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图雅的婚事》
|
时间:2007/03/07 出处:泡网 |
看《图雅的婚事》 提交者 : 咕噜 于 泡网俱乐部 (http://paowang.com/) 北京时间 2007-03-06 15:29:16
《图雅的婚事》
[图雅这女人为了家计,与她的残疾丈夫巴特尔离婚,她再嫁的条件是:谁愿意养巴特尔,我就嫁给谁。一天来了六拨求婚的,都没有合适的,森格这歪打正着的邻居,却在忙碌纷乱的生活与干涸枯燥的季节里顺理成章地进来……题材很朴素,故事并不新奇,有点类似许地山的《春桃》,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其中一个男人是个瘸子,沉甸甸的生活以及内心深处不忍放下的道义在图雅身上一如那时候倔强的春桃。--张素闻]
除了在看《小武》时的会心微笑,我从来没有在看一个电影的时候有这么微妙的心灵感应,当电影里的图雅歪头倒在丈夫的肩膀上时,我眼睛湿润了,像我这样麻木的人,已经很难有这种表现了。
几乎符合我对好电影定义的一切观念:故事要巧妙,环境要典型,讲述要恰到好处,细节要经得起推敲,演员不能装孙子,镜头要讲究、到位。好了,再说就意味着这个电影从我的角度看是完美之作了,可是这世界上哪有完美的东西啊。
首先说这件事,婆家逼着图雅改嫁,图雅要求改嫁的条件是新家庭要一起抚养前夫,这种事本身就够有戏的了,从一开始就建立起了悬念,怎么改嫁,嫁给谁,我们会发现,生活里的细节一旦展开后,是非常有娱乐性的,但王全安高就高在,他没有把这个好故事拍成一个通俗小说,从影像的建立,到讲述的方式,导演为影片朴素的外表下注入了一种诗歌一样的气质,我称之为野性的优雅。
图雅的皮肤是粗糙的,但情感是细腻的;蒙古人的生活是艰苦的,但礼仪是非常写意的,他们的语言发音是生硬的,但马头琴的旋律是美妙的;草原环境是荒凉的,但月上山巅的景色是壮丽的。
大概是导演就出生在电影所表现的那块地方,他熟悉那块土地上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好比两个人呆久了,互相之间的顾盼颦笑就到了然于胸,我喜欢这电影里表现的对白,直接、生硬、有时候甚至是粗暴,但非常之巧妙,又带有几分诙谐,人物的性格就是这么出来。举例说明,比如一个小人物,那个话多的……油滑、能干、直率打井工人。还得赞一下余男的表演,特别好,西北女人就是这样,用石头包着心,谁要俘虏她,就得先把石头凿穿,
我觉得余男把图雅演绎到了这样的地步,如果我是一个草原上的蒙古人,我也会骑着马去加入求婚的行列。影片结尾,图雅躲在帐篷里伤心痛哭的时候,由衷地想摸着她的头去安慰她,这就是人物的力量吧。而这个结尾余意悠长,图雅以后幸福了吗?
交错的人的命运背后是草原的变迁。据说电影拍完,外景地的蒙古人也被迫搬迁了。当影片中那辆蠢笨的黑色奔驰汽车陷在草原沙路上的时候,牵马的图雅冷峻轻蔑地从车旁经过,与草原比,奔驰算个球,导演用这样一些镜头控诉着工业文明对草原的侵蚀,不断响起的蒙古歌声则是对逐渐消失的生活的致敬。
来自生活高于生活,这么简单的道理,要拍好了,却是很难!王全安做到了,不是说因为他得了奖我才这么势利,我想,得了奖才会让我们如此幸运早日看到这部好电影。影片结束后,我向图雅保证,我绝对是影院里第一个起立鼓掌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