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朝鲜:核试是重返六方会谈的一张牌2006/11/06
  • 韩国破获朝鲜间谍集团2006/11/03
  • 韓國欲與中國爭奪東海蘇岩礁()(图)2006/10/28
  • 对朝核的绥靖:五国的各自算计2006/10/26
  • 金正日为避暗杀居无定所2006/10/24
  • 从长白山天池看中朝边界的历史根源2006/10/23
  • 韩国前总统崔圭夏逝世2006/10/22
  • 在华朝鲜人:吃饱饭被判死刑也不悔2006/10/22
  •  
    中国的朝鲜政策,为后金时代做好准备?
    时间:2006/11/07 出处:
      自朝鲜首次进行核试验以来,关于中国应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学界存在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应该不惜使用任何对朝施压的杀手锏,包括全面停止对朝的能源和经济援助,以迫使朝鲜放弃核武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不应追随美国对朝鲜的制裁政策,以免牺牲“用鲜血凝结的中朝友谊”,并与一个有核的朝鲜为敌。

      外交是一门关于选择的艺术,决策者经常要在若干艰难的政策选项中选取相对有利的政策。面对上述两种直接明了的建议,人们禁不住会发出疑问:在如此错综复杂的朝鲜问题上,真的存在如此简单的政策选择吗?

      在朝鲜核试后,中国不管是维持传统的对朝政策,还是进行政策转变,都是一次重大的外交抉择,而一项重要的政策抉择必须建立在细致分析和严密推论的基础上,并为决策者提供一种逻辑上的可靠感,否则很难被需要承担政治责任的决策者所采纳。

      对朝严厉制裁的不良后果  

      如果中国转变传统的对朝政策,对朝鲜进行严厉制裁,可能会造成如下后果:

      一、中国作为朝鲜传统盟友甚至事实上的保护者,将在国际信誉方面付出巨大代价;

      二、中朝关系破裂,朝鲜甚至其他国家可能会认为,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对付“流氓国家”的帮手;

      三、朝鲜调整对外政策,中国可能要重蹈60代苏联对华政策的覆辙,并失去对朝鲜半岛局势的影响力;

      四、中国过去半个多世纪的朝鲜政策被证明是自食其果,所有的对朝援助都毫无回报。

      不管是从国际政治的角度还是从国内政治的角度,这种政策转变对中国来说都是极为困难的。但是,对于困难抉择的回避并不能消除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中国必须考虑是否容许朝鲜拥有核武器。一般来说,朝鲜作为中国的盟友,其力量的壮大当然会导致同盟总体实力的壮大。但问题显然不会如此简单。在任何同盟关系中,其中的较强盟友都面临如何约束较弱盟友的一系列问题:

      一、避免较弱盟友为了自身(而不是整个同盟)的利益,挑起较强盟友不愿卷入的冲突;

      二、防止较弱盟友获得实力上的显著增长,并因此追求安全与外交政策的独立性,使制定统一的同盟政策更为困难;

      三、较弱盟友始终具有转到对方阵营的可能性,限制其实力增长则可以防患于未然;

      四、较弱盟友的行动可能会引发对方阵营做出战略反应,从而增加较强盟友的战略压力。

      人们只要回顾一下二战以来美国与法国、西德、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方当局的双边关系发展史,就可以体会上述问题绝非杞人忧天。如果朝鲜核计划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际拥有核武器,而不仅仅是将其作为一种外交杠杆,则无疑对中国的联盟政策提出了难以容忍的挑战。

      朝核议题的长期化本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牵制美国的战略与外交资源,并相应地缓解中国在这两方面的压力。但是,朝鲜对核武器的实际拥有则无疑冲撞了中国战略利益的界线,并使中国处于比美国更为窘迫的境地。美国人知道,只要朝鲜的核武器仅留在朝鲜半岛,北京将比华盛顿更难以安心。

      对美国而言,朝鲜核武的扩散才是最可怕的梦魇。正因为如此,在朝鲜核试以后,美国方面立即通过总统本人,明确为朝鲜划下了一条“不得扩散核武”的红线,并且还于10月30日在波斯湾进行了一场“项庄舞剑”式的防扩散军演。

      美国现在一方面在做好军事准备,等待朝鲜作出进一步的进攻性动作,另一方面则敦促各国不折不扣地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的制裁决议。由于只有中国的制裁才能使朝鲜感到迫切的压力,美国实际上是希望中国挑起迫使朝鲜放弃核武的重担。

      一直以来,中国的巨大援助是朝鲜政权得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果中国无法容忍朝鲜拥有核武器,接下来就要考虑:

      一、中国是否应该继续援助一个完全无视援助者国家利益与战略顾虑的国外政权?

      二、一个本身难以自立的政权能否长期依赖国外的援助而苟延残喘?

      三、与一个极度封闭且不可捉摸的政权过于紧密地绑在一起,是否会削弱中国在国际上的道义形象?

      与以上问题紧密相关却更为重要也更为长远的问题是:

      一、朝鲜半岛的统一是否不可避免?

      二、到底是韩国,还是朝鲜将主导南北统一的进程?

      三、中国将在半岛统一进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四、统一后的朝鲜半岛推行何种安全及外交政策,才是中国可以接受的?

      历史似乎为解答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实例。德国和越南的统一进程表明,由相同民族基于共同血缘、文化、历史而缔造的国家,即使出现暂时的分裂,不同的割据政权仍是要么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重新统一国家,要么被历史无情淘汰。而前苏联在东德,以及美国在南越的经历都表明,在国外支持一个难以自立的政权,很可能既得不偿失也不可胜任。

      朝鲜半岛统一趋势日趋明显  

      其实,就朝鲜半岛的现状来看,南北统一的趋势似乎日趋明显,而前苏联在德国的教训对中国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方面,中国需要避免让半岛民众感到中国是南北统一的阻碍因素。统一后的德国民众可能会对戈尔巴乔夫个人心存感念,但绝不会为前苏联自二战以来四十多年对东德的所作所为而感恩戴德。为了避免重蹈前苏联在德国的覆辙,中国既应该对朝鲜的鲁莽行为予以警示,并与之保持适当的距离,但更需要加强与韩国的沟通,并对其致力于半岛统一的事业表示理解甚至支持。

      另一方面,中国也需要在朝鲜半岛的统一进程中发挥必要的影响,以避免统一后的朝鲜半岛推行对中国不利的安全与外交政策。前苏联在德国的战略收缩最终演变为战略溃退,使两德以留在北约为前提实现了统一。在朝鲜半岛,中国决不能坐视类似的剧情再次重演。

      东北亚的国际格局与欧洲有极大的不同,只要中国审势而为,完全有可能避免统一后的朝鲜半岛加入对中国不友好的联盟。

      在欧洲,一个中立的德国肯定会使其他国家回想起两次世界大战的噩梦,而朝鲜半岛的中立化对东北亚各国都不会是难以接受的现实。另外,保持中立本身也符合朝鲜半岛的利益,只要它不想再次成为大国战争的战场!

      为应对朝核问题,中国应该从历史事例中汲取各国的经验与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项长期性的战略。这一战略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因而能为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一种明确的方向感,同时也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而能够经得起戏剧性事件的冲击。只有在这种战略的指导下,决策者才能真正成为局势的驾驭者,而不是成为不断变幻的国际局势的俘虏。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