原因,新闻集团除MySpace之外的其他业务在中国尚处务虚阶段,唯一务实的MySpace业务由罗川负责,高群耀面监着被架空的尴尬。

      据悉,随着高群耀之后欲插手MySpace业务,引起了罗川的不满。罗川试图说服美国总部,使MySpace中国的业务独立于新闻集团的其他业务,但他的建议并未获得美国的重视。默多克访华之后,希望愈见渺茫。

      跨国之痛

      罗川的出局,俨然是雅虎、EBAY、亚马逊等跨国互联网公司中国故事的又一翻版,甚至与微软、甲骨文、谷歌的中国故事也颇多相似。

      跨国公司的中国分部在中国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独立性问题,大多受总部控制,没有独立的事权、财权、人事权。在微软摸爬滚打多年的罗川深谙个中玄妙,当初其离开微软MSN加盟MySpace中国时,就一再强调MySpace中国的独立性,并希望通过股权安排来解决这一问题。

      罗川当时是这样安排的:MySpace中国的股东包括了MySpace公司、IDG和中国宽带产业基金(CBC)三大机构,其中MySpace同时提供全球先进的技术和品牌支持,除了三大机构外,罗川作为个人投资也对MySpace中国进行了投资。

      罗川当时称,这样的股权架构很好的解决了独立性的问题,与本土的创业公司没有两样。

      加盟MySpace中国之后,罗川做了各种努力实现公司独立,包括设立中文名字聚友网,并建立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数据中心与运营体系,并拥有了完全本地化的团队。

      罗川坦承,国际互联网企业在中国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不管做多少本地化工作,最终决定产品的力量仍在其总部,所以一般中国团队难有机会决定为中国用户开发什么产品,MySpace则解决了这个问题。

      虽然从股权结构上看,这部分解决了跨国公司的独立性问题,然而也带来了两个新问题,一是除MySpace之外的机构股东需要流量,以获得赢利预期,以吸引其他战略投资者甚至退出;二是由于总部认为授予独立的MySpace中国以全球先进的技术与品牌,已经提供了足够的支持,因此不愿再给MySpace中国更多的资金支持。

      上述消息人士透露:两年当中,MySpace中国仅获得了1000万美元的运营资金,在校内网、51.com获得融资后,使得MySpace在竞争对手面前更显弱小。

      罗川刚刚离开MSN时,在总结MSN、谷歌在中国的失败时曾说:原因是在中国吝于投入。罗当时透露,MSN成立两年来,MSN仅在中国投资800万美元,与腾讯投入无法相比。

      两年一梦,罗川又面临了同一困境。




    Copyright 1998-2007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