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Royal四通摄影天地回忆2007/02/11
  • 和菜头:十年2007/01/30
  •  
    Royal四通摄影天地回忆(续)
    时间:2007/02/14 出处:江湖色
    2000年3月8日新浪色坛推出的若干女网友摄影作品网络联展本来是件很应景很普通的事,因为之前有过Bostonian《走马看美国》、Jura 看欧洲、Eurus《第三只眼》三个个人网络影展,99年底还推出过新浪色坛网友作品回顾联展,技术上一直是现在看来非常原始的文字链接图片的静态展示,内容上也都是大家平时认可的网友作品;“三八影展”只是因为一篇配合影展的评论,机缘凑巧地引发了新浪色坛开版以来最大的一场地震,这场地震之后,新浪色坛元气大伤,没有人气的论坛逐渐荒芜,新浪色坛的断代由此而始。

    “三八事件”

    新浪色坛自在四通利方时代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交流讨论风气,无论是关于器材还是关于图片的讨论都是有一说一言之有物;也许与当时网友们对影像的认识层次有关,尤其是对图片的讨论基本不超出构图、用光、立意等等与图片相关的范畴,即便有少许偏离以上主题的言论,也在众网友舆论压力和版主引导下回归正常讨论,这种风气延续了很久,也是如今许多一起走过那段日子网友的美好回忆。

    也许是混久了脸熟,也许是总在一个标准下行事有点腻,也许是新生力量觉得以往的观念陈旧,也许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与原来约定俗成的论坛标准不一样的声音越来越多,论坛火爆人多言杂;比较明显的是对个人网络影展的评论:最初三个个人网络影展是一边倒的叫好,99年底回顾展时就有比较明显的质疑声音,到“三八影展”时质疑的声音已经盖过了叫好的声音。假设影展水平是一个不变的参数,对于影展的反响似乎可以揭示社区论坛发展走到了一个多方向的路口。

    人的因素也是比较重要的。最初三个影展展出是交口称赞的优秀作品,很能服众,99年底新浪色坛作品回顾展,就有人认为一些作品其实不够上影展的水平,到“三八影展”,将女性网友的摄影作品拎出来集中展示,除了应景,作品水平遭到更大的质疑。在当时的新浪色坛可以置顶个人作品集,几乎是中文网络摄影圈子的最高荣誉。在这样一个共识下,“三八影展”遭受到的反对声音可想而知。

    “三八影展”配合了一篇评论文章推出,这篇以访谈形式推出的评论文章是Jura、亦诺(亦诺在我辞职之后接任版主,继续凑足“四人帮”)和那么蓝三人共同完成,文章以三人聊天的方式,综合评点了参加 “三人影展”的女网友及其作品。不知道现在谁手上还有这篇文章的备份,我只记得三人谈中,亦诺发言的重点还是在作品本身,褒贬均有之,一贯的中肯忠厚, Jura和那么蓝的发言就天马行空,其间不乏从个人主观感受出发的发挥。这样一篇文章显然与当时新浪色坛的评图风气格格不入,文章贴出后,质疑影展水平的矛头转向指责这样的影展和评论对参加影展女网友的水平提高有益抑或有害,正面批驳的有之,讥笑嘲讽这篇评论文章乃至影展甚至发展到对参加影展女网友个人品评的也有之。

    论坛上批评“三八影展”的帖子开始被陆续删除。

    这里得说一下新浪色坛当时的版风。摄影版开版以来,很少删除反对意见的帖子,我当版主的两年间,封杀ID的事只做过一次;当时的论坛,删帖子封ID是一件版主和网友都非常忌讳的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删除帖子尤其是删除反对意见帖子的做法更是大忌,这次为“三八影展”删帖子的确是开了摄影版开版以来风气之先。在ICQ 上,一些熟悉的ID纷纷向我投诉帖子被删,先是Bostonian,再来是狡兔,还有其他各地的网友;我当时已经不是版主,但还有管理后台的权限,进到后台看了看,的确是一些批评帖子被删了,我不能再行使版主权限恢复这些帖子,于是写了一篇《这样的评论要不得》贴了出去,说这种三分之二篇幅空洞无物的评论是揠苗助长。

    帖子贴出去不到半天,也被删了。对于我来说,删也就删了,那是版主认为不合适,没放在心上。

    在其他网友看来就不一样了:老版主的帖子也敢删,不说是人走茶凉,起码也是对原来论坛评论风气的否定,而那些评论风气是一直以来大家共同维护的,现任版主们不要,网友们还要呢!基于这样一种心态,被删的帖子又被贴了出来,其中包括我的《这样的评论要不得》,转眼之间,又被删了,再贴,再删,又再贴,又被删,行使权力的版主和网友们开始正面交锋,其间,还包括赵嘉(G2)以比较严厉口气制止将删除的帖子再贴出来的公告,除了引发又一波将被删除的帖子贴出来之外,还有广州网友爆料,质疑赵嘉去年国庆后在广州的所作所为,于是,有ID被封。

    狡兔气坏了。这个侠肝义胆的家伙原来在摄影论坛混,98年10月旅游论坛开版,我推荐他去当版主,两年下来我们混成了好朋友,他在ICQ上问我怎么想,我说我不管了,跟我没关系,狡兔骂了我一通,将他写好的一个帖子稿传给我看,叫《传檄天下:政变吧,让我们清理门户》,矛头直指Jura,这篇文章我也没有保留,不过最近写这些回忆文章的时候有人发给了我,摘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几段,可以看出当年为什么起这些争执:

      “  请收拾起你哗众取宠的心思,悄悄地走吧。摄影不需要包装,不需要自欺欺人的歌舞升平。无论是年初造作的九九新浪回顾展,还是烟花三月的女性眼中的世界,都是那么的可悲。这不代表摄影论坛的辉煌,只无情的揭开了大家心里的伤疤。回顾展的高手,还有几位在调色板贴图?还有几位在摄影论坛里继续出没?无论回顾展还是女性展那些上好的照片,有几张是在摄影论坛里贴过的?

        如果你真的在乎摄影论坛,请你在乎参与论坛的每一位朋友。可是,你不在乎,你自比世外的高人,从不轻易出手。无论是鼓励的鲜花,还是挑刺的砖头,都是那么吝啬。纵使偶有一句,也是不知所云,也许你想学禅宗的当头棒喝,可惜,有悟性的人太少,还不太上网。请你做版主不是让你高高踞在艺术的顶峰,怜悯众生,不是让你披上华彩的外衣,印发语录。该干的还得干,不干就请收拾一下,该让愿尽义务的朋友给大家带头评评片子了。

        如果你真的在乎那些喜欢摄影的姑娘们,请不要恶心她们,不要用你那些高高在上的态度,功成名就的心态,肉麻酸涩的语调去恶心她们。虽然她们拍得不见得如何好,但是大家都很爱护,不仅仅是你一个人,不要将她们看成是你自己的嫡系,而让她们误遭冷语,代你受屈。不过,宁愿相信你是认真地在肉麻着,而不是口是心非,那更是一个不可饶恕的罪行,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调戏别人,更何况是那些你亲手剥开网络蒙在她们脸上的神秘面纱的一个个姑娘。”

    狡兔的帖子在3月15号贴出,引起了更大的反响;纳纳是当时参加“三八影展”的摄影者之一,她在3月15号贴出《一个革命的MM不怕听到群众的呼声》,对自己的评价和对这场地震的认识算是中肯客观:

      “…… 女性专题这个名目,也许只是一个噱头。版主的工作和文字,在肉麻和鼓励中间没给所有的人都找到一种平衡。于是才有了这些争论。认真的看完每一个帖子,只想说声谢谢。谢谢每一个直率的说出意见的人。我不同意你,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何况那些批评的话绝大部分,我还是赞同的呢。不好意思,俺也是被批评的其中之一。

      对自己片子的批评,早在贴上来之前,就已经听了大半。也仔细揣摩过每一条意见的道理,因为,俺的老师说过,仔细总结,对于今后的提高,也是极其重要的一课。否则哪来进步?不过,这次的片子的形式对我来说,是第一卷。要真能好到哪去,那还不成天才了?不可能,至少我知道我自己不是。听够了批评,还有胆量贴上来,我自己觉得在勇气上还是应该被鼓励的。每位女性的勇气,都应该被鼓励。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丑的一面给人看的。而我也不相信,即使有了他们三位肉麻的鼓励,贴来片子的MM就会真的以为自己是诗人或诗化的摄影人,自己真的接近大师了,自己真的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摄影的真谛。不会这么幼稚吧,除了丁当应该都是成年人了吧。会这么想的MM,不会去拿相机的,毕竟生活中,还有更多更容易获得赞美的东西可以让女性用更从容的方式去表达。相机很时髦吗?未必。

      但中肯批评的意见仍然是珍贵的。它可以让迷惑的人更快的接近真理。在鲜花和掌声中长大的人,心理未必健全。经历过一些磨难,才能人格丰满。应该感谢直言不讳说出批评的朋友,毕竟生活中,能面对你说出不字的人远没有应该的那么多。坛子里面的这种真诚的批评还是太少,而不是太多。难道这些不也是应该被鼓励的吗?”

    可惜,当时这些理智的文字已经淹没在喧嚣中,一锅沸水里丢进几块冰起不到冷却的作用。在网友看来,是G2、Jura逼走了Royal,将好好的论坛带到今天这个地步;在G2、那么蓝可能还包括 Jura看来,这就是Royal组织的一场复辟,以至于在一年后3月8号,色坛和驴坛有人重提“三八事件”,那么蓝还认为是Royal和G2争夺新浪色坛话语权导致了“三八事件”,激得我差点搬出汪延、Nelson和陈彤来为我作证。

    我那时已经左右不了大局,明知道深层原因却不能说,处在漩涡之中只能明哲保身;我依然还有色坛的管理权限进入后台,但不想再做些什么,只是一再告诉自己:你跟新浪色坛已经没有关系。半年后,Nelson招了李晖(“化身博士”)来顶替赵嘉负责摄影频道,要我当supervisor,我依然拒绝。

    曾经沧海难为水。


    ---------------------

    潮起潮落,云卷云舒,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可论坛——至少是互联网洪荒时代的论坛——并不是铁打的,一众名ID一个版主可能成就一个论坛,也可能毁掉一个论坛,这似乎是BBS时代不变的规律永恒的轮回,其深层原因值得今天嚷嚷着要做web2.0社区的业者深究。

    “三八事件”之后,大批老ID离开新浪色坛,喜欢摄影创作的去了江湖色,那里在Bostonian和Bozeman两位版主和背后一个艺术委员会的主持下,用限制贴图的会员制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论坛的单纯,造就了后新浪色坛时代中文网络摄影社区的一个辉煌。只不过江湖色也在发展差不多两年后,遭遇到与当年新浪色坛几乎一样的瓶颈,又重复了几次当年新浪色坛的变故,如今光辉已经渐渐黯淡。

    原来新浪色坛里喜欢谈论器材的网友,聚集在“色影无忌”,竖起“没有相机就没有摄影”的大旗,红红火火地走到今天,是后新浪色坛时代另外一个辉煌——“色影无忌”的发展史请参考pnp1写的《无忌正史》,可以算是目前人气最旺的中文网络摄影社区。在社区组织架构上,“色影无忌”没有重复新浪色坛的老路,不停地顺应网友要求开各种各样的新版,让各种需求的人群各得其所。今天的“色影无忌”已经是一个以摄影为主线、集合了以各种偏好汇聚人群的发烧友天堂,从相机到镜头,从烟斗到吉普车,无所不包,在商业运作上也屡有建树;看起来“色影无忌”是个大杂烩,可是凭借多年的积累、无数与摄影相关的精华文章和商业运作,谁又能说“色影无忌”不是一个摄影网站?

    至于新浪色坛,在江湖色和色影无忌兴起后,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论坛杂草从生荒芜不堪,偶尔有老ID发些近似于测试的问好帖子,如同野地坟头飘过的鬼影。2000年下半年,新浪将摄影频道托管给了做摄影器材网站的迪派,迪派接手新浪色坛一段时间后又将这个干花钱没收益的烫手山芋还给新浪,自己做起了迪派摄影社区,一时间也红红火火。只是如今的中文网络摄影圈子,再没有人提新浪摄影天地,从相对高水平的影像创作上说,江湖色之后,有fotoyard和CDD,前者目前是先锋影像的乐园,后者是早期论坛向web2.0新技术转变失败的案例;从摄影社区上说,色影无忌之后,有蔡青独力支撑的“新摄影”,有迪派网摄影社区,有poco摄影社区,各地方性的论坛社区更不计其数。

    互联网历史似乎在跟人开玩笑。从混沌初开的BBS时代汇聚人的力量成就一个论坛,到盲目追求pageview追求眼球带来广告收入的2000年,再到现如今重提You是互联网时代人物,经过了一个轮回。

    互联网社区聚集的是人,只要人越来越多,难免如同细胞分裂一样会分出无数群体;与细胞复制自己不同的是,因为人的多样性还有趋同心理,分裂出来的个体没有两个会相同,如何让这些互不相同的群体在一个大框架下相安无事甚至可以形成某种合力,决不是当年四通利方BBS和后来江湖色树状表单论坛架构可以容纳得了的;新浪色坛衰败在原有框架无法及时顺势改进,只能得到被抛弃的结果,江湖色疑似正在重蹈覆辙,原因可能是原有框架过于结实无法被突破;只有“色影无忌” 坚持了“以人为本”,逐步过渡到了今天的样子,但是也很明显,它缺乏一个总体上一致的架构。

    技术上的问题在今天看来非常容易解决,blog或者space技术应用会让社区参与者既有独立个人空间又有公共的活动空间,flickr、豆瓣类型的group创建功能又可以解决人员发展和公共噪音大的问题,rss聚合和订阅方便在诺大的公共空间里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协同过滤和推荐能够将“你可能有兴趣”的内容推送到你面前……等等等等,而且非常关键的,这些都靠程序自动支持,无需庞大的后台编辑团队支撑。这是什么?web2.0?可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一个 web2.0的中文摄影网络社区。

    这样的社区,群体之间的言论不再依靠gate keeper,也没有特别紧密或者特别松散的结构,紧密或者松散不是由固定的框架和人员来限定,而是将自主权交还给社区中的人。社区运营者在“还政于民” 的时候,还提供方便易用的管理工具给社区里的人,而自己则退居幕后当一个技术支持和服务提供方,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中心”。Flickr便是标杆。

    论坛十年,就是互联网社区组织形式从1.0向2.0转变的过程。唯一不能理解的,是新浪在推出2.0形式的blog和播客后重提1.0形式的论坛,匪夷所思。作为一个混迹互联网十来年的摄影玩家,我希望尽快看到一个组织架构全新的大型中文摄影网站崛起。

    http://www.royalshi.com/archives/300/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