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梅铎收购道琼爆内线交易2007/05/10
  • 美国汽油均价创历史新高2007/05/08
  • 中石油市值一天暴增2200亿2007/05/08
  • 中国各大网站误报「复市」暴跌2007/05/08
  • 学者担忧中国股市失控2007/05/04
  • 券商全年佣金有望超千亿2007/05/03
  • 全民皆入市争做“股神”梦2007/05/03
  • 波音公司看好中国大飞机商机2007/05/01
  •  
    股市神话假人民日报社论引恐慌
    时间:2007/05/10 出处:中国经营报
      人们在此岸,财富在彼岸,在过去一年中,股票市场显然已经成了连接两岸的横桥。从去年5月初的1450点,到今年4月27日的3800点附近,随着这个股市神话渐入高潮,中国股民的帐面财富已经膨胀了近两万亿元,而2006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到1.2万亿元。当这个市场中每个人的钱袋都被装满的时候,贪婪和恐惧正紧密地纠缠在一起。中国经营报发表长篇文章,分析个中问题。

      一条假消息的力量

      当3个郁金香球茎等于一座酿酒厂的价格的时候,每个人都在等待着什么。

      4月24日一大早,老朱就像往常一样坐在办公室里,心神却早已飘到股市中。持股过节通常都会有不错的回报,这是老朱十几年股民生涯的经验总结。做了三四年的“大闸蟹”去年终于解套了,而且还狠赚了一把,现在心情应该很好才是,为什么总觉得不踏实,好像某种事情即将要发生一样。

      9时15分,老朱处理完手头的文件刚一坐下来,电话就响了。“《人民日报》明天要发社论了,快减仓”打电话来的是一个老股友,他是证券机构的VIP客户,总能提前收到各种消息。老朱一下子就蒙了,想当年他初出茅庐,1996年抓阄买下的两只股票疯狂上涨,当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就是《人民日报》连发两篇社论,让上证指数从1248点跌到905点。当时老朱也是提前两天知道消息的,但却未予理会。没想到股市连跌4天,社论发出后第二天股市全线跌停,上证指数跌去9.91%,次日再跌9.44%。这个惨痛的经历让他犹有余悸。下意识地打开电脑,大盘还在继续上行,老朱满腹疑惑。9点30分,大盘掉头下行,上证综指10分钟就下跌了45点。老朱不再犹豫,恐惧战胜了“贪婪”,毕竟有些资金是用房子抵押出来的,立马减仓。

      中午时分,老朱终于看到了这份“社论”,但这份社论明显漏洞百出,引用的资料甚至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里面甚至提到“去年定期储蓄存款利息为 10.98%”。这明显就是伪造的假消息。收市后老朱找了几个老股友商量一下,都觉得可疑。但朋友的话还是让他不放心“这个社论是假的,但难保明天不会有个真社论出来”。

      4月25日,老朱一早就买回了报纸,所谓的社论并没有出现,可是大盘一开市还是出现了大幅下跌,9点35分就下行到3653点。老朱彻底迷糊了,为了保住胜利的果实,他决定再减仓。中午市场传出辟谣消息。

      “空头打压,获取低价筹码吗?顾不得了,先赚了再说。毕竟老了,被一条如此之假的消息诳了。”老朱有些落寞。英雄气短的恐怕远不止老朱,24日两市成交了3179.69亿元,全日激烈震荡,恐慌出逃的现象甚为明显。

      先哲说过,人最宝贵的品质就是他能判断哪些东西不能相信。这句话明显不能用在今天的股票市场。

      疯狂的蚂蚁

      4月25日上午10时35分,湘财证券公司上海金杨路的营业部里人头攒动。仅有几十把椅子的大厅里已经挤满了200多人。

      刚办完开户手续,就被告知当天就可以进行沪市交易的李俊,看到后面等待开户的长长的队伍和焦急的眼神,不免有些成就感,“和他们相比,我还是快了一步。”

      他已经选好自己的第一只股票。

      “说真的,我说不清为什么会来炒股”从小到大,李俊都是一个乖孩子,走路走一旁,说话悠三分,生怕会出一丁点儿的错,“谨慎的人眼睛也许永不闭上”朋友常用这句名言来调侃他。“应该是环境的力量吧。”李俊琢磨着。

      办公室里,很多对股市一窍不通的同事似乎一夜之间都变成了股民,电脑桌面上的大智慧,饭桌上的股票资讯,MSN与QQ上的炒股群,就连周末出去和朋友吃饭,选股心得也成为最主要的话题;坐计程车时,司机也会忍不住谈起,他过去3年的工作不如今年3个月的炒股收入高。

      “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们都陆续开户了,炒股成了大家的热门话题。不炒股的话,我觉得自己要落伍了。”看到周围同事前赴后继的涌入股市以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财富故事,李俊开始心动。“如果我能赚到一些也不错。反正把钱存在银行里,利息少得和没有一个样。再说,我总比大爷大妈们能承受风险吧?”

      入市前,李俊找来很多关于投资的书,请所有有炒股经验的朋友吃饭。听说了无数关于股市的定义,曾有一段心里直敲鼓,“涨成这样了,还能进吗?会变成击鼓传花的最后一人吗?”犹豫中,股指由去年底2200多点已经涨到了3700点。

      “不能等了,要把追求夫人的勇气拿出来(这是李俊半辈子最有勇气也最出格的事)”像李俊一样觉得再也不能等的人还有许多。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资料显示,4月23日的沪深两市新增A股开户数达到29.8万。4月24日一天,新增A股开户数已经达到了31万多人。

      4月25日,26日,沪深两市新增A股开户数同样超过了30万。

      与股市同样火爆的是基金。去年以来,新发的基金通常在首日就完成发行,日前,上投摩根内需动力基金更是在首日获得了近900亿元资金的认购。

      “听说今年4月份的4个交易日中的开户数就已经超过了2005年全年的开户数,我突然发现自己一不小心也见证了中国股市的这一历史性时刻。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如果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准备投入10万元,这么多钱进股市,我就不信股市不涨。”刚开户就准备大干一场的李俊已经充分具备了对股市走势的乐观情绪。

      与大量新增的股民对应的是,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银行的新增储蓄开始减缓。据央行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1.88亿元,同比减少597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增加1.1万亿元,同比减少836亿元。

      而从3月下旬开始的银行排队长龙成为储蓄搬家的写照。

      “国家也不能眼看着这么多人一起掉入火坑啊。”李俊这句话11年前是股民的口头禅。

      博弈VS博傻

      4月26日上午10时15分,成建新死死盯着眼前广宇发展(下简称000537)的行情,前一天,在投行当中颇有人脉的阿文建议重点关注这只地产概念股,现在该股已经跌到了10日均线附近,他一直在等待进场机会。突然,盘中一笔超过1000手的大单在9元吃进股票,股价曲线陡然上升。

      “可以买进了吗?”成建新在MSN上问阿文。“谨慎。”阿文的回答多少有点让他失望。“鲁能对它的重组还有不确定性。”一问一答之间,000537已经被几笔大单抬升到了9.05元,成建新不再等阿文准确的指令,挂了9.08元吃进5万股。“我的一个朋友在拉高出货,还是小心为妙”阿文的下一句回答着实让成建新“头大”了一下。“不会吧。”成建新习惯性的打出F10,再次复习该000537的基本资讯,2006年亏损,2007年中期已经预亏,这一切他很清楚,目前的9元股价与业绩无关,唯一支撑就是鲁能集团注入地产资产的预期。但是机构出货的消息使他刚才一瞬间的贪婪,变成了现在持久的恐惧。

      “如果涨到4000点,我真的会收手。”成建新的话已经让记者啼笑皆非。这已是他第三回表态,之前,他曾先后表示要在3500点和3800点收手。

      不过,成先生的话也表达了很多老股民的心态。去年以来,沪指的涨幅已经超出所有人预期:从2005年12月份的1074点一直涨到今年4月底的3700多点。许多老手们一直在离场与否中持续徘徊。

      “感觉股市风险越来越大,但市场上涨非常强势。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大牛市,如此赚钱机会怎么舍得错过。”成表示。

      成透露,3200点以后,周围很多人的仓位减到30%以下,但是疯狂的股市使他们不得不重新加码买进。尽管这一天报纸上登出的消息显示,很多公募基金都在减仓。

      “贪婪但又恐惧,市场天量震荡、高换手率的背后或许是机构散户、新老资金的博弈及投资者内心的焦躁和挣扎。”一位券商分析师表示。

      000537最终收在9.20元这个价位,成建新已经小有盈利,但并不感到轻松,谁知道今晚会有什么关于000537的不利消息出来呢?4月26日是这轮大牛市中的一个普通交易日,深沪股市的每一只股票似乎都在集体演绎着类似的博弈,单日交易量在突破3000亿元后,没有明显的萎缩迹象。谁在买?谁又在卖?

      这一天,中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高西庆忧心忡忡地表示,中国股市似乎要“脱离地球引力”,而社保基金“正在卖出股票”。

      五月的颜色与黄金十年

      5月是红是黑,在很多机构投资者看来显得并不重要。“就算跌下来,又能跌多少呢?”一家QFII的代表反问记者,“我不否认市场会随时进入调整,但相比后市的空间,可以忽略不计。”他说。他所在的机构在全球管理着数十亿美元的资产,2005年底,它获得1.2亿美元的QFII投资额,到2006年9 月,这家公司投资了10只A股股票,大量持有振华港机、中国石化、招商银行等质优公司,一年来,其市值不断翻番。

      4月25日~27日,1300多位全球投资者代表齐聚北京东方君悦酒店,参加摩根大通2007中国投资年会,商讨中国投资策略;此时,中国股市正逼近4000点,陷入前所未有的估值泡沫的争论旋涡中。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中国股市在解决了股权分置改革后,一路上涨,令QFII赚得盆满钵满。时间回到2005年,中国股市则正由于制度因素深陷熊市,QFII公开宣扬只有5只A股股票值得投资。

      种种迹象显示,实力最雄厚,同时也是最理性的投资群体——QFII对待中国股票和中国宏观经济的看法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博说:“过去两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品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股市的盈利性大大改善,因而实现了快速增长。”

      为此,摩根大通将H股指数调高至12000点,市场存在16%的上升空间;同时调高了MSCI中国指数约20%的上升空间。

      银河证券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经济学家滕泰博士是“资本市场黄金十年”坚定的支持者,早在2006年6月,银河证券就提出“三驾马车、十年牛市”的观点。

      滕泰一直认为,中国经济并不存在过热,相反,受益大规模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可以持续20年时间。

      滕泰分析,中国14亿人口,15~56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65%。这些人口都是巨大的消费市场的构成者,同时是剩余产品的提供者,也是储蓄资本的提供者,从三个方面保证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持续到2020~2030年。

      在滕泰看来,除非全球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物价大幅上涨,吸纳过剩流动性,否则全球过剩流动性仍然在全球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上泛滥。

      “十年牛市将造就中国一代中产阶层,一个人一生只可能经历一次真正的大牛市。”滕泰说。

      小资料

      1999年以来5月行情统计

      1999年5月,月初小幅下跌后爆发了史上着名的“5•19”行情;

      2000年5月,股指在节后一度连续下跌,但又迅速涨回并创出新高;

      2001年5月,股指运行在一个大牛市的超级顶部区域,虽然当月没有大跌,但这是大熊市来临前逃生的最后良机;

      2002年5月,股指在节后结束反弹行情连续下跌,成为一个小型顶部;

      2003年5月,股指处于弱势震荡整理之中,虽然没向下破位,但却是一轮跌势前最后的出局机会;

      2004年5月,成为空头从1783点一路杀跌后的休息区域,弱势反弹后,股指又一路跌向1259点;

      2005年5月,多头迎来了本轮牛市的推进器股改,虽然股指这个月中一度下滑,但是最后一跌;

      2006年5月,股指月初出现拉升行情,之后进入一个较高位置的整理平台,该平台持续了3个月。

      其他国家和地区史上大牛市重播:

      美国:美国股市标准普尔500综合指数从1983年的100点到2000年的1600点17年涨16倍,道钟斯工业指数从1983年的1000点到 2000年的12000点17年涨12倍,纳斯达克指数从1975年的54点到2000年的5400点25年涨100倍。

      日本:2006年1月27日,日本股市大幅上涨。显示东京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225种主要股票买卖情况的日经股指比上个交易日暴涨了569.66点,最终以16460.68点收盘,涨幅达3.58%,为2002年3月初以来的最大涨幅。日经股指更新了5年5个月以来的最高纪录。

      中国香港:1997年香港回归,股市反弹,34只H股普遍上涨逾70%,市场口号从“消灭股价5元以下的股票”,没多久便变成了10元。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