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习时报:推进民主的战略与策略
|
时间:2006/10/13 出处:人民网 |
肖立辉 近日,温家宝总理在访欧前夕接受了五家欧洲媒体的联合采访,其间,在回答《法兰克福报》记者关于民主和选举的问题时,温家宝总理介绍了当前中国乡村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的一些情况,坚信群众通过基层的直接民主形式管理好一个村,将来就可能管好一个乡,管好一个乡以后,将来就可以管好一个县、一个省,真正体现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改革思路大致勾勒出了当代中国民主发展的总体战略。正如温总理所讲,民主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民主的实现形式和途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没有统一的模式。作为当代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本国经验教训、借鉴国外政治发展积极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适合中国国情党情的民主发展战略。正是在这一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以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政治制度逐渐建立起来,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式民主和人民政协的协商式民主不断推进。
一、民主要从基层做起,从党内做起。对于民主改革的战略,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在于中国的民主从党内做起还是从党外做起?从基层做起还是从高层做起?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实践来看,中国特色的民主是从基层做起,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民主优先发展战略,其目的是稳中求进,在平稳的基层民主中,不断积累基层群众政治参与的经验和知识、提高参与民主的意识和能力。基层民主越发展,较高层次的民主政治就越有可能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也只有基层民主健康有序,才能保证整个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大厦坚实稳固。按照彭真的说法,基层民主是民主的大学校和实验场。在基层民主的大学校,基层群众获得的参政议政的必要知识准备和能力训练;在基层民主的实验场,基层群众通过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一系列活动,在民主中不断试错、纠错。作为政治改革的实验区,基层民主即使失败了也影响不大,而不象高层政治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党内做起,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这是因为共产党是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先进性要求党自身的民主改革应该优先于党外群众参与的人民民主。党内民主优先发展战略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应有之意。
二、基层民主在积极稳妥中发展。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就十分重视基层民主主,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许多诸如“豆选”村长等民主形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们党将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和基础性工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被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农村的村民自治、城市社区的居民自治、以职代会为组织载体的企事业民主,构成了当代中国基层民主的三大内容。在广大的农村,亿万农民群众通过直接的、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直选产生了近70万村委会领导班子,“海选”、竞选组阁制的选举模式和函投、电视竞选等选举方式被人民群众创造出来,得到不同程度的推广。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两委联席会议、村务公决等形式的决策活动激发着村民的参政热情。民主测评、民主评议村委会的工作报告,村务公开的形式、内容、程序正在不断规范,各地农村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的修改和完善正在极大地提高着村民的民主管理水平。
三、民主的步子要稳,既要循序渐进,又要坚定不移。正如温总理所讲,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差额选举的改革,正在进行包括选拔干部和选举制度在内的政治体制改革,以体制机制改革来解决现实中出现的诸如干部失职渎职甚至贪污腐败等问题。但是,过急过快的政治体制改革很容易造成社会政治的动荡。我们认为,直选代表着基层民主的发展方向,但是直选办法还有待成熟,所以不宜冒然向全国乡镇推广。我们建议:一是要在试点区积极完善直选办法,改进乡镇党委政府候选人提名方式,待条件和经验成熟后再向全国推行。二是中国的民主发展战略应及早谋划、通盘考虑,提出长期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三是加大力度,提高基层民主和群众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同时给予地方政府进行制度创新的一定自由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