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男性“性工作者”揭密2007/05/22
  • 北京私家医院美女代孕生意红火2007/05/21
  • 中国人均寿命男71,女742007/05/21
  • 一个老美相机下的西藏()(图)2007/05/21
  • 在上海体会“客户的地狱”2007/05/18
  • 日登山家登顶珠峰 回收垃圾()(图)2007/05/17
  • 以后在中国乞讨要持证上岗2007/05/16
  • 杨丽娟母女回到兰州的生活2007/05/16
  •  
    三地争认江泽民故里
    时间:2007/05/24 出处:明报
    明报报导/借古代名人「招商引资」,成为内地政府惯常做法。近年一些地方更时兴打「领袖牌」,不管是领袖故里、出生地,还是「生活过的地方」等,都大兴土木,包装宣扬,「服务地方经济」。

    中共第三代核心江泽民祖籍,官称江苏扬州,扬州理直气壮地打正「江泽民故乡」旗号对外宣传;但安徽旌德县白地乡江村也称是「江氏祖居之地」,斥资翻新江氏宗祠,铺路入村,名「红色旅游圣地」,公开抢扬州的名分。

    未几,江西婺源江湾村也加入角逐,称江泽民的祖宗是该村人,且祠堂的江氏祖谱可资证明。此说由於江泽民2001年专程到该村参观而获「认证」,当地政府如获至宝,耗资整修「伟人故里」,辟为「红色旅游」线,顿时财源大开。

    地方政府比排场斗祭古人

    另据《人民日报》昨日刊文,炮轰各地搞「公祭大典」成风,从庆祝「女娲诞辰」,到「纪念诸葛亮出山1800周年」,从三皇五帝到三教九流,不一而足;有地方政府虽穷但不甘寂寞,耗巨资竖立「祖先」牌位,互斗排场,声称「扩大影响,拉动经济」,实则劳民伤财,变成「比面子、比政绩」竞赛。

    文章指出,本月13日,湖北市竹山县在女娲山举办女娲公祭大典,当局投资1500多万元人民币,重塑18米高女娲雕像,建起女娲祭坛、圣母亭、问天阁等。县负责人说,他们虽是国家级贫困县,但不少地方都拿「女娲」为自己做宣传,搞各种活动,他们作为传说女娲炼石补青天的故地,当然不能落后。

    穷县1500万雕女娲像

    另外,河北涉县、甘肃天水、山西长治等地,因与女娲沾上边,最近都举办祭祀活动。本月初,甘肃秦安县政府举行第二届公祭人文始祖女娲大典,当地有关部门称,秦安是中华始祖「两皇」(伏羲、女娲)故里;同时,西安临潼也成立「中华女娲文化研究会」,当局称骊山是女娲文化的发祥地,决定兴建女娲雕塑以资纪念。

    争相与古人认亲认戚

    除女娲外,诸葛亮也成各地争夺对象。山东省政府日前宣布,本月29日至31日在临沂市举办第二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祭祀诸葛亮诞辰1826年,因诸葛亮少年是在临沂度过的。一个月前,湖北襄樊市已隆重举行「纪念诸葛亮出山1800年」大型庆典;陕西汉中市也举办「武侯墓清明文化旅游节暨诸葛亮公祭大典」,以纪念诸葛亮逝世1772周年。

    《人民日报》的文章指出,通过公祭扩大影响力、吸引投资,本无可厚非,但有些地方财政本不宽裕,却耗巨资竖立一个可能和当地文化拉不上关系的「祖先」或「偶像」牌位,而且相互攀比,你「全国第一」,我「亚洲第一」,他则「世界第一」,往往对经济无益,还会制造虚假文化记忆,最终沦为劳民伤财的「比面子、比政绩」竞赛。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