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台湾文革与民主政治2006/09/28
  • 翻阅“王光美访谈录”所见所感2006/09/27
  • 城里好好:跟着令狐、名官说文革2006/09/13
  • 令狐公子:承继与破坏 文革与传统中国2006/09/12
  • 三年自然灾害的历史迷雾2006/09/12
  • 1969年美国制止了苏联对中国的核打击2006/09/11
  • 何炳棣1974年文章:论文化大革命2006/09/11
  • 麦苗儿青菜花黄:川西大跃进纪实2006/09/01
  •  
    破解林彪坠机事件的台湾特务
    时间:2006/10/06 出处:湖南文史
                东文明
                
                
                一
      1971 年发生的‘ 9 · 13 事件”,犹如一场强烈的地震,过后又引起了一系列“余震”, “余波”也殃及了303 中队(改造台湾派遣特务特别中队)。
      1971 年的9 月13 日,对于神州大地上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日子。他们压根儿也没想到那个“副统帅”会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变成一具焦尸。他们和往日一样,上一班、下地、上学。
      这“绝大多数人”中,自然也包括小岛监狱(位于江南一著名淡水湖中的‘小岛上)的干部和犯人。这天,干部像往常一样上班,犯人也像平日一样出工。303 中队第四分队的特务这天的劳役内容是去中队监院外面的菜地锄草。上午8 时30 分,两名管教干部把50 多个犯人带到现场。武警已经在远处插上红旗,作为警戒线标志。囚犯如果胆敢擅越警戒线,即被视为越狱,武警立刻会喝止;吆喝无效,则鸣枪警告;警告无效,就开枪射击,打死不论。特务改造到1971 年时,差不多都已起了“质”的变化,尽管没给他们规定劳动指标,但他们干活时个个都自觉且卖力。当然,管教干部不会因此而减少对这些特殊犯人.的关心,一小时后,就吹响了休息哨。特务犯放下锄头,有的就地坐下,有的坐到菜地边来喝茶。江南的9 月中旬,白天气温还很高,管教干部怕特务犯中暑,拿着仁丹、清凉油走来走去,挨个问他们是否吃得消,要不要取用。分队管教员小纪走到几个正在边喝茶边说话的特务犯附近,只见他们仰向天空,好像在说什么“这有点反常”、“再留心看看吧”,见他走过去,突然一齐闭口。当时他也没在意,只在头脑里留下了这么一个印象。
      下午出工时,纪管教员无意间发现上午那几个特务犯干活时心不在焉,时而抬头看天空,时而互相窃窃私语。他突然想起上午他们说的话,心里一愣,寻思这几人今天怎么啦?管特务犯的管教干部比其他中队的管教员要多一个心眼,就这么一个细节,小纪也觉得不能忽视。休息时,他悄悄找了一个先前在那几个特务犯旁边干活的犯人,问对方听见他们在议论什么。
      那个犯人迟疑了一下,向管教员报告:“我听他们在议论:今天上午下午都没民航飞机飞过,这种情况有点反常,可能上层出了大事了。”
      原来这天中央确实有命令:关闭全国所有机场。这种情况国际上通常都是国家发生政变时才出现。303 中队所在小岛的上空,正好是民航飞机的航行区域,平时每天上午都有好几次航班从小岛上空飞过。而那几个特务犯是搞情报的,懂这一套,又特别细心,马上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产生了上述猜测。
      
            二
      
      从那天开始,特务犯对报纸和广播特别留心。据其中一位姓邝的特务在返台后所写的文章所述,他们四五个人在‘ 9 . 13 ”事件后的一段日子里,早晚两次都候在广播喇叭前等着听新闻,报纸一到,马上抢在手里阅读。过了10 月1 日,他们综合从半个多月的新闻媒介所得到的情况,发现这么一个重大变故: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骤减两人;中央政治局21 名委员中,6 人不见了;各省的省委、省革命委员会以及军队中,一大批熟悉的名字消失了。而这些人,都是众所周知的林彪线上的角色。于是,他得出了结论:林彪出事了!“林副主席”自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来炙手可热,是中共“九大”所通过的新党章里载明了的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这样的大角色也会倒台?这几个特务犯感到展惊。也正由于这个原因,他们不敢把这个未经证实的猜测告诉其他特务犯。
      303 中队的特务犯普遍知道‘ 9 · 13 事件”是在当年的10 月底左右,消息来源于关押普通刑事罪犯的9 中队。9 中队是工业中队,生产袜子,整个中队就是一个车间,呈封闭格局。由于车间场地宽敞,这个中队专门辟出一块地方作为犯人开会、就餐的“会堂”。“会堂”的墙上辟出几块位置,给各个分队做“学习园地”、“墙报专栏”。
      当时,犯人写的每一篇稿件上面都有一至数段“最高指示”,此外稿子的开头都来上一句“万寿无疆”、“永远健康”的套话。社会上传达过关于‘ 9 · 13 事件”的中央文件后,人们都销毁了林彪的画像、照片、像章,也从文字和言语上摒弃了“永远健康”这句套话,但监狱里的犯人并不知道这个隋况,还在每篇稿件的开头继续敬祝已经成为一具焦尸的“副统帅”永远健康。管教干部心里有数,就由中队指导员出面,在全中队犯人大会上宜布:今后写稿件就不必用“永远健康”这句话了。当时,“ 9 · 13 事件”属于内部传达,而犯人不属于“内部”范围,所以只能这样说。但犯人并不傻,对管教干部的这种说法议论纷纷,怀疑“副统帅”出了“毛病”。
      几天后,这个猜测终于得到了证实。9 中队有一个来自省城的犯人,28 岁,犯流氓盗窃罪而被判刑7 年,押来小岛监狱3 年多,也算得上是个老犯人了。巧得很,9 中队的一个分队管教员名叫王福来的是这个犯人家的邻居,双方从上一代就是关系很好的朋友,到王管教员这一代,两人又是一对同龄伙伴,整天混在一起。这个犯人押解小岛后,王管教员在政策许可范围内曾给予一些照顾。这次,指导员在大会上宜布今后不用“永远健康”这句话引起全中队犯人的议论和猜测后,一些知道这个犯人和王福来关系的犯人纷纷抑制不住强烈的好奇心,私下来找这个犯人,让他去找王管教员摸底,探听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个犯人起初不肯,但挡不住同犯们的请求、怂恿和“激将”, 真的去找王福来。王福来鉴于私情,又寻思社会上老百姓对‘ 9 · 13 事件”人尽皆知,估计过不多久报纸上也会登出来的,狱内犯人迟早要知道,再说此事大快人心,说说也无所谓,便向这个犯人透露了真情。
      王管教向这个犯人透露真情,等于是向全中队犯人公布了这个消息,只一天时间,整个9 中队近200 名犯人都已知道了‘ 9 · 13 事件”。就在这当儿,9 中队的一台织袜机坏了,中队负责保养机器的犯人技术水平有限,围着机器团团转,忙得汗流侠背,却劳而无功,只好向中队摊牌:修不好。中队部便向6 中队求助,但6 中队的高手们正好也脱不开身,9 中队只好向303 中队求援。303 中队马上派一名管教干部带3 个特务犯前往抢修。特务犯干活时,无意间听到犯人在议论“9 · 13 事件”, 颇震惊。返回中队后,他们悄悄向其他特务犯透露了这个消息。于是,不到一天,303 中队已是人尽皆知。
      
              三
      
      特务犯中顿时议论纷纷,他们的议论内容有别于9 中队的普通刑事犯,而且观点趋于一致:林彪的座机坠毁于蒙古温都尔汗,那么他这次飞行的目的地显然是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林彪在苏联养伤时,曾想出“气球御敌”的方法为苏军保卫莫斯科立下大功,深受苏联方面的器重。现在林彪出了事,苏联可能会恼羞成怒,向中国报复。这种报复建立在林彪已向苏联泄露中国最高机密(这也是根据分析而得)的基础上,所以不会是1969 年珍宝岛之战那样的小摩擦,而一定是大规模军事行动。
      一些自认为很会分析问题的特务犯继续往更深层次考虑:苏联和中国打仗,最终胜负一时难以断定,也有可能在还未决出胜负的时候已经停战谈判,但不管如何,苏联军队有备而来,中国军队肯定先退避三舍。这样一来,中共很有可能处理其一些“累赞”。其中包括若干被认为会搞破坏活动的犯人,特务犯、反革命分子当然是首当其冲。
      这种后来被特务犯自己都嘲笑的想法,在当时竟然大有市场,像恶性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开来,几乎有一半以上的特务犯忧心忡忡,担心中共会“大开杀戒”。
      不久,机修分队一个犯人出了工伤。次日,副业分队一个犯人在破竹子时也割破了手,在不到24 小时内连续发生两起工伤,虽然都是轻伤,但也引起了董大杰中队长的注意:这是怎么搞的?干活时为什么心不在焉?他开始留意犯人的情况,观察之下,大觉反常:至少有l / 3 的犯人干活没精打采,神不守舍;饭量减少,食不知味;寝不入眠,梦中惊醒。
      这是怎么回事?中队部马上布置各分队干部摸情况,很快就摸清了底细。中队部开会研究后,决定停工一天,召开全中队大会,对特务犯进行教育,消除他们的顾虑。
      这个大会没有达到目的,倒不是干部不会讲,而是没讲在点子上。其原因是不能讲:" 9 · 13 ”根据中央规定还不能公开,只以中决文件向下面传达。而犯人是没资格听中央文件传达的,这就注定干部在教育时必须回避“9 · 13 事件”,而一回避,有些关键问题就没法讲。
      怎么办?中队部又开会研究,最后大家想出了一个法子:破例安排一次接见,凡是有接见条件的犯人都必须向亲属寄接见单,中队部另外附函,请犯人的亲属必须来接见,协助政府稳定犯人的改造情绪。
      接见信发出后,特务犯的亲属从全国各地赶往小岛来接见。前前后后持续了近一个月。这次接见,管教干部特地放松监视,让犯人有机会向亲属打听“9 · 13 事件”和外面的形势,并且延长时间,让亲属说个够。犯人亲属住在监狱招待所,一次接见如觉得太少,还可以增加。有一个特务犯的弟弟,是个中学教师,在小岛住了4 天,接见了7 次,创小岛监狱犯人连续接见之最。
      这个措施很有效,一些特务犯可以不相信管教干部说的话,但他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自己亲人说的话。关于当前形势的一些实例通过亲属的嘴说出来,其真实性得到了特务犯的认可。全中队几乎所有受过搜集情报训练的特务犯都开动脑筋,对被他们认可的事例进行分析判断:
      “毛泽东已经批准成立调查林彪反党集团的专案组,由周恩来等lO 人组成。”这说明中共高层领导正把主要精力放在调查林彪集团的罪行上,并未把“和苏联打仗作为主要的事情”。
      “社会上各行各业务单位正忙于开声讨会、搞大批判,矛头皆指林彪反党集团,包括军队在内,并未见‘特别备战’。如果战事迫近,哪有心思和空闲时间搞大批判?"
      “全国各地铁路线运行正常,旅客列车基本准点;货车未见装运坦克、大炮等大型武器。”这说明很重要一点,如果北线有战事,或者将要发生战事,大陆的铁路运输能力有限,肯定压缩客车,腾出铁轨占用时间去运输军用物资,而且,大量坦克、大炮及士兵将日夜兼程、源源不断地运往东北。
      一桩桩、一件件分析下来,没有一件事可以说明中苏将要开战。不发生战事,当然也就没有“机枪点名”之虞了。特务犯渐渐安下心来,又和以往一样开始过正常的改造生活了。
      (责任编辑:海涛)
    《湖南文史》2003 年第4 期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