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股市还有两成“挤压空间”
|
时间:2007/03/07 出处:中国经济网 |
本文来自3月5日美国《商业周刊》,原文作者是Brian Bremner,现编译如下,仅供参考,编译时略有删节。 在过去一周里,全球股票市场掀起了一股抛售的狂潮,亿万资产在短短几个交易日里烟消云散。这股抛售的风潮最先出现在中国。2月27日,中国沪深股市下跌接近9%。由于担心股市泡沫即将破裂,许多人卖出了手中的股票。随后,这股抛售风潮席卷了全球,亚洲、欧洲和美国股市都损失惨重。据初步测算,这轮抛售风潮给全球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已经高达15000亿美元。 美国股市经历了短暂下跌后目前已经基本走稳,但是亚洲股市却出现了恶化迹象,投资者已经开始为亚洲两个最大的经济体——日本和中国感到担忧。尽管中国政府表示今年中国经济仍将实现快速平稳增长,但是投资者却从中国股票和债券的下跌中感到了不安。 在美国市场上交易的中国存托凭证(ADR)昨天跌幅惊人,这些代表中国最优质公司的股价纷纷跳水,个别公司股票创出了两年内最大单日跌幅。这种快速急跌的走势表明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某些担忧。 另一个让市场更加担忧的因素是日元汇率和利率走势。在超低利率政策背景下,数以万亿计的日元贷款游走在全球证券市场上寻找投资机会。尽管已经连续两次加息,目前日元的利率还仅为0.5%,远低于美国5.25%和欧元区3.5%的利率水平。如此高的息差使投资者纷纷借入日元以购买那些以其他币种计价的高收益资产,以便从中获利。 当日元利率提高或日元汇率提高时,日元套利交易者则会抛售其持有的其他各类资产,再用抛售所得来购回日元,以便偿还早先借入的日元贷款。这种交易大规模发生时就将对证券市场造成冲击。 尽管这轮席卷全球的股票抛售风潮起始于中国,但背后的推动因素并不在中国。把中国股市大跌9%当作引爆全球股市下跌导火索显然有失偏颇。因为中国资本市场目前还没有完全向外资开放,仍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此外,中国股市在经历了连续两年上涨之后已经有了惊人涨幅,许多股票严重偏离其真实价值,市场急需要一次技术调整。 多数分析师认为,要真正获得稳定支撑,中国股市在未来几个月内至少要出现15-20%的下跌。 目前中国股市的参与者仍然是以大陆居民为主,而且由于政策限制,大陆居民不可以购买外国股票,因此,中国股市下跌不会传导至国外,也不会产生扩散效应。此外,尽管已经推出了QFII,中国证券市场仍然相当封闭,外国投资者的参与程度很低。国际市场波动也很难对中国大陆股市产生较大冲击。因此,许多分析师认为,中国股市下跌其实并不值得担心。投资者真正需要担心的是中国经济的真实增长情况,这将对全球出口市场和商品市场产生影响。 相比于中国因素,投资者更需要担心的是日本经济状况和其货币政策。如果日本经济持续走好,日元升值就难避免,针对日元的套汇交易就会急剧增多,从而吸引走大批国际游资,这将间接对股市造成冲击。在投资者强劲买盘的推动下,日元兑美元汇率昨天的升幅超过了2%。创下14个月来单日最大升幅。 此外,日本央行加息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如果日本央行在下一次政策例会上选择加息,这将进一步提高日元贷款成本,导致更多日元贷款流会日本国内。这对于依靠国际游资推高的新兴国家股市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有分析人士预言,如果日元继续加息,亚洲新兴国家股市可能会因资金链断裂而面临灭顶之灾。(本文来自《商业周刊》,编译时略有删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