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韩报:奥运后中国经济何去何从
|
时间:2008/08/31 出处:朝鲜日报 |
北京=朝鲜日报记者 崔有植/崔炯硕
朝鲜日报记者许荣翰摄影在距离北京奥运会闭幕还有一天的23日,记者来到中国北京市内东北部东直门附近的一家连锁超市。在这里,中国人喜欢吃的猪头肉的价格为一斤(500克)25元人民币(约3900韩元)。精肉店女店主说:“去年还是12-13元,现在几乎翻了一番。最近的猪肉价格简直就是天价。”
最近,中国经济可谓是动荡不安。因为,在投资和消费迅速冷却的情况下,物价却在不断飙升。北京市民也是积怨已久。
出租车司机郭洪明无奈地说:“从猪肉、蔬菜到饭店、汽油,没有一样东西不涨。每月收入没有增加,物价却不断上涨,不知道政府都在干什么。”
在北京见到的上班族陈辰目前正为股票发愁。因为,他把工作两年积攒下来的4万元人民币(640多万韩元)投资在股票上,但现在亏了一半。
陈辰说:“分别投资在四支股票上,但收益率全为负数。不能对住在农村的父母说,只能自己扛着。”北京一家证券公司的职员说:“去年10月之前,投资者排成长队开户并进行预定交易,但现在变得非常冷清。”
虽然耗资430亿美元举办了盛大的奥运会,但中国经济不仅没有体现出盛宴主人家的氛围,反而到处笼罩着不安情绪。
始于去年下半年的物价上涨趋势很难减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接连破产,景气低迷现象显而易见。有人分析说,中国经历30年高速增长时代后,首次面临着滞胀(stagflation)压力。
◆不同寻常的氛围
北京奥运会正如火如荼举行的13日,中国权威英文日刊《中国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7月份消费者物价上涨率仅为6.3%”的报道。同5月份和6月份的7.7%和7.1%相比,这一数字确实有所降低。但是,只要分析一下相关指标,就不能轻易对中国物价持乐观态度。因为,食用油(30.8%)、海鲜(18.3%)、肉类(16.0%)、粮食(8.6%)和果蔬(8.4%)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价格仍然居高不下。
而且,同一月份的生产者物价指数(先行于消费者物价)达到10.0%,创下1996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当地专家预测说,奥运会结束后物价上涨趋势也不会减弱。虽然食品价格上涨率略微趋缓,但中国政府此前一直控制的油价和电费却在等待上调。
中国企业也感觉像进入了黑暗隧道。从去年开始,中国政府为控制物价而采取了紧缩措施,从而使中小企业纷纷倒闭,经济增长率也持续下滑。中国经济增长率去年第二季度达到11.9%后,直到今年第二季度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出现下降趋势。
◆房地产市场逐渐冷却
在房地产市场上可以切实感受到中国经济的低迷。进入今年以来,中国70个主要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指数增加率每月都在下降,7月份降至7.0%.在北京、深圳、上海和广州等此前一直主导房地产市场的中国主要城市,房地产交易正急剧减少。进军中国的一家韩国建筑企业负责人透露说:“中国也和韩国一样,待售数量很多,因此各建筑企业都在推行大规模打折促销活动。”
证券市场也无法摆脱景气低迷的泥潭。据当地证券公司统计,股市自去年以来持续暴跌,导致中国国内92%左右的投资者蒙受了大规模损失。三星证券研究员朴镇龙表示:“借钱投资的中国投资者中大部分都蒙受了损失。股指大跌后,虽然实际利率出现负值,但资金仍聚集到了利率只有4.5%的定期储蓄上。”
外汇市场也越来越不稳定。甚至有传闻称,在美元走强和人民币走弱的情况下,短期流动资金将大规模撤离。据推算,短期流动资金在中国外汇储备额(1.8万亿美元)中占5000亿美元左右。三星经济研究所常务朴英浩表示:“考虑到上半年中国外汇储备增加率和贸易收支顺差规模等因素,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短期流动资金可能已经开始撤离。如果短期流动资金大量撤离,中国经济的停滞速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快。”
北京奥运结束后在华韩企忧心忡忡
朝鲜日报记者 崔有植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进驻中国的韩国企业间流行“奥运需求淡季”这句话。
因为与之前的预测——奥运会前中国的内需消费将猛增相反,销售额只停留在往年的水平。汽车等部分产品销量反而有所减少。作为国际奥委会(IOC)合作伙伴的三星电子的手机销售额大幅增加,但电视机等其他家电产品的销售情况却出乎预料,极其惨淡。当地三星电子的一位高层人士表示:“北京奥运会前后,中国市场过于冷淡。”LG电子中国法人也期待奥运会前后销售额能够增加,但手机和电视机销售增加率与往年相比,没有太大差异。
目前进驻中国的大企业对奥运后的中国经济更感担忧。目前,中国的消费、投资、物价等大部分经济指标一致呈下降趋势。因此这些大企业就中国经济会否陷入更大的深渊,正在保持高度警惕。POSCO中国法人一位高层人士表示:“在过去5年间持续上涨的钢铁产品价格最近转为下降趋势。很担心中国经济是否已开始全面下滑。”
还有很多分析认为,借债投资于股市的中国中产阶层因股价暴跌损失惨重,可能导致消费萎缩。LG电子有关负责人表示:“首尔奥运会后,在韩国,耐用材料消费迅速增加等出现了消费复苏现象,但北京奥运会可能难以期待出现这种现象。如果经济开始全面下滑,可能会受到竞争对手中国企业的价格攻势,令人担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