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董路:国奥血染的不是风采
|
时间:2007/02/08 出处: |
但凡踢过球的人多半都打过架,只是并不是所有踢球的人的球衣上都印有五星红旗……
都是中国人,当看到中国人被外国人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您不可能没有一点心痛;继而自然对施暴者怒从胆边生。
中国国奥以群殴的方式结束了与皇家园林巡游者预备队的比赛。在事件发生最初一段时间里前方记者发回国内的文字描述中,皇家园林巡游者更像是一群皇家园林“寻衅者”
——直到晚些时候“群殴视频”浮出水面。
那是一段画面质量粗糙的视频,却刚好与同样粗糙的场面相配——英伦三岛午后的斜阳下,不远处几颗枯树伴着枯黄的草坪,郜林在对手一次动作过大的侵犯之后飞脚踹向对方,随后一场群殴势不可当地降临,拳脚相加、喊声震天,像极一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品的古董级武侠片……
对抗激烈的足球比赛中,双方球员之间发生肢体冲突稀松平常,但真正演绎成为大规模的群殴事件其实并不为多——举行个例子,类似英超、意甲、西甲、德甲、法甲等欧洲五大联赛每年在中国实施电视实况转播的总场次有数百场,您见过几次群殴?
从技术角度不该被忽略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情况下足球场上会爆发群殴?在寻求答案之前,我以为应该首先区别下列一些不同的概念——
比如,犯规和报复性犯规;比如有球下的侵犯和无球下的侵犯;再细致到是怎样的一种侵犯——推搡还是飞踹?
毫无疑问,报复性犯规、无球下的侵犯以及类似起脚飞踹的侵犯更容易引发群殴。因为那标志着所有的冲突已彻底升级到与足球比赛无关的地步,而接近不可收拾。
我们愿意相信中国国奥球员某些感受的真实性——英国人的粗野傲慢、出口不逊乃至寻衅滋事,只不过以上这些“流氓行径”大体还都在足球比赛尚在进行的背景之下;换句话说,如果不甘受气受辱的中国国奥球员能选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还以颜色,即便场上火光冲天、剑拔弩张,结果最多是双方各领N张红牌了事,断不会落得群殴的结局。
不得不说,视频中郜林在无球情况下抬腿飞踹其言此前“多次在抢球中恶意伤人”的对手使之成为了群殴的“罪魁祸首”;我的意思是那一脚踹出的一瞬间,几乎所有可能导致群殴发生的条件也瞬间全部具备——报复性犯规、无球下的侵犯以及类似起脚飞踹的侵犯。
这就是为什么在国奥对切尔西预备队的比赛中戴琳在有球的情况下报复性铲倒对手只引发了一场推搡而没有引发群殴的根本原因,那并不是因为比切尔西人比皇家园林巡游者更有教养,而只是因为比赛还在进行中且戴琳使出的是足球场上常见的铲球而不是散打比赛中常见的飞踹。
这就是中国球员的一种“不职业”——不顾职业球场上业已传承以久的“潜规则”,以错误的方式将冲突升格为打架,将火药味催化成爆破筒。
这就是为什么作为一位中国球迷,我同情群殴中受伤的郑涛、陈涛,而对群殴的始作佣者——郜林没有丝毫同情的原因所在。
一支国家队与一支俱乐部队之间的比赛本身就像是“怪胎”;而一支国家队与一支俱乐部队之间的群殴则更像是“怪诞”——如果一定要打一场架,中国国奥,你是否可以选择一个更门当户对的对手?
好歹那才可能称得上是一次“国际A级群殴”。
顺便说一句:中国国奥的非职业性不仅体现在足球上,同时也体现在群殴上——当他们依然以单挑时习惯的那种“人盯人的低级战术”投身一场声势浩大的群架的时候,英国人早已经集中优势兵力、重点格外突出地将中国国奥的一两名球员掀翻在地并踏上亿万只脚了。
这一次的群殴中国国奥有人流血了,这或许值得我们同情,却也无法更改一个事实:血染的不是风采;而被鲜血染红的只有三个字——不职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