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违规电厂、煤矿屡禁不绝
|
时间:2007/01/02 出处:wsj |
中国违规电厂、煤矿屡禁不绝 (上) 2006年12月27日21:07
在尘土飞扬的内蒙古巨宝庄村边,未完工的新丰电厂(Xinfeng Power Plant)巨大的烟囱就象一座中国失控的能源需求的纪念碑。
同附近的其他两座电厂不同,新丰电厂本不应该存在。中国电力监管部门从未批准这个投资3.62亿美元的热电厂。但在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没有理会国家有关减缓投资的要求,开始建设这个电厂,希望能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炭储藏为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做出贡献。
内蒙古违背禁令的做法本可以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但2005年7月,因在主管部门发现前抢进度违规施工,汽轮机主厂房发生坍塌,导致6名工人死亡。在随后进行的长达1年的调查中,中央政府发现内蒙古非法建设了10座电厂,发电能力为860万千瓦,相当于英国总发电能力的十分之一左右。
违规电厂引发了意料之外的负面影响。官员们称,因不愿采取哪怕是最基本的环保措施,他们即使在中国污染物排放相当严重的电力行业也是污染大户。它们还推动了煤炭需求,导致煤价大涨。这又反过来催生了数以千计的非法煤窑,而这些非法煤矿今年造成了4,000多名矿工因事故死亡。
这些违规电厂显示出中国的经济转型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出了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以前从未有任何一个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能达到如此高的增长速度。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平均达到了10%。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速度是美国或日本的两倍,后两个国家用了半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间才实现了经济现代化。
根据政府的统计数字,中国有五分之一的电厂未经过审批,它们的发电量相当于整个英国的用电量。尽管这些电厂提供的电力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但这种肆无忌惮的行为和当地政府的保护伞却对中央政府的权威及其对能源政策的把握形成了挑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副主任张国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央政府不可能到全国各地去察看有没有小电厂正在建设。
中央政府同样发现难以彻底清除非法煤矿。在过去几年里,政府已经关闭了数千个煤矿,但又有数千座煤矿死灰复燃。主要原因在于:向中国电厂出售煤炭的暴利具有非常大的诱惑力。包括内蒙古在内的许多地区都希望靠采煤业提高经济增长率。
中央政府对新丰电厂的违规建设大为恼火,今年初责成内蒙古主要负责人向国务院(State Council)作出书面检查。在中国,这是非常严厉的公开谴责的做法,旨在向其他违反中央禁令的人敲响警钟。
尽管如此,在中央政府下令停工近一年后,新丰电厂的建设目前仍在继续进行。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称,他们预计获得建设许可证是迟早的事。
在中国,电厂的增多基本上就意味着煤炭消费量的增加。中国现在还难以摆脱对煤炭的依赖,实现能源多元化。
但从生命和环境角度考虑,中国的煤炭消费成本巨大。为了满足中国电厂对煤炭的需求,去年共有5,938名矿工在事故中丧生,其中大多数来自于非法开采的小煤矿。这类事故在中国已经非常普遍,只有大事故才能成为新闻。
在处在环境危机边缘的中国,煤炭是最大的污染源之一。今年,中央政府制定了降低单位产值能耗的目标,但对火电的巨大需求使得北京控制污染的努力难以得到落实。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今年秋天曾表示,节约能耗、减少污染的目标将很难实现。
中国对能源的渴求所产生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本国范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的人均能耗水平已开始追赶富裕的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美国每人每年消耗的能源相当于8吨石油当量。日本的消耗量大约是美国人的一半,而目前中国人均只有1.2吨。
如果中国的人均消耗水平赶上美国,那需要全球的石油产量增加一倍,这基本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时,中国的煤炭需求量也将超过中国的估计储量。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研究员周大地说,我们不能像美国人那样拥有那么多大房子和大块头轿车。那样根本不可行。
中国目前的能源困境究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三十年前中国刚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所作的决策。在中国从农业经济向以轻工业为主的经济转型的头二十年,中国经济规模翻了两番,而能源需求只增加了一倍。
但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中国进入了快速扩张时期,政府放松了对投资和人口流动的限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步提高,化工、汽车制造等能源密集型重工业得到繁荣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这一趋势得到进一步加强。
能源价格在政府管制等因素影响下得以保持在较低水平,这使人们在能源消耗上没有节约意识。九十年代中期,煤炭消耗量还只是缓慢爬升,年消耗水平从10年前的10亿吨增加到15亿吨左右。但到去年,消耗量已增加到22亿吨,占全球总消耗量的三分之一,超过世界其他任何一个国家。
中国政府希望减少对煤炭的依赖,但为此采取的各种措施基本都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中国拥有大量的煤炭储备,总量估计在1,145亿吨左右,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天然气虽然热效率高且污染低,但与煤炭相比成本偏高。中国的核电生产在不断增加,但只能满足能源需求中的很小一部分。政府制定的大规模水电和风电发展计划固然前景很好,但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格局。
中国违规电厂、煤矿屡禁不绝 (下) 2006年12月27日21:03大 | 中 | 小
在中国满足能源需求的“战役”中,矿工们正工作在危险的第一线。像电厂一样,中国政府在监管煤矿方面也是困难重重。美国今年目前为止有47名矿工遇难,高于去年的22人。而中国的矿难死亡人数虽略有下降,但仍有4,236人之多。美国的煤炭产量相当于中国的一半左右。
遇难人数往往在冬季上升,今年仅11月份一个月就有400余名矿工死亡。中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State Administration of Worker Safety)的新闻发言人黄毅表示,这是因为冬季对煤炭的需求上升,市场价格也在攀升,牟利的动力也随之水涨船高。 效率不高且充满危险的中小型煤矿为中国贡献了三分之一左右的煤炭产量。它们在中国满足能源需求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以至于中央政府最近不得不推迟了关闭众多中小煤矿以提高生产安全的计划。
去年11月,山西省王禹乡的一座非法小煤窑发生的矿井事故造成了34名矿工死亡的重大事故,而这种小煤矿在中国仍然随处可见。政府负责生产安全的官员透露说,棚子里非法储藏的四吨具有巨大杀伤力的炸药被引爆,将这座小矿井彻底毁坏。大部分死者都来自距这座煤矿约250英里远的同一所村庄。
来自四川省的王晨良(音)在爆炸发生时刚刚下班。听到爆炸声后,他急忙跑回去救助遇难的同事。他和其他矿工把遇难者从废墟中拖出来,还向矿井中注入空气,以救助那些困在矿井中但仍然幸存的工友。
他在事故发生的几天后表示,这个工作让人精疲力竭而且充满危险。就在他接受采访后不久,警方逮捕了一名试图采访幸存矿工的记者。和其他工友一样,他也是通过别人的介绍获得这份工作的。他说,“我们来这是为了挣钱,在这儿挣的钱比四川老家高多了。”
据中央政府官员透露,这座矿井的安全证书和生产许可证都已过期。他们说,但这座矿井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庇护,因为当地政府在这座矿井中有经济利益。
这类腐败现象已屡见不鲜。中央政府去年查出超过4,500名政府官员在煤矿中非法持有股份,而且经常对矿井违反生产安全的行为提供庇护。许多这类矿井都缺少最基本的安全设备。在王禹乡的那座矿井,发生矿难时矿工们手头并没有任何救援设备,这是这类矿井普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
过去几年中,内蒙古的省级官员决定兴建发电厂,并鼓励重工业企业迁入内蒙以利用其煤炭资源。从经济角度而言,这个策略确实获得了回报。
去年,内蒙古经济增长了21.6%,几乎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一倍,也高于2004年19.4%的经济增长率。过去4年内蒙古的工业产值以平均每年30%的幅度高速增长。内蒙古经济的迅猛发展令中央政府始料不及。
2003年和2004年期间中国南方的电力严重短缺导致当地的大规模拉闸限电。各地方政府很快决定上马兴建发电厂(经常是违规建设)以保证本地经济的高速发展。就是在这时,内蒙古官员决定在丰镇市兴建新丰电厂,以吸引更多工厂落户内蒙古。
建筑工人严可济(音)在巨宝三座电厂中的一座工作。他表示,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中国的其他地区急需电力。内蒙古理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
并不仅仅是重工业需要电力。中国的消费者对电力的需求同样也在上升。严可济在湖南山区的老家直到1990年才过上了有电的生活。他家最开始时只有一盏电灯,如今,他的家人用他的打工收入购买了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和空调等电器。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千百万家庭都拥有了这些电器。
中国城镇地区的向外扩张也拉高了对电力的需求。独立能源顾问吉姆•布洛克(Jim Brock)表示,北京现在20%的用电需求都靠内蒙古输送的电力满足。
差不多2年前,出于对电力供应过剩的担忧,中国中央政府开始整顿未经批准而上马的电厂项目。据新华社报道说,内蒙古当地的官员对中央的禁令置若罔闻,并没有停止对新丰电厂的建设,原因是他们认为该项目最终会获得中央的事后批准。但2005年7月发生的一起造成6人死亡的事故导致中央对这个项目进行调查。中央做出了责令内蒙古省级领导人做出书面检查并停止新丰电厂施工建设的处理结果。
然而,该电厂仍在继续着一些建设。为该电厂工作、拒绝透露姓名的工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座电厂明年就能投入运营。
新丰电厂的所有者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有限公司(Inner Mongolia Energy Generation Investment Co. Ltd.)的一位管理人士那贵廷(音)表示,该公司企盼能完成新丰电厂的建设,并且已经重新提出了开工建设的申请。他说,内蒙古仍然严重缺电,如果能够得到开工许可,新丰电厂可以在3-4个月内投入实际运营。
Shai Ost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