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书》更换主编事件始末
|
时间:2007/07/12 出处:学术批评网 |
潘振平任《读书》主编
作者:萧喜 来源:学术批评网
据三联书店资深人士透露,《读书》杂志主编由三联书店副总经理、副总编辑潘振平担任。
潘振平是已故著名史学家陈旭麓教授的高足,本人既是资深编辑,也是一位有影响的中国近现代史专家。潘振平作为一位学养深厚的资深编辑,曾长期在人民出版社工作,90年代初到三联工作,分管《读书》等四种期刊。
原《读书》执行主编汪晖、黄平被撤消原任职务。汪晖现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平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据知情人士透露,汪、黄不仅因把八十年代受人欢迎的《读书》演变成为新左派的阵地而受人诟病,而且因2000年长江《读书》奖风波而使《读书》一度成为丑闻的焦点。原来的《读书》老作者,也曾因与汪、黄的政治取向不同而拒绝给《读书》撰稿。据称,《读书》的发行量下降到其创刊以来的新低,在学界之影响力也已明显下降。
“问了一下三联的朋友,得到的消息是这样的:
改组改得很好玩。现在《读书》编辑部的管理层比编辑人数还要多,由党委书记张伟民任总编辑、从吉林省委宣传部调来的第一副总编辑樊希安任副总编辑,另设一个主编,由三联书店的副总,《生活》周刊负责人之一潘正平担任,再往下是执行主编吴彬、执行副主编李学军。共计五位。除这五位外,非领导成员共三位。 只有吴彬没有抵制会议,其他的编辑全都拒绝参加会议。”
张 弘:《读书》杂志酝酿换帅
近日,《读书》杂志编辑孟晖博客写文章暗示《读书》即将更换主编。三联书店副总经理樊希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回应,由于《读书》订户量下滑严重,他们正酝酿调整。《读书》前主编沈昌文证实曾被征求意见,他赞同更换主编。《读书》两主编汪晖、黄平表示未听到换帅消息。
当事人
汪晖、黄平不知要换帅
《读书》杂志编辑孟晖6月16日在博客中暗示《读书》将更换主编,她在回答博客访客提问时写道,“马上会听到让你意外的消息的”,“我想,我非常幸运的事情之一,就是能够在汪晖和黄平的手下工作。“记者就此联系了孟晖,她回绝了采访。
记者随即向《读书》杂志主编黄平、汪晖求证,黄平称刚从上海回来,不知道有什么消息,也没看到孟晖的博客。
汪晖也表示不知此事,“我目前还在主编《读书》,不知道有人员调整。”
管理层
樊希安:正在想办法调整
《读书》杂志上级主管领导,三联书店副总经理樊希安没有正面回答主编调整问题,但他称《读书》确实遇到了困难,今年的订户量下滑严重,引起了管理层的注意,正在想办法调整,“我们正在酝酿,目前确实没有定论。”
前任们
沈昌文:我赞同更换主编
三联书店前总经理、《读书》前主编沈昌文肯定了消息的真实性,“我听到过传闻,说《读书》要换主编。三联书店的领导前不久来征求过我的意见,我同意更换主编。”而沈昌文的接任者,三联书店前总经理董秀玉表示,“是汪晖、黄平自己想辞职了,他们出‘《读书》精询丛书的意思,就是对这十多年来《读书》的总结。但是,由谁接手主编正在讨论之中。”三联书店前总经理,《读书》创办人之一的范用表示不知情,但支持更换主编的做法。
“我不知道《读书》有人员变动,但是我希望《读书》能调整得更容易读懂。现在的《读书》,我只有少数文章能读懂,希望《读书》调整以后,学术性不要太强,资态放低一些。”范用曾发表过一篇文章,表达对《读书》不好读的看法。
范用还推举了自己心中的主编人选,“如果要调整主编人选,吴彬就可以,她编《读书》有几十年了,李学军也行。”
老作者
“希望《读书》能回到从前”
学者朱正是《读书》的老作者,他回忆自己给《读书》写文章还是在沈昌文时代,这十多年来没有在上面发表文章,“主要是看不懂,所以就不关心了。如果《读书》做出调整,我希望能像以前一样,大部分文章能看懂。在内容方面,既关心现实问题,有思想性,同时也能体现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历史学家何兆武表示了对沈昌文时代的《读书》的怀念,“这十年来的《读书》有些文章我看不懂,我想一般读者也不会看。真正专业的文章会在专业杂志发表,这些年来的《读书》没有抓好自己的定位。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希望《读书》调整到前两个时期的方向,大众化,趣味化,也有思想性和启发性,一般读者都能看,对他来说既有知识传播,又有启发。”
同行说
“现在谁接手都不容易”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天涯》主编李少君,李少君认为现在的《读书》不太好读,汪晖、黄平把《读书》办得太闷了,一个杂志有主编自己的思想倾向很正常,但作为一个大众媒体,也要保持一定的平衡。
另外,李少君还表示,杂志的好读和学术化之间有冲突,怎么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确实是一个问题。像温铁军的一些文章就不太好读,但涉及的问题很重要。《读书》杂志面临比较重的经营压力,这也许是要换帅的原因之一。
李少君对《读书》的未来有些担心,“现在谁来接手《读书》可能都不容易,因为网络媒体的力量太强大了。”也有媒体人士对记者表示,《读书》的问题不仅仅是两位主编的问题,时代正在变化,《读书》想回到从前谈何容易。
《读书》三时代
从大众走向小众
自创刊以来,《读书》先后经历了三代主编的更替:1979~1986年,陈原、范用;1986~1996年,沈昌文;1996年至今,汪晖、黄平。
在陈原、范用时代,《读书》以《读书无禁区》发出了压抑之后的呐喊,并引起了人们的共鸣。金克木、吕叔湘、张中行、董鼎山、黄裳、王蒙等在《读书》上发表了大量文章,文学类文章比例相当大。
在沈昌文任职的十年里,《读书》延续了注重文学的特色,开设了大量专栏介绍各国文学。这一时期,为增强思想性和可读性,沈昌文引介了新学人,如赵一凡、钱满素、张宽、崔之元、汪晖、樊纲和刘军宁等人。
从1996年至今,汪晖、黄平执掌的《读书》文学类文章大量减少,学术化倾向明显,关注的学科领域大大拓宽。思想类、政法类、建筑、考古、人文地理、国际关系、女性主义、大众传媒研究一类文章增多,关注的重点包括三农问题、全球化、亚洲问题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