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锁王 只瞟一眼便可手到锁开
|
时间:2008/07/29 出处:新闻晨报 |
上海滩开锁大王董泉:只要瞟上一眼,便可手到锁开
一提到“王”的概念,人们想到的总是历经沧桑的长者。然而,无锁不能开的“上海锁王”却是这样一位80后的青年:任何锁到他手里,几分钟就能打开。更绝的是,他看看锁孔就能帮人配出能使之被打开的钥匙。这个青年叫董泉,他的个人经历也与千千万万把锁紧扣在一起。
6次开锁惊艳上海滩 一场严峻的考验。 摆在董泉面前的6把锁,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董泉接下来的人生。 面对着十几个“考官”,董泉拿起了其中的卡巴锁,这是种至今让上海诸多锁匠望而生畏的防盗门打点锁。董泉曾经不知多少次打开过。“上千把总有的。”董泉回忆道。如同前一千次的一样,董泉将自己随身带着的别子别在卡巴锁眼上,再用弯钩竿捅进了锁眼去挑锁里面的弹珠,一上一下,心也是一上一下的。2分钟后,这把用钥匙都必须转上三圈才能打开的锁便被董泉打开了。
他又拿起了台湾叶片锁,这可是6把锁中最难开的了。虽然锁样和老上海门锁类似,但是锁芯已是几何倍数的精密。董泉自以为早有准备,他从工具箱中拿出一把自己制作的专用工具,对准锁眼插了进去。“怎么捉摸不到锁的簧片?”董泉拿起锁对着阳光,阳光射进锁眼,把他带回到了来到上海的那天。 2003年7月,22岁的董泉带着锁匠父亲的希冀从辽宁营口来到了大上海。尽管在营口时的董泉早已是当地锁王,经过他开的门锁、车锁、保险箱锁或是密码锁数以万计。但和大多数初到上海创业的人一样,如何落脚成了摆在董泉面前的难题。
为了落脚,董泉先是印名片雇人到处分发,然而收效甚微。直到有一天,董泉发现上海人腰里都别着时下流行的BB机。“他们打191呼朋友,我何不来个198呼锁王!”董泉是那种想到就做的人。当他向寻呼台的人提出合作意向时,他们“刁难”了他一下,找来了十字锁、AB双面打点锁、保险锁等6把锁考验董泉。“能否留在上海创业,全看这次了。” 董泉重新将工具插进叶片锁,慢慢地捉摸……四五分钟后,锁开了。他松了口气。 余下的锁自然也难不倒他,他只用十分钟便将锁全部打开,锁具开启后居然“毫发无损”,董泉凭借着“锁王本色”硬是将寻呼台和开锁业务之间的“特型锁”打开了。虽然,此刻的董泉,他并没有想到,仅仅一年后,他注册了自己的开锁公司,成为了上海唯一核准的“上海开锁公司”字样的执照持有者。但毕竟,他成功了。 考验通过,董泉有了闯荡的可能。
失败中配成功钥匙 靠着“198呼锁王”,董泉在2004年就注册了自己的开锁公司,成为了业界颇有名气的人物。 此时的董泉已开启过数以万计的锁,虽然在上海算是站稳了脚,但董泉也未尝没有尝到过失败的苦楚。然而他总能从失败中配得成功的钥匙。 去年,一对夫妻从德国进口了一批家具,其中一个柜子的钥匙丢了。之前找了几个锁匠都打不开,甚至把柜子漆面都划花了。他们找到董泉,董泉跑过来还是没打开。“回去让我做套工具,明天一定打开。”然而第二天还是没有打开,工具也给弄坏了。主人准备放弃:“这个柜子几十万呢,你打不开就算了。柜子已经被别人弄出划痕了。”“再给我一次机会,这个锁比较怪,我从没见到过,柜子锁和保险箱一样。”再三请求下,董泉带着工具第三次去开锁。他在那里边琢磨边修正工具,最后打开了。主人握住董泉的手连连称赞:“神了,太神了!” 董泉是16岁开始当小锁匠的。董泉出生在一个开锁世家,爷爷原本在山东卖锁,后因生活所迫,来到了辽宁营口。董泉的父亲从小便跟着他的父亲过着与锁打交道的生活。所以董泉一出生便与他父亲的命运紧紧地锁在了一起。然而锁王的“处女作”竟是一次失败。那天,一户人家的门锁打不开,父亲就叫董泉去解决,已经跟随父亲“学生意”多年的董泉原本想大显身手。然而万事开头难,若干年后成为锁王的董泉怎么也打不开,任凭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也无济于事,怎么办呢?父亲成为了他这次解决难题的“钥匙”。
世家锁痴勤学苦练 出师不利让董泉无比沮丧,父亲回来后拿了把锁解剖开来给董泉讲解。讲解完后,或许是出于鼓励,也或许是预判,对他说的是:“泉儿,你是这块料,以后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体内流着同为锁匠的爷爷和父亲的血的董泉怎可能不是这块料?打从小时候董泉就一直在父亲身边玩耍,有的时候还帮着父亲张罗生意,配钥匙,修锁无所不干。整个初中三年期间,董泉一有闲暇就琢磨起锁来。父亲看他如此感兴趣,经常拿一些复杂的锁过来解剖掉,将各部件打乱让董泉组装。董泉就是在拆了装,装了拆的反复中熟悉不同锁的结构的。有无数次,董泉是握着锁芯睡着的。 董泉常吵着让父亲给自己买市面上的新锁,为了让儿子学得更多,收入并不很高的父亲是二话不说。有一次,董泉看到了汽车修理店刚从奔驰S60车上换下的旧锁,要卖4000多元才能淘到。为了儿子,父亲几乎把一个月的收入全部拿出让儿子把锁买回来研究。即便出去聚会也锁不离手,甚至有一次和同学讨论功课,他把小锁当成橡皮在纸头上来回擦,这也让朋友们哭笑不得。直到现在,董泉仍然不断淘新锁研究。前几天他刚买回市价一万多元的宝马车锁和6把2000多元的奔驰车锁。 董泉虽然帮助千家万户打开不同的锁,然而他自己却被锁“锁”住。是的,他也喜欢被锁住。 有了组装过上千把锁的基础之后,父亲让董泉学习开锁了。尽管出师不利,但是这也让董泉开始了练锁的“修行”。 有一次,董泉从北京买到一把德国车锁,机关玄妙,很不好开,这让董泉寝食难安,他费尽心思要打开这把锁,一直到凌晨三点,终于成功。“打开啦!”一句欢呼把同屋的家人从美梦中惊醒。此后,他不仅练习能把锁打开,更练习如何更快。为此,他不知练坏了多少把同样的锁。“锁匠没什么花头的,主要就是长期实践的经验积累出来的。”董泉一语道破。同为锁匠的父亲眼见儿子的技艺很快超过自己,看到董家锁业在营口已经无敌,就说:“泉儿,到外面去闯一闯吧!营口对你来说太小了。”
钟情锁业 盼有行规 不知不觉地,十几年的实践摸索中让董泉从无锁不开的能人逐渐修炼出了一套业界公认的绝学,那就是“暗配”。“全国能达到这个境界的屈指可数。”董泉告诉作者。有一次,一位顾客带着一把锁找董泉。董泉一看:“这是机器锁。”顾客说,进口制药机器上拆下来的,钥匙丢了,机器无法开关,也无法生产。董泉说:“那我帮你配一把,放心,我不拆锁。”在顾客惊疑的目光下,董泉拿来专用手电筒照着锁孔,用肉眼看了几分钟,直接找了一个钥匙坯上机制作,1分钟,钥匙配好了,开锁一试,“就和原配的一样!”顾客惊叹,竖起大拇指:“锁王!锁王!” 靠着自己的努力,董泉在上海头2年内就将自己当初的40平米工作房间硬是换成70平米的开锁店、100平米的话务室外加50多平米的售后服务中心。现年27岁的董泉经营起了自己的开锁有限公司。 开锁人之间比的是技艺,有很多时候,更是在比设计、制作相应工具的技艺。由于自己长期卸锁组装锁,董泉慢慢开始制作起不同的开锁工具。如今,他制作出了包括奔驰、宝马、凌志、丰田等汽车不同型号的开锁工具上百种。全国各地的锁匠也登门拜访,希望能获得技术支持。 业务上,董泉主要交给自己的22个徒弟和手下去打理,他主要做全国锁匠开锁的技术支持以及开锁工具的开发。此外还有汽车锁芯片、耗材的经营并且连同其他单位主持汽车开锁仪器的研发。董家的事业在董泉手上达到了顶峰。 “上海目前开锁行业还相当混乱。不时有小偷利用锁匠作案的事情发生。现在我准备利用自己的关系建立全国开锁联盟,让接受我技术输出的锁匠规范起来。至少在我们所经营的范围内可不能出事。”董泉的眉间显示出了一丝忧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