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中国导演和女演员们婚姻生活一窥2006/10/13
  • 宝钗演员张莉“香港当保姆”纯属谣言2006/10/11
  • 成龍偷哭王家衛被炒 巨星潦倒時2006/10/06
  • 超女厉娜天价代言金山惹争议2006/10/06
  • 薛宝钗扮演者沦落到香港当保姆2006/10/05
  • 歌后李娜出家原因揭密2006/10/04
  • 又一毛泽东特型演员遇意外死亡2006/10/04
  • “超女”没有未来:明年肯定不办2006/09/30
  •  
    影艺界三国烽烟起 内地香港大比拼
    时间:2006/10/15 出处:早报网
    ● 戴庆成(香港通讯)

      大导演吴宇森将拍摄号称史上制作费最高的华语大片《赤壁大战》。而几乎同个时候,香港、大陆各地的电影和电视圈,也都提出拍摄三国故事的计划。

      三国烽烟,何以突然大范围的延烧?古今多少事,为何影艺工作者和投资界独爱三国?

      多年来,有关三国的书籍在华人地区一直延烧不断。而这股热潮明年将从出版界 “杀”到影艺界。

      最早提出要把三国题材拍成电影的,是香港著名导演吴宇森。据吴宇森的经纪人张家振在4月透露,该部名为《赤壁大战》的影片,将会在明年3月正式开拍,上映日期敲定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之前。而演员除了周润发、梁朝伟几个之外,刘烨也敲定为首个中国大陆男星。

      其后,“三国热”不断发光。同样是三国迷的香港导演李仁港,前一段日子也对三国表示浓厚的兴趣,透露同样要在明年3月拍《赵子龙传》,而且铁定由红星刘德华主演。此部片已找来香港及韩国的电影公司,投资1亿5000万港元(约3050万新元)制作,日前李仁港已亲赴大陆取景拍摄。

      与此同时,荧屏导演也不甘寂寞,纷纷投入到“三国热”之中。这边厢,香港有线电视的徐小明说打算投放亿元港币拍《曹操》,演员包括刘德华、梁朝伟及古天乐;另一边厢,香港英皇也决定投资拍摄一套三国电视剧,由姜文扮演曹操,成龙演孙坚。而曾因改编金庸剧而引来诸多“骂名”的中国大陆导演张纪中,在这时候也突然“转移阵地”加入三国混战,寻找新的出击点。

      一下子,大陆及香港的银幕与荧屏掀起了前所未有的“三国热”,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两三年内,观众将会被各种版本的三国群英传所包围。

      电影及电视界为什么忽然呈现出这一股“三国热”?市场真的渴求三国故事吗?

      香港金像奖协会主席兼导演文隽分析,追溯“三国”搬上银幕的原动力,其实并非来自一般观众,而是来自各地市场的发行人与投资人。

    绝对和日韩买家有关

      他说,“为什么是三国,而不是宋元明清或大唐、汉初的历史故事?这绝对和日本及韩国的买家有关。尤其是日本,早就熟悉魏蜀吴的英雄人物,他们的漫画、影视,也早改编过三国故事。尤其《赤壁大战》,诸葛亮、周瑜、孙权、鲁肃,都是家喻户晓的角色。再加上如果由好莱坞大导演吴宇森操刀,外加像周润发、金城武、梁朝伟这些巨星,哪能不火爆? ”

      不过,有意在明年开拍三国的李仁港对此并不同意。他说,许多导演如一直有着浓厚三国情结的谢晋,一早就想拍三国,但苦于资金以及人手不足而作罢。近年,电脑技术一日千里,终令三国故事可以搬上银幕。

      李仁港说,“以我为例,十年前就想拍这部电影,但拍摄打仗那种大场面,一定要有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当年很难做到,现在有了计算机(电脑)特科,就好办多了。”

      李仁港在1984年加入香港亚洲电视当编导,87年转入电影圈,成名作品包括《九四独臂刀之情》、《阿虎》、《猛龙》等。但原来这一位在加拿大念传播系的“番书仔”,却有着很浓厚的中国文化情意结,促使他一直想把三国拍成电影。

      李仁港接受本报专访时说,“打从小时父亲讲《三国演义》的故事开始,我就非常喜欢这部中国古典名著。多年来读过一遍又一遍,光是在地铁抽空看,也完成了两遍。甚至自己改编成剧本,今年初并出版成小说《三国之见龙卸甲》。”

      电影里头,正是以《三国之见龙卸甲》这本小说作为电影蓝本,故暂名《赵子龙传》或《见龙卸甲》。戏中将虚构一名出卖“赵子龙”的侍从“罗平安”,让二人正邪对垒,把赵子龙这位三国时期年纪最大的将军,热血一生力保家国,奋战至最后一刻的情景,呈现在影迷眼前。

      李仁港强调,这戏有个重点,就是赵子龙面对死亡的一刻,苦苦思索“因何而战”,与杜撰的叛逆小人物连番对话后,他终于悟出:“在三国乱世的大漩涡中,每一人都有一个任务,或胜或负,或净或垢,或生或灭,这个大漩涡就靠每人不同地纵浪造化而滚动。他卸下战甲,一生的枷锁都卸下来。”

      有趣的是,与李仁港同样尊称名导演张彻为师的吴宇森,也将在同一时间开拍改编自《三国》的《赤壁之战》,这部电影计划耗资5000万美金,号称史上制作费最高的华语片,比李仁港的《见龙卸甲》高出一倍多。倘若《赵》片成功开拍,到时李仁港就得跟吴宇森将来个正面交锋,一时间,电影圈火药味弥漫,而外人都在等着看明年这出好戏!

      对此,李仁港扬言不担心。他说,自己的心态是陶渊明的一首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忧,应尽便需尽,无复独多虑”。

      “吴宇森也拍三国,船多阻不到海,市场这么大,完全可以容许多过一部影片生存!”
      李仁港认为,三国故事已成为中国文化一部分,如黑白两道都尊重关公,可见三国的影片在市场上会有一定的吸引力,这也是他一直想拍成电影的另一个原因。

      文隽也对电影界的“三国热”表示乐观,他说,“看来,三国人物还会陆续登场,而且还会迅速地蔓延到电视剧界。”

    “不是英雄 不读《三国》”

    品三国图书掀热潮

      除了影艺界,在时下的书界,“三国”话题一早已是大热,各种打着“品三国”旗号的图书纷纷应运而生。随便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眼前便出现了《煮酒品三国》、《图品三国》、《柏杨品三国》、《品三国前传之汉代风云人物》等等众多“三国”系列的书。

      位于香港旺角的二楼书店,最显眼的地方,也放满了这些书。

      “跟三国有关的书都很好卖。”一家专售内地书籍的梁姓店主说。

      他说,三国书籍销售一向来都不错,但近期出现高潮,主要是与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有关。

      原来,易中天早前主持中央电视台的三国故事讲述节目后,上海文艺出版社就出版了他的一本《品三国》书籍。书中,易中天以曹操为主线,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人性。哪知道该书自7月22日出版发行以来,就一发不可收拾,目前已销售85万册。

      之后,《品三国》和“易中天现象”持续升温,由此带动了一批通俗历史题材的图书热销。各种以通俗易懂方式重新品读、讲解各段历史的作品,更是多不胜数,其中不乏名家大家之作。譬如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了何满子的《图品三国》,文汇出版社重出了林汉达的《三国故事》,中信出版社请来成君忆签售《水煮三国》,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连环画《三国演义》大受欢迎。
      有人说,在大陆,阅读三国题材的书已成为一种时尚,正如一首在年轻人中传唱的歌一样,“不是英雄,不读《三国》”。

      有专家提出,“三国”是公共历史文化资源,每个人都有发表观点、评品的权利。虽然这些图书书名中都含有“品三国”这三个字,但仔细看还是不尽相同。而透过这股“三国热”,将有利出版界呈现出“百花齐放”,进一步深化对三国的探讨。

      不过,学术界也有不少人对易中天品三国的观点和表述方式存有不少异议。上海大学教授葛红兵就在其博客中批评易中天把《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放在一起混嚼,品了“微言”而未阐发“大义”,把严肃的事情变得娱乐化、庸俗化甚至粗俗化。

      在网络上,关于“中国历史能否在娱乐或庸俗名义下解读”的论争引发了一场“口水战”,网友们对此课题形成两大阵营。

      原来,不止影艺界出现三国混战,出版界也是一样。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