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湾变变变系列
|
时间:编辑时间:2007/02/09 出处:中央社 |
中华邮政董事会躲进交通部 更名完成
记者(彭群弼)
中华邮政今天召开董事会,虽然工会全力阻挡,多次阻挠会议进行,董事会先后更换了四个地点,公股代表最后被迫躲进交通部大楼,在三席劳工董事全数缺席的情况下,傍晚由官股代表无异议通过,中华邮政正式走入历史,修改公司章程,更名为「台湾邮政」公司。董事长赖清祺表示:预估最短时间内可以完成招牌更换,存户的存折要花三个月更换,至于改发行「台湾邮票」,大约要半年的筹备。(彭群弼报导)下周一,位于金山南路上的中华邮政总公司,将会拆下原有的「中华邮政招牌」,换上新的「台湾邮政」招牌,陈SB,苏院长预定到场剪彩,为了这一场剪彩,中华邮政爆发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劳资冲突!
周五上午九点,中华邮政在总公司九楼召开董事会,工会聚集在总公司,以沟通为理由,硬是不让董事长赖清祺进场开会,拖到十一点,董事会悄悄换到十楼,由总经理代理主持,愤怒的工会成员,踹开会议室大门,将官股董事团团围住,虽然警方出动,但始终没有强制驱离,董事长赖清祺就在工会代表的监督下,召开会议,虽然赖清祺费尽唇舌,说明更改名称的好处,就是得不到工会代表的同意,双方冲突不断,中午被迫休息,下午临时更换地点为储汇大楼,虽然出动优势警力,赖清祺仍然无法主持会议。
拖到下午四点,第四度更换场地,官股九位代表躲进了交通部大楼,在警方的重重戒护下,在20楼完成董事会召开,并且以无异议方式通过更名决议,修正中华邮政公司组织章程及董事会章程,同一时间,三位劳工代表董事却卡在交通部门口,不得其门而入,赖清祺晚间六点宣布更名结束,立刻引来工会强烈抗议,到场声援的中央及地方民代也大表不满,双方就在各说各话的激烈对抗下,完成了中华邮政的更名程序。
工会干部大声祝福董事长赖清祺升官发财之后,由劳工董事代表到法院控告赖清祺违法召开董事会,并且计划在下周一赖清祺则是表示:换招牌很快,存折更换只要三个月,邮票舍弃中华民国,变身为台湾邮票,大概半年就可以。 「中华邮政」更名为「台湾邮政」,刻意忽略了「邮政四法」的修法程序,对此,即将更名的中华邮政,晚间发布新版的说帖,强调「组织法」来不及修正,不影响「法人」运作,只需要完成公司法的程序即可。中华邮政更进一步指出:国营公司「设立专法」似乎没有必要,建议立法院干脆废除!对此,立委大表不满,扬言罢审预算,考虑取消邮局的「邮政专营权」,让所有快递业者,一起加入经营信函邮递业务。(彭群弼报导)
中华邮政改名为台湾邮政,舍弃了循立法院修订「邮政四法」的法律程序,直接修改公司组织章程,走「公司法」途径解决,是否意味着政府带头违法?对此,中华邮政在强行通过之后,晚间还特别发表了措辞强硬的说帖,强调没有违法问题,论点有四,包括:公司换名字,跟所谓的依法行政毫无关系,其次,公司换名称,组织法来不及修正,早有先例,只要公告即可,邮政公司设置条例,以后推动修法,也不会违反「依法行政」。中华邮政最后并引用「中央行政机关组织基准法」的规定,认为邮政的母法:邮政法,以「作用法」,单独加入「组织设置条例」,与「体例不符」。个别公司靠「专法」规范,也不符合法制原则,因此,没有存在必要。
换言之,中华邮政改制为公司之后,设立的依据:中华邮政公司设置条例,在邮局的眼中,可以废除!
对此,周五到场声援工会的在野党立委气愤不已,立委指出:中华邮政成立,享有「邮政专营权」,所以才要透过专法保障,既然中华邮政自己连老本都不要了,干脆连邮政专营权也不要!未来开放所有的快递业者一起加入竞争。未来一旦取消邮政专营权,「邮政」不再是邮局专属,未来「如果」有聪明的「业者」,登记成立「中华邮政公司」,届时谁的损失比较大?恐怕还有得瞧。
中字辈的国营事业中船中油都被要求改名,而已经民营化多年,且官股持股比例也降到22%中国钢铁公司,则没有进一步正名行动。中钢表示,因为外资持股达31%,要股东会通过跟营运无关影响的改名,会有困扰,也非公股所能强势主导。因此在官股主管目的事业机关没有指示配合更名下,目前暂时没有考虑。
行政院:改名所需经费有限 不影响员工权益
记者(谢佳珍)
(中央社记者谢佳珍台北九日电)中国石油、中国造船、中华邮政今天分别召开董事会,通过正名为台湾中油、台湾国际造船与台湾邮政。经济部长陈瑞隆说,中油与中船更名所需费用有限,且不影响员工权益;交通部长蔡堆则说,中华邮政改名费用粗估不超过新台币七千万元,改名不影响客户权益、公司成长与员工权益。
中国石油、中国造船与中华邮政董事会分别在下午通过改名案,行政院发言人郑文灿晚间与陈瑞隆、蔡堆在新闻局召开记者会,强调改名避免混淆、不影响员工权益。
陈瑞隆表示,中油与中船都是国营事业,过去名称被冠上中国,会造成混淆,更名后对公司形象、品牌区隔有正面意义,有助两家公司提升国际竞争力,对永续经营有正面帮助。
他说,中油有海外探勘,透过更名,对国际油品市场有很大帮助,中船有国外订单,更名符合公司未来发展与需要。
中油与中船更名所需费用,陈瑞隆表示,经济部要求两家公司更名要以最经济、有效率的方式进行,例如中油加油站招牌不必全部更换,所需费用有限。
蔡堆表示,中华邮政更名案研究多时,更名不影响客户权益、公司成长与员工权益,至于更名费用,中华邮政评估最多不超过七千万元。
对于中华邮政工会上午阻挠董事会进行,反对更名,蔡堆说,中华邮政前天给工会更名相关信息,工会对更名没有太大反对意见,但觉得太仓促了,邮政公司会加强说明。他也说,一切依法定程序进行,七天前已发出董事会开会通知。
蔡堆说,二00四年起,行政院秘书长发函要评估哪些国营事业要正名,当时包括邮政公司在内,绝对不是因为SB电子报提要正名,下周一SB要揭牌,才临时决定。
郑文灿强调,正名是政府长期追求的目标,每个案子都是公司内部评估好后,交由部会核定,再送行政院拍板定案,案子没有成熟前,不会对外说明,就像煮菜一样,菜煮熟了才能端上桌。苏揆在每个处理阶段都有向陈SB报告。
中油、中船、中华邮政更名后,中钢、华航是否会更名?郑文灿表示,要就个案讨论,方案成熟后会对外说明,希望外界不要任意猜测。960209 中油台船更名 经长批准 正式定案 中油下周三挂牌
记者(戴瑞芬)
台湾中油、台湾国际造船两家国营事业,下午已将董事会通过的公司名称及章程更名案行文经济部,经济部长陈瑞隆表示他已经批示核定,这两家公司更名正式定案。(戴瑞芬报导) 经济部长陈瑞隆说,他已经批示核定台湾中油、台湾国际造船两家更名案正式定案(t) 这两家国营事业改名,陈瑞隆说,对形象及市场定位区隔有正面帮助,公司发展可以提升竞争力。他也重申,更名不会影响公司员工权益。
他也透露14号下周三台湾中油将由SB陈SB见证揭牌。
陈瑞隆指出,更名不会花上太多钱,比如加油站招牌不用更换,员工识别正也不必重新打造,顶多贴上企业识别贴纸就好,这种说法对照国防部长李杰比喻蒋公铜像先拆以后还可以拿出来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经济部所属两家中字辈的国营事业中国石油及中国造船,下午分别召开董事会通过更名。中油在十席官股董事强势主导下否决仅三席劳工董事反对意见,通过更名为台湾中油的提案。中船则是十二席官股董事及三席劳工董事无异议全数通过更名为台湾国际造船。(戴瑞芬报导) 中油董事会,三席劳工董事包括台湾石油工会理事长庄爵安在内,全程否决公司名称再冠上台湾变成台湾中油,不过在十席官股董事强势主导下,还是多数决通过更名。董事会还附带增列决议,更名损失将由政府概括承受,不列入中油支出。
中油更名为台湾中油,简称中油,英文名称改为「CPC Corporation,Taiwan」简称「CPC」。
中船董事会则由十二席官股董事及三席劳工董事无异议全数通过更名,原来的英文简称「CSBC」将改成logo,英文名称则改为「CSBC Corporation,Taiwan」。中船总经理范光男说(t) 不过中船还要等三月一号召开股东会确认通过董事会更名决议,才会申请公司更名登记。
全改名 中油劳工董事全反对但不敌 中船无异议通过更名
记者(戴瑞芬)
经济部所属两家中字辈的国营事业中国石油及中国造船,下午分别召开董事会通过更名。中油在十席官股董事强势主导下否决仅三席劳工董事反对意见,通过更名为台湾中油的提案。中船则是十二席官股董事及三席劳工董事无异议全数通过更名为台湾国际造船。(戴瑞芬报导) 中油董事会,三席劳工董事包括台湾石油工会理事长庄爵安在内,全程否决公司名称再冠上台湾变成台湾中油,不过在十席官股董事强势主导下,还是多数决通过更名。董事会还附带增列决议,更名损失将由政府概括承受,不列入中油支出。
中油更名为台湾中油,简称中油,英文名称改为「CPC Corporation,Taiwan」简称「CPC」。
中船董事会则由十二席官股董事及三席劳工董事无异议全数通过更名,原来的英文简称「CSBC」将改成logo,英文名称则改为「CSBC Corporation,Taiwan」。中船总经理范光男说(t) 不过中船还要等三月一号召开股东会确认通过董事会更名决议,才会申请公司更名登记。
「中船」三月底改名「台船」 员工无奈
记者(林宪源)
政府要求国营企业更名,中船公司今天下午召开董事会,通过更名方案之后,预计在三月一日提报股东会,并在三月底完成更名作业。「中船」改名为「台船」,公司预估花费两千万元。(林宪源报导)「中国造船公司」计划更名为「台湾国际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台船」。中船公司发言人王克旋说明:二月九日召开董事会,通过更名提案之后,三月一日提报股东会确认,预计在三月底前可以完成更名作业。「中船」是在民国六十二年十项建设计划中设厂,用了三十五年的名字,在政府要求下更名。
依据中船官方评估更名作业所需费用大约两千万元,但是从门牌到员工制服,从网站到电话语音,各类文件,通通更名估算恐怕也要几亿元。
至于「中船」改名为「台船」,员工态度如何?中船工会并没有强烈的声音,员工说九成九的股权在政府手上,大股东的要求只能照作。对于更名一事部分员工以无奈来形容,他们认为改名是政治的事,但他们更在意的是营收,中船之前为求民营化,裁员后所有员工减薪三成五,但公司有了营余之后只加薪百分之三点五,中船员工抱怨政府只作改名的政治动作,照顾员工的事从来不积极。
中华邮政通过改名台湾邮政 12日挂新牌
记者(中央社)
(中央社记者冯昭台北2007年2月9日电)中华邮政公司董事会今天傍晚通过更名案,改名「台湾邮政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同步改为「Taiwan Post Co.,Ltd.」。
据中华邮政工会指出,交通部已指示下周一 (12日)下午 2时挂上新招牌。
配合正名政策,中华邮政公司上午召开董事会处理改名「台湾邮政」案,但工会动员近百名员工一路缠住中华邮政董事长赖清祺,瘫痪议程。抗争期间中华邮政工会理事长蔡两全致电交通部长蔡堆,要求暂缓更名,蔡两全转述,蔡堆表示,这是逼他向院长提辞呈。
据指出,行政院于上周召集交通部、中华邮政公司等单位,当面指示推动正名,中华邮政公司随即筹备召开董事会, 7天前发送开会通知,但议程仅以修改公司章程和董事会组织规程带过,直到昨天阿扁SB电子报透露改名讯息,董事才知道这两个讨论案就是更名案。
蔡两全和 3位劳工董事表示,员工对于改名感到惊讶,工会这两天接到非常多关切电话,因此紧急动员会员,到董事会抗议。
工会成员一早就以「保护董事长」为由,将董事长办公室团团围住,让赖清祺无法进入会场主持董事会。
蔡两全指出,公司重大决策竟然没有事先沟通,只有董事长一人知道。他批评,只因为SB陈SB要在下周一挂牌剪彩,交通部就强行要中华邮政改名,完全不顾改名无端增加公司经营成本,对中华邮政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赖清祺则试图与工会沟通,他表示,召开董事会依法应于 7天前通知,但议程可以事先或当天送交董事。
赖清祺说明,清朝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于1888年成立台湾邮政总局,台湾邮政设立已有 120年的历史,因此中华邮政是回复台湾之名。中华邮政是国营公司,改名是股东的要求,他必须遵守股东意见。
赖清祺承认,更名后要办理约3000笔土地、房屋更名登记,要重制招牌,会增加公司成本,但强调邮局每年盈余还不错,不会影响员工权益。
就在赖清祺被困在办公室时,工会获知董事会改地点举行,改由总经理吴民佑主持。工会成员急忙赶到会场,踢门闯入阻止会议,一度因警察进入维持秩序,场面火爆。随后赖清祺抵达董事会会场,14名董事全部出席开会。
由于更名案迟迟无法进入表决程序,董事会于中午休息,下午 2时第二度更换场地召开。没想到在等待董事报到时,赖清祺与吴民佑走出会议室谈话,劳工董事趁机关门,不让两人进入,董事会再度停摆。直到下午 4时以后,第三度改到交通部大楼开会,3名劳工董事缺席,10名出席董事一致通过改名案。
228受难家属提去蒋化 SB:一步一步来
记者(黄瑞弘)
(中央社记者黄瑞弘台北九日电)SB陈SB今天接见二二八受难者家属,多位家属在会中呼应「去蒋化」建议,与会的二二八基金会董事长陈锦煌转述,SB陈SB举「介寿馆」改为「SB府」等例,也表示这是应该做的事,强调民主不走回头路,相关工作可以一步一步来。
陈SB说,二二八事件六十周年,从缅怀过去到前瞻未来,很多正义的转型还需要更加努力,如果没有二二八事件受难者的牺牲,以及受难者家属六十年来的忍耐与奉献,台湾绝对不会有今天的民主果实。
他表示,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二二八事件,大家的父母、长辈还都在,他相信台湾绝对也不只现在这样而已,台湾的民主进步、台湾的主权确保,可能在他们的共同努力和卓越带领下,台湾早就成为一个正常、完整、美丽又进步的伟大国家,不必到今天还在讨论、怀疑,甚至烦恼台湾做一个国家,为何还不是一个独立国家,还不是享有百分之百充分主权的国家,为何是一个不正常的国家、不完整的国家。
陈SB说,如今能够做的事情,他希望不要让大家失望,包括发放补偿金,并颁发「二二八回复名誉证书」,此外已经出版的十六册二二八档案汇编、许多历史文件与档案数据以及二二八事件元凶,都要全部摊开在阳光底下,对于当时的元凶,国史馆也出版研究报告,写的非常清楚,「我们知道元凶是谁,可以怎么样做,也希望能听听各位的指教。」 陈锦煌转述,许多家属认为去年出版的「二二八事件政治责任归属研究报告」,指出蒋介石是二二八事件元凶,因此呼应「去蒋化」建议,陈SB则举他当台北市长时,将介寿路改为凯达格兰大道,就任SB后,则把SB府正门口牌匾「介寿馆」改为「SB府」,并将府内的「介寿堂」,改为大礼堂,表示这些都是应该做的事。陈SB强调,民主不能走回头路,相关工作可以一步一步来。
陈SB在致词中指出,所有受难者家属希望能够走过二二八事件的阴影,但事实的真相一日没办法大白,家属的心情就一日无法平复。过去几年政府为了二二八事件,做了很多努力,但是仍有进步的空间,这一切如果不是二二八受难者与家属,是绝对没办法体会的,所以更必须将心比心、感同身受,倾听受难者与家属的心声。
他回忆,十年前二二八事件五十周年时,当时他担任台北市长,虽然当时做为地方政府的首长,能做的事情虽然有限,但仍然尽可能还原二二八事件,包括成立二二八纪念馆、宣布二二八为和平纪念日,并放假一天,后来也把一般称为新公园的台北公园,正式更名为二二八和平公园。此外,并首次在官方的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二二八的纪念美展。
陈SB说,十年后的中央政府也克服万难,为二二八国家纪念馆揭牌,如今二二八已经是国定纪念日,从去年开始政府也降半旗一天,以对二二八受难者表达无限的哀悼。
陈SB表示,当时在台北市长任内走出许多第一步,虽然地方政府的力量微小,但只要能够做的事情,从来没有放弃,面对接踵而来的压力,还是能够努力走出一条路,并且也确实影响当时的中央政府。
裁撤两蒋陵管处? 国防部:未接获政院指示
记者(黄名玺)
(中央社记者黄名玺台北九日电)国防部人事参谋次长黄奕炳今天表示,国防部有关两蒋陵寝的任何规划,主要配合两蒋家属移灵工作,完成移灵后才裁撤「慈湖大溪陵寝管理处」。他强调,目前仍未接获行政院裁撤陵管处指示;若行政院要求,国防部将进行相关评估。
中国国民党籍立委蒋孝严(台北市)、帅化民(不分区)、林郁方(台北市)及苏起(不分区)等人,上午在立法院召开「慈湖大溪陵寝管理处存废公听会」,黄奕炳代表国防部长李杰与会。
黄奕炳在会中表示,大溪陵寝管理处最早因应故SB蒋中正过世而于一九七五年成立,至一九八八年故SB蒋经国逝世,正式成立「慈湖大溪陵寝管理处」。国防部对陵管处存废立场主要配合两蒋移灵工作,若家属决定且完成移灵,国防部才会裁撤陵管处。
但他也说,目前虽未接获行政院要求裁撤陵管处,但若行政院有指示,国防部会作相关评估。
蒋孝严指出,蒋家现阶段没有移灵准备,是否意谓国防部就没有裁撤陵管处问题?黄奕炳低调说,若家属没有移灵意愿,目前就不会裁撤陵管处。
黄奕炳答复林郁方提问时说,无论如何,两位蒋SB对台湾过去贡献不容抹灭,若军人至慈湖、大溪向两蒋致敬,他认为并无不妥。
蒋孝严表示,召开公听会主要是针对民主进步党主席游锡(方方土)近来谈话,特别是指蒋中正为二二八事件元凶一事,身为蒋家后代,他保留对游锡(方方土)法律追诉权;若游锡(方方土)一周内不为言行道歉,他将采法律行动。
蒋孝严认为,民进党口口声声说要反纳粹化,但游锡(方方土)所作所为却让民进党纳粹化。
帅化民则说,不管陵管处存废、也不论宪兵是否撤守,他关心的是历史能不能被窜改。若台湾过去的历史可轻易被执政党窜改,「与我们一再责难中国窜改抗战历史不就一样了吗」?
他质疑,李杰身为军人,见到三军统帅搞正名、制宪,意图使中华民国不存在,而未能提出建言,就是失败;现在李杰还与陈SB共舞,撤除蒋中正铜像,不尊重军人专业与军队中立,李杰应考虑去留。
林郁方也表示,李杰根本不适任,因此,他要黄奕炳转达,为自己与国军尊严,「李杰该走了」,不要等陈SB叫他走路,也勿再眷恋国防部长一职。960209
志芳:外馆正名为区隔两岸 国营事业正名不评论
记者(程嘉文)
外交部今天举行年终记者会,针对这两天闹得沸沸扬扬的「正名」问题,部长黄志芳说:目前为止并未接获美方对此表示关切,对于国营事业的正名,因为不属于外交部业务,所以自己也不表示意见。至于外馆方面,目前是把「中华民国大使馆」加注括号「台湾」,目的只是区隔、避免两岸搞混,没有涉及意识型态。
(程嘉文报导) 2004年底,陈SB宣布将推动国营事业与驻外馆处的正名,当时美国国务院立刻表示,此举是「片面改变现状」。那么这次的正名风潮,美方有没有表示看法呢?黄志芳说,目前为止美方并未向我方进行探询了解。黄志芳也提到,国内国营事业的更名,不属于外交部执掌事务,自己不评论。至于外馆方面的正名,不是为了意识型态,而是避免海峡两岸之间被搞混的困扰。这种问题不只困扰我方,同样也困绕对岸:例如胡锦涛访美,司仪说成「演奏中华民国国歌」,格瑞那达演奏中华民国国歌等等。
至于非邦交国方面,陈SB当初说要把驻外的「台北代表处」改成「台湾代表处」,有没有可能?黄志芳的说法是,还在努力中,但是成果他不便提。
黄志芳:国际推正名 与对手区隔 记者(顾恒湛)
(中央社记者顾恒湛台北九日电)外交部长黄志芳今天表示,在国际推动正名工作,是要与对手(中国)做适当的区隔,不让国际社会及邦交国有误解,出发点如此,在涉外事务上与对岸做出正确的区隔,不是意识型态,而是务实的考虑。
至于美方对这次国内国营事业等正名是否表达关切?黄志芳说,这次美方还没有表达任何讯息;他也说,有关国内正名的动作是内政问题,他不便评论。
黄志芳下午在外交部年度记者会上说,正名的问题不只困扰台湾,也困扰对手,去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白宫司仪误将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说成演奏中华民国国歌,不久前,胡锦涛访问格瑞那达,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也误奏成中华民国国歌。
黄志芳指出,正名这两年已陆续在做,在外馆邦交国部分,经过沟通后,现在大使馆在中华民国后面加注括号台湾,在无邦交国部分也持续沟通中,也有些有具体的进展,但他不便在公开场合提出,以免制造不必要的问题。
对于正名是否花费大额经费?他说,涉外事务正名不会花多少钱,主要是沟通,沟通后对方如接受和了解,就可以去做,花多少钱不是议题。960209
姚嘉文:中华民国名称易被误解 需要正名
记者(顾恒湛)
(中央社记者顾恒湛台北九日电)考试院长姚嘉文今天表示,台湾与中华民国的关系不是两个国家的关系,而是名称的问题,台湾的国家是「台湾」,只是借用「中华民国」的名称,在台北的中华民国和一九四九年以前在北京、南京、重庆时期的意涵完全不一样,现在的名称容易被误会,所以需要正名。
姚嘉文上午出席台湾国际研究学会举办「从全球化视野─看台湾历史定位与未来外交策略」座谈会,会中做以上表示。
姚嘉文指出,现在有人主张说要消灭中华民国、驱逐中华民国,或者说陈SBSB是中华民国政府的SB都是错误的,陈SB是台湾的SB,是两千三百万人的SB,只是名称借用中华民国,现在的名称会被误解为一九四九年以前的中华民国,所以需要正名。
他说,联合国中,中华民国这个创始会员国仍然存在,没有退出,只是代表团由北京取代蒋介石的代表团而已。一九七九年美国政府并不认为与「中华民国」断交,只是美国认定对中国的外交关系是以「北京」取代「台北」为对手,美国称此为「对中国关系的正常化」。
他表示,过去台湾政府的国民教育灌输许多扭曲的史实与观念,造成台湾人民对台湾的历史及国际地位有许多误会,也让许多人在论述台湾与中华民国的关系时有许多错误的陈述。 吕秀莲:过去历史错误更正应获支持
记者(顾恒湛)
(中央社记者顾恒湛台北九日电)副SB吕秀莲今天表示,国名的问题大家要互相尊重,但如果有相当多的名称让民众或外国人误以为就是中国大陆的话,整个就会混淆,过去的历史错误一步一步来更正,应获得民众支持才对。
吕秀莲上午出席台湾国际研究学会举办「从全球化视野─看台湾历史定位与未来外交策略」座谈会前,接受媒体询问时,做以上表示。
吕秀莲指出,SB在公元二○○○年及二○○四年一再昭告民众,一定要让我们的国家变成为一个完整、正常、伟大的国家,国名的问题大家要互相尊重,但如果有相当多的名称让国人或外国人误以为就是中国大陆的话,整个就混淆掉,过去的历史错误一步一步来更正,应获民众的支持才对。
至于有人质疑正名将花费大笔经费,吕秀莲说,全世界一百九十几个国家,承认台湾只有二十四个国家,外交处境这么困难,过去为了突破外交处境所花费的更是没办法计数,一个历史错误加以更正付出一点,要为后代子孙着想,要让台湾在世界上堂而皇之崛起的话,她认为这是很小的成本。
谈到外馆未来是否都加注台湾字样?吕秀莲表示,应慢慢一步步来,要循序渐进,不要一下子通通要完成,这是很早就该做的事,可以慢慢来,国人应严肃看待,这不是意识型态,大家如要一个尊严有主权的国家,应该一起努力。960209
李登辉:民进党已执政 有必要再主张台独吗?
记者(谢佳珍)
(中央社记者谢佳珍台北八日电)前SB李登辉今晚表示,台独阶段性任务已完成,现在没有台独问题,只有正名、制宪与国家正常化问题;主张台独的民进党既成为执政党,已经失去诉求独立的身分,有必要再主张台独吗?要向谁争取台独?民进党坚持以台独作党的核心价值,形成执政党对自己要求独立的矛盾现象。
台联晚间举办岁末感恩餐会,李登辉应邀致词,完整说明台湾独立运动的兴起、台湾主权独立等理念。 李登辉说,二千年政党轮替,终结党国体制,民进党成为执政党,长期以来,台独的诉求目标,已经通过民主改革的进展,得到实现。失去政权的国民党,已经沦为在野党,显然已经失去作为民进党诉求独立的对象。
他表示,主张台独的民进党既然成为执政党,不能自我诉求,也已经失去诉求独立的身分;在这个时候,我们不禁要问,国家如何经营,都已经掌握在民进党手中了,还有必要再主张台独吗?要向谁争取台独?
李登辉强调,台独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现在台湾没有台独问题,只有正名、制宪、国家正常化的问题。
民进党方面,当台独理想通过民主改革、政党轮替已经逐一实现,以及民进党在一九九九年公布的台湾前途决议文,已承认「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主张台独的理由已经消失。
国民党方面,李登辉说,台湾与中国之间的纠葛问题,早期国民党曾有统一中国大陆的主张,但一九九一宣布终止动员勘乱时期、一九九九年他提出「特殊的国与国关系」后,台湾与中国已划分清楚,互不隶属,已经没有所谓「统一」问题。
李登辉认为,虽然主张台独的理由已经消失,但民进党还是将台独列为党纲,坚持以台独作为党的核心价值,形成执政党对自己要求独立的矛盾现象。虽然明知主张统一已是不可能,甚至理由消失,但国民党仍不能认同台湾,执意继续推终极统一,甚至要联共制台。
他说,台独、统一都是不存在的假议题,但令人悲哀的是,两大党竟各自以统、独作为武器,激烈斗争,撕裂台湾社会,放眼国内各角落,国会有统独之争,媒体有统独之争,市井小民也有统独之争。统独之争的声浪淹没整个社会。
李登辉表示,面对中国虎视眈眈想并吞台湾,如果台湾再恶斗,必然削弱自卫力量,终将让中国提早并吞台湾的时间表。特别是二00八年中国办完奥运,二0一0年办完世界博览会后,中国侵略台湾的野心,会更大胆粗暴。两党的权贵,应拿出良心,听人民痛苦吶喊的声音,不要再恶斗。
高中历史去中国化争议 国亲拟声请释宪
记者(王家俊)
(中央社记者王家俊台北八日电)泛蓝阵营不满政府与民主进步党籍立委推动去蒋中正化、去中国化,国民党、亲民党立法院党团明天将召开记者会,宣布对高中历史教科书涉及国家认同等争议声请释宪。
研拟释宪案的亲民党籍立委李复甸(不分区)今天受访说,他与律师李念祖认为,高中不是国民教育,教育部不应该订定教学大纲,限制教学方向,否则即涉违反宪法赋予人民的言论、出版、讲学自由。
他也说,高中历史课本把本国、中国、中华、国父等词去除,课文内容隐含国家领土变更、去中国化等意涵,等于跳过修宪程序,代表全体人民决定国家、领土、主权变更,已涉违宪。
此外,SB陈SB在「阿扁电子报」说,很快就会看到「台湾邮政」、「台湾邮票」等改名。亲民党发言人李鸿钧表示,民进党与陈SB为了巩固政权,搞文化大革命,将造成台湾文化、经济倒退,橘营扬言删除预算反制。960208
故宫和奥地利艺术史博物馆将互展
记者(黄瑞弘)
(中央社记者黄瑞弘台北九日电)SB陈SB今天接见来台参加故宫博物院正馆重新开幕典礼的奥地利国会第二议长Michael Spindelegger等一行,陈SB说,对于全世界跨馆际的交流与合作,他相当欢迎与支持,尤其故宫与奥地利艺术史博物馆的互展能成功推动,令人欣慰。
陈SB说,今年十月奥地利艺术史博物馆的重要典藏即将在故宫展出,明年二月之后,故宫、国立台湾博物馆及国立台湾史前博物馆的一些文物也将在奥地利历史博物馆的一部份|民俗博物馆展出,这都是非常好的文化交流。
此外,由法国SB席哈克催生、去年正式启用开幕的法国盖布郎利博物馆珍藏世界各国的原始艺术,其中也珍藏了来自台湾的排湾族祖先像浮雕石板柱。
陈SB进一步指出,故宫目前正积极推动兴建故宫南院,他要特别感谢法国远东学院台北中心能与故宫交流、给予指导,而法国吉美博物馆系以东亚艺术收藏为主,未来故宫南院也是以亚洲博物馆为建院目标自我期许,希望吉美博物馆也能给予故宫更多指教。
SB:故宫象征台湾对多元文化的包容肯定
记者(黄慧敏)
(中央社记者黄慧敏台北八日电)SB陈SB今晚主持故宫博物院正馆重新启用典礼时表示,在故宫文物的基础上所打造的这座现代博物馆,象征的是台湾对于多元文化的包容与肯定;过去故宫给人一种以中国为中心、古老又沉重的距离感,不少民众因此望而却步;今天故宫再启,将以新的方式诠释过去的历史。
陈SB表示,故宫的典藏应朝着珍爱本土、迈向国际化而努力,同时解除划地自限的疑虑,以更宽广的视野考虑故宫未来的收藏。他说,故宫的收藏品不但是故宫的瑰宝,更是全世界的资产,征集时不应该局限于特定方向的品项。展望未来,定位为世界级博物馆的故宫更应将馆藏的触角伸向世界,向世人呈现多元文化之美。
对于落脚在嘉义太保的故宫南院─亚洲艺术博物馆,陈SB表示,南院象征的是台湾对多元文化的胸怀与视野。SB说,当台湾人民的眼光望向亚洲版图时会发现到,无论中国文化或是台湾文化,都只不过是亚洲文化的一部份,而整个亚洲之中,还包含了许多其它的文化。
作为亚洲版图的一员,陈SB说,台湾不仅应当关注其它文化,对于了解亚洲文化的价值与独特性,也应该怀抱着高度的热情。因此,故宫南院的设立,不仅为故宫的发展立下了一个全新的里程碑,同时也是台湾对亚洲文化以及世界文化,所许下的第一个承诺。
SB表示,故宫再启,未来故宫要以热情、轻快的脚步拥抱全世界,期盼故宫未来的走向能更为多元丰富,持续让国人与世界,一起感受与见证台湾文化的力量。 历时近三年的故院正馆整建工程已经完工,故宫在今晚举办重新启用开幕酒会,陈SB和行政院长苏贞昌,以及国内外博物馆界、政界、企业界和驻台使节都兴襄盛举,共同见证故宫新纪元的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