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印度重新思考印中关系
|
时间:2007/01/26 出处:法新社 |
印度重新思考印中关系
印度在三个世纪以前曾经与中国一样,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按照经济合作与经济发展组织(OCDE)的研究数据,印度1700年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球总产量的22,6%。此篇文章从印度与美国之间关系的改善入手,阐述了印度在国际舞台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其中大部分内容涉及到印度与中国之间的关系。
文章首先介绍了美国在与印度签署了民用核领域的合作协议之后,今年又将首次参加印度举办的航空与国防博览会,另外,美国总统布什计划在今年三月再次访问印度,文章分析指出,美国冒着违反国际核不扩散条约与印度签署核协议的风险,其中主要原因是为了使印度发展成为在亚洲可以与中国抗衡的国家。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在经济以及军事上的日益强大引发美国的担心,而且也是因为美国在亚洲的传统同盟国的立场开始动摇,比如说韩国在朝鲜核问题上就拒绝与美国通力合作。
印度是否会按照美国的意图成为抵制中国的防火墙?
印度是否会按照美国的意图成为抵制中国的防火墙,如果说印度的精英阶层大部分都持支持态度的话,印度的商业界却对此持保留态度,印度一家重要的工业集团的董事长古普塔日前就表示说,不是印度对抗中国,而是印度加上中国,这一持上述观点的在印度政界也不乏其人,印度国大党成员,前部长拉梅什就是其中之一,他所撰写的有关印中关系的书籍在印度国内激起了强烈的反向。
尽管联美抗中的计策并没有说服印度各界,联中抗美的计策却无人提及,原因很简单,印度很清楚中美关系对北京的重要性。中国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赖使北京不可能轻易采取有损于中美关系的策略。不过,印度国内普遍认为加强亚洲地区国家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目前亚洲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状态十分令人担忧,中国、日本以及印度的国防开支分别占全球的第二、第四以及第八位。印度精英界认为鉴于亚洲在全球地缘政治领域的重要性,亚洲必须由多个亚洲国家联合主导,无论是中国、印度还是日本都不可能独自或者在与亚洲以外的国家的联合下主领亚洲事务,因此印度大多数进步知识分子都主张印度积极参与亚洲组织的地区活动。
那么印中两国最终将会行成一个什么样的格局,是双方共同合作行成亚太地区一股重要的国际势力,还是双方对阵,互相争夺在该地区的领先地位,文章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当然,目前作结论还为时过早,因为,事实上,印中之间的地位之争不仅仅涉及到印中两国,美国以及日本等国也必将参与其中。
未来是否会出现以印度、中国与俄罗斯的三角阵势来取代目前的印度、中国与美国三国布局?
过去与印度关系紧密的俄罗斯将在其中起到何种作用,尽管目前俄罗斯与印度之间的关系远远不比当年,但是俄罗斯依然是印度的第一大武器供应国,印度去年也曾经作为观察国参加了上海六国组织的年会,那么未来是否会出现一个印度、中国与俄罗斯的三角阵势来取代目前的印度、中国与美国三国布局呢?文章认为,从目前的角度来看,这种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因为目前印度似乎不可能制定什么重大的国际策略,正如印度作家基尔纳尼所描述的那样,印度目前正在摸去他身上的灰尘,准备新的衣装去应邀参加国际大国的盛宴。
事实上,印度目前正忙于推动本国的经济发展,以及解决与他周边邻国之间的边界纠纷。以中国为例,最近几年,印度与中国之间的边界之争逐渐趋向缓和,去年七月,两国重新开通了关闭了四十多年的丝绸之路故道,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也正在飞速的上升。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从2003年的30亿美元上升到去年的220亿美元,印度经济学家孙恩指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与大多数人的想法相反,印中之间的双边关系首先是通过贸易建立起来的,而并不是通过佛教。同样,印中关系的重建也是通过经贸这个关节,去年11月胡锦涛访问印度之际,中印之间签署了13项经贸合作协议。另外,两国政府还不顾来自美国的反对,展开了在能源领域的开发合作。
『世界外交论衡月刊』文章对印中两国之间,以及两国与巴基斯坦,美国,等国之间的关系作出了长篇的阐述,指出了印度希望在国际社会获得亚洲强国甚至世界强国地位的强烈欲望。
『世界外交论衡月刊』
2007年一月
马丁娜·比拉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