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鹰派防长辞职:最后一枪是来自谁?
|
时间:2006/11/10 出处: |
方德豪/在美国,共和党在11月8日传出中期选举失利的结果;同一天,大力鼓吹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的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辞了职,美国总统小布什已提及前中情局局长盖茨接任。刚在11月4日,拉姆斯菲尔德遭遇海陆空三军集体“逼宫”,4家军方报纸集体发表社论,要其下台。原来,多年来华府政治圈一直盛传:拉氏跟布什父亲老布什也曾多次过招。
观察家指出,美国总统小布什在数天前还要留拉姆斯菲尔德做到任期届满,但他现在改变立场,不再力挺拉氏,应是跟美国中期选举结果有关。美国中期选举初步揭晓,正如选举前民调所显示的那样,民主党成功夺回众议院失落了12年的控制权,赢得221席(超过半数的218席),成为众议院的多数党。
分析多指出,这次共和党选情失利,跟伊拉克问题有很大关系。在刚过去的10月份,有105名美军官兵在伊拉克阵亡。这是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军死亡人数最多的月份之一。截至11月2日为止,从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死亡的美军人数,已增加到2819人。
在伊拉克问题上,拉姆斯菲尔德和副总统切尼,被视为是除了布什之外,最需要为这场战争负责的人。拉姆斯菲尔德在伊拉克问题上一再向美国民众做出乐观保证,但情况却越来越糟。美国在伊拉克陷入泥潭的现状负责,并说拉姆斯菲尔德已经在美军和美国公众心中失去了信誉。
美国4家军方报纸:《陆军时报》、《海军时报》、《空军时报》和《海军陆战队时报》6日发表了关于伊拉克问题的社论。美国媒体4日提前曝光了这份社论,社论要求拉姆斯菲尔德辞职,并称他应对美国在伊拉克陷入泥潭的现状负责,并说拉姆斯菲尔德已经在美军和美国公众心中失去了信誉。这动作刚好在选前出现,其针对性也可说是颇强。
分析指出,拉姆斯菲尔德在美国不得人心又不得军心,跟其本人从来未实际参与外国战争,自己却又把本国的子弟兵送上外国战场有很大关系。也有分析指出,拉氏曾计划裁军,触怒了军方高层。在911恐怖袭击前,拉姆斯菲尔德曾有意削减两个美军作战师,但遭到军方的强烈反对。突如其来的911使美军的作战战线骤然拉长,拉姆斯菲尔德再也没提裁军的计划。但拉氏在1977至2000年下海商界期间,一直是以大刀濶斧的裁军而让工人闻风丧胆的。
拉姆斯菲尔德一向都毫不掩饰其鹰派本色。2001年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动武,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曾问他为何战机选择炸某些地方,他简洁地答了一句:“杀死他们!”在另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他更是用了9个“杀”字。
2003年,拉氏对制定入侵伊拉克的计划也是大权独揽。据报道,虽然当时中央司令部司令、四星将军汤米•弗兰克斯是对伊作战计划名义上的起草人,但五角大楼有官员说,“这种说法不对头,弗兰克斯也许是草拟者,但拉姆斯菲尔德才是真正的设计师”。
有趣的是,有报道称拉姆斯菲尔德当年曾设计欲“阻止”布什父亲老布什跟其竞争,因而拉氏跟老布什关系不佳的说法不迳而走。据中国《环球时报》2003年2 月的一篇报道,拉氏在1975年出任福特政府的国防部长时,创造了美国历史上43岁担任国防部长的最年轻纪录,与当时年龄差不多的老布什等人成为政坛受人关注的未来之星。1976年,老布什当年担任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是华盛顿政治圈的新星。可是,拉姆斯菲尔德却建议福特总统让老布什当上中央情报局局长一职。须知道,当时的政治圈普遍认为,谁接了中情局局长是一项“政治毒药”的差事,以后想再上层楼将十分困难。因此,外界普遍认为拉氏跟老布什之间有所谓的 “瑜亮情结”。
在1980年,拉氏第二次跟老布什再次出现矛盾。上述的《环球时报》报道指出,当年里根代表共和党参选总统,拉姆斯菲尔德又与老布什都是里根竞选搭档的考虑人选,最后老布什当了副总统候选人。1988年,里根连任两届后,老布什代表共和党角逐大位。据说拉姆斯菲尔德给老布什寄了一张100美元支票,支持其竞选总统,但却故意附带写了封短笺,表示自己支持老布什的同时,也给其他候选人寄上了支票,声称这样可以“降低押注的风险”。老布什当了4年总统,拉姆斯菲尔德没能返回政府任职。
老布什儿子小布什在2000年总统大选取胜,副总统切尼向小布什荐给了拉姆斯菲尔德。据说,小布什对其父也有情结,十分希望以实际行动证明其新保守理念更胜乃父一筹;因此,拉氏这位当时已年近70的老鹰派就再次入主了五角大楼。
可圈可点的是,美国媒体10月23日报道,美国总统布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言语间对老父透露出的不满,给予外界父子不和的印象。着名记者伍德沃德不久前在他出版的新书《否定国家》中透露,82岁的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因为他儿子现总统布什发动的伊拉克战争“苦恼”得睡不着觉。当然,老布什照例“断然否认”。
布什跟其父亲的关系,一定是牵动各界眼球的其中一个焦点。一群堪称为布什长辈的元老,较早前组成了“伊拉克研究小组”,计划于中期选举后发表报告,传媒引述报告指出,“伊拉克研究小组”认为伊拉克战争是失败的。据分析,“伊拉克研究小组”表面上是由布什委派以研究撤退的可行方案,实质是元老向政府施压的手段。“伊拉克研究小组”由老布什时期的国务卿贝克主持,他是老布什的亲信,同是来自德州,跟布什家族有深厚的渊源,小组成员多为老布什的外交顾问。
据说,生于芝加哥的拉姆斯菲尔德喜欢引用20世纪初芝加哥最着名黑手党首领艾尔•卡朋的言辞:“一句好话再加上一把枪,比单用一句好话有效得多。”这一回,这一把枪可能是来自美国三军,也可能是来自拉氏的多年“宿敌”老布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