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中国股市第二次“推倒重来”?2008/04/03
  • 中国投资公司50亿美元入股摩根士丹利2007/12/21
  • 上海地产富豪周小弟涉嫌雇凶杀人被刑...2007/11/24
  • 倾听巴菲特--央视经济半小时2007/10/29
  • 中信董事长王军谢幕()(图)2007/09/27
  • 美联储官员:如果需要还将降息2007/09/26
  • 次贷危机令全球金融业损失超过最悲观...2007/09/21
  • 人民币坐美国减息火箭涨近百点2007/09/21
  •  
    新华社长文托市 政府稳市不救市
    时间:2008/07/03 出处:早报网
      在沪深股指已历经“黑色六月”、跌幅近半之际,新华社1日晚发表长达4,700字、题为《关于中国股市的通信》的文章。对于本轮股市从高点回落,文章认为既是“股市『泡沫』消亡的过程,更是整体估值向合理水平的回归”。文章指出,“在我国经济基本面总体看好的情况下,股市完全可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市场视之为政府救市的信号之一。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政府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稳定股市的迫切和真诚,但是从管理层近期出台的实际举措看,其所坚定贯彻的却仍是“稳市不救市”原则。

      这篇署名新华视点记者谢登科、赵晓辉、潘清的文章最初发表时,题为《关于中国股市的通信》,后来又改为《中国股市在发展中得到锤炼》。文章用很大的篇幅论述了中国经济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但总体向好的局面没有改变。文章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形势比预料的要好”。在这一情况下,股市完全可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同时值得关注的是,新华社早前发表的《应把下半年设想得更严峻》的文章1日晚已经被《关于中国股市的通信》所替代,后者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

      言论稳市 权威媒体纷唱好

      此前不久,《了望》杂志亦发表文章,呼吁设立平准基金稳定股市。新一轮的“稳市”言论已经形成。在近半年的大跌中,官媒“稳市”言论从未间断,《人民日报》、三大证券报等权威媒体都再三强调,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仍然向好,牛市基础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呼吁市场保持理性、战胜恐惧。上一轮“言论稳市”高峰结束于4月24日,其时财政部、国税总局宣布,下调印花税至1%,上证综指当天应声大涨9.29%。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李华芳表示,通过社论的方式救市基本都在上个世纪,如今已经很罕见了,“如果这篇文章里没有涉及将要出台的重大措施,就不应视为明显的救市信号”。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刘煜辉认为,目前内地股市和整个经济面的关联度越来越强,可以说已经体现出“晴雨表”的作用,它受宏观经济面的影响非常深。目前市场对政府救市的可能手段和效果都已有充分预期,后续救市手段基本很难超出预期很多,至于这些措施,实际上很难改变目前经济运行环境向下的趋势。

      股市“打气” 部分政策或兑现

      消息人士表示,内地股市近月来大起大落、持续下跌,已经引起中央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在奥运会召开前夕,内地股市的加速下跌之势,已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新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有关部门积极会商,研究稳定股市对策。新华社的文章,只为“托市”的第一步,近期决策层料会继续发表“维护市场稳定、给投资者『打气』”的言论,一些救市政策也有望兑现。

      消息人士分析认为,内地近期推出平准基金入市政策可能性很小,但估计决策层会推动更多资金入市,如社保基金、GFII(即普通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等,要求基金机构投资者稳定股市,还有可能出台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票,亦有可能修改一些交易规则等。




    Copyright 1998-2007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