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67年拟武力收复 89年险放弃回归
|
时间:2007/06/26 出处:早报网 |
香港回归祖国一刻,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心情。原国务院港澳办主任鲁平清晰地记得,10年前的7月1日0时0分,当红色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时,“我真的流泪了。”他又透露,曾经有两次香港险些被国家武力收回。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鲁平日前接受传媒访问时说,自己对于祖国的热爱,最初来自父亲的影响,而小时候到租界经历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屈辱,令他不住想道:“为甚么中国人总是低人一等,抬不起头来。我那时候就有个信念,中国人一定要站起来,扬眉吐气,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67年解放军拟入城
他又说,武力收回香港的事,第一次是在香港1967年“六七事件”时,“反英抗暴,当时英军抓了不少人,后来黄永胜(解放军将领)准备解放军要开进去了。周(恩来)总理知道以后,连夜下命令,不准开进去。”
他续说,第二次是在1982年,当时的英国首相戴卓尔夫人到访北京时,向中方表明,一旦中方宣布准备收回香港,香港可能有大波动:“小平同志说,如果真的发生大波动的话,我们要重新考虑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这句话很重,戴卓尔夫人她不傻。方式就是要武力收回,我现在客客气气,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如果你不吃这一套,我就另外考虑。”
他强调,中央对收回香港的决心很坚定。“如果到了97年,我们再不收回,老百姓就再不相信我们,就不支持我们,就要造我们的反,我们不要做李鸿章第二。”
后来,鲁平被派处理香港工作,“我觉得非常光荣,心想一定要完成,一定要对得起国家。”
回归一刻百感交集流泪
因此,当97年回归的一刻,鲁平看着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不禁百感交集 :想到儿时在租界里看到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屈辱史已经过去;想到15年来日夜兼程的工作;想到廖公(廖承志)为香港回归贡献余生;想到邓小平晚年心系香港却未能如愿亲身目睹回归,“我真的流泪了。”他笑说:“别看在外交场上我给人印象很强硬,但实际上我却是个内心情感丰富的人。”
锺士元誓词彩排笑破肚
回归历程,泪中带笑。鲁平忆起在交接仪式举行前大家彩排时的趣事:“当时彩排时,行政会议成员的宣誓是锺士元带头的,他读誓词时,我的眼泪都笑出来了,大家都笑得肚子痛,他的普通话实在不行,我说你要赶快练练普通话,后来好不容易勉强过了关,因为事先大家都有了心理准备,所以在正式的宣誓仪式上,大家都忍住了,没有笑出来。”
港回归最大危机是1990年
中评社香港6月26日电/香港回归10周年在即,原国务院港澳办主任鲁平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透露,北京89风波到1990年4月全国人大正式通过《香港基本法》期间,香港经历了回归前最大危机,不但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中的香港委员出现动摇,甚至连北京都有些人考虑过“暂不收回香港,转租给英国人”的方案。鲁平说,他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报告给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江泽民同志了解情况后说,没这个事,顶住”。最后通过多方面艰苦的工作,《香港基本法》终得以顺利通过,从而保证了香港平稳过渡和长期繁荣稳定。
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于1985年7月1日正式成立,起草委员会由各方面知名人士和专家共59人组成,其中香港委员23人。1988年4月,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公布首份草案;1989年2月公布第二份草案;1990年4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通过,正式颁布《香港基本法》。
部分港委员产生动摇
基本法颁布前的这段历史,看来仅用短短几句话就能叙述完整,但对于当时任港澳办副主任以及基本法草委会副秘书长的鲁平来说,却是他长达19年香港工作中承受压力最大的时刻。鲁平回忆说,89风波后香港问题形势急转直下,不但英国对华态度从合作转为对抗,香港内部更是人心涣散。
鲁平说,《香港基本法》即将上报人大通过时,草委会中的很多香港委员产生动摇,“原来已经通过了,现在又反悔了”。部分香港委员找中央谈话,希望能够暂缓收回香港,以每年收取租金的形式租给英国。鲁平说,这个方案动摇了香港问题中最基本的部分,但在当时却得到很多人支持。
北京个别人支持租借香港
“一些上层人士听说了这个方案,已经决定要派人到北京来了解了”,鲁平回忆说,租借香港的方案得到了北京有些人士的支持。“得知这个消息后,我马上请示江泽民同志”,鲁平说,江泽民同志了解情况后对他说﹕“没这个事,顶住,不让他来”。
回想到当时的情形,鲁平依旧心有余悸,“差点前功尽弃,那时候压力很大,睡不好觉。”他坦言,当时最坏打算就是基本法无法被通过,但并未放弃希望,全力动员各方面力量去做工作,说服这些香港委员。
鲁平“训”哭香港友人
至于说服这些香港委员的“秘诀”,鲁平说是“讲大道理”,“一个个地谈,最后把形势扭转过来”。他笑着回忆,“对香港朋友我就很不客气了,有个朋友被我训得掉眼泪,说他爸爸都没有这么训过他。”鲁平说,香港委员当时一方面怕中央干预香港,令89风波在香港重现;另一方面也怕英国人将香港民主搞得过快,造成香港的动荡与不稳定。随着不断的沟通,这些香港委员的疑虑都慢慢消失了,基本法最终得以顺利通过。
回忆起这段“高度机密”的往事,鲁平感叹说,邓小平同志曾经说香港人的信心问题在一朝一夕内解决是不现实的。但小平同志也预见到﹕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现,特别是国家越来越富强、越来越好,香港人的信心自然就会崛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