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犹他一夫多妻:挑战美国道德底线2006/11/22
  • 美国一女子机上哺乳遭驱逐2006/11/16
  • “希特勒婴儿”首次公开讲身世2006/11/13
  • 美14岁少女将亲生女儿闷死弃入垃圾桶2006/11/01
  • Halloween万圣节的由来2006/11/01
  • 俄罗斯客机遇到UFO跟踪()(图)2006/08/18
  • 美校园惨案:3老师同追一女生()(图)2006/08/18
  • 美国超级监狱黑帮覆灭()(图)2006/08/14
  •  
    美国人爱在健身房跟陌生人说私事
    时间:2006/12/01 出处:薛涌的BLOG
      两年多前刚刚搬到波士顿,走进家附近的健身房时吃了一惊:这是美国的健身房吗?我在十几年钱在北京用的健身房,设备就比这个先进齐全,也大不少。然而,这么小而简陋的地方,不仅宾客盈门,而且藏龙卧虎。比如一位漂亮的小姐,拿着杠铃总玩邪乎动作,一问才知道,人家哈佛出身,制片人,正在准备奥运会!

      应该说,这一健身房在美国是个特例。周围的几家健身房都相当先进,比如跑步机上有电视屏幕。不过,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健身房不仅仅是健身房,还是别的东西。否则这样简陋的场所就不可能存活。

      最近《华尔街日报》登了一篇文章,说健身房是社交中心,一般人们最贴心的朋友,不是办公室的同事,不是过去的同学,而是健身房的伙伴。健身房的伙伴,彼此常常只知道对方的名字,如约翰,安妮等等,却不知道对方的姓。大家在健身房之外几乎无社交,大部分人没有一起吃过饭,没有彼此打过电话,没有约好一起从事过任何活动。但是,到了健身房,则无话不谈。从办公室的政治,家里的纠纷,乃至到自己的心理和健康问题,难以向密友启齿的事情,却可以告诉健身房中萍水相逢的人。

      以我个人为例。我在大学教书,认识的读书人按说不少。但是,当我需要找人帮我改英文时,在自己的学校和其他圈子里都一筹莫展。后来还是仰仗健身房里的朋友。第一位是公共电视台的撰稿人,哥仑比亚新闻学院毕业。第二位是哈佛历史系的博士候选人。第三位则是通过第二位介绍的《哈佛商业史》杂志的编辑。

      我妻子的经历则更多。比如有癌症患者向她倾诉乳房被割掉后的感觉,有的向她讲授养孩子的经验,周围哪个学校好,有的向她抱怨自己的老妈不通情理。今年家里种了一堆葡萄式的小粒西红柿,结出快一万粒,冬季来了,还有几千青的。结果,健身房的朋友教她怎么腌上保存。

      经过这些之后,你就不能想象离开了健身房还怎么过。所以,当健身房成为社交中心时,设备差点就无所谓了。最近一家知名的连锁健身房把锻炼时大声哼哼的人驱除,成为《纽约时报》的新闻。那些锻炼时大声哼哼的人,是最玩命的,按说是健身房的社会基础,怎么反而被驱除?理由是他们影响了那些身体普通的人的兴致。这些人在健身房要锻炼,也要社交。他们占了更大的市场分额。

      为什么健身房的朋友不知根知底,却无话不谈?有人说,那是因为运动之后,神经放松,大家彼此话多。另外,在更衣室里,大家赤条条的,容易开诚布公。当然,不知根知底的人之间,没有厉害冲突,也不会彼此防范。

      美国健身房风行几十年,美国人的平均寿命长了,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降低了,甚至人们过了七十才承认进入老年,身体和心理状态都为之一变。同时,健身房也渗入了城市的文化精神之中。不了解健身房,就很难了解美国的都市生活。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