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疆图瓦人:物欲改变纯朴世界
|
时间:2006/10/05 出处:新浪博客 |
在新疆图瓦人家里喝杯奶茶,谁也没想到,在告别时,一脸憨厚的主人竟要收45元的茶钱。这个举动让来者愣了,有一种灵魂被亵渎的感觉。看来,物欲的强大已经冲破古老的防线,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世外桃源。然而,对于图瓦人来说,这也许是一个进步。
第一眼看到那些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的人字形小木屋时,突然觉得正触摸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这些木屋的主人,官方称他们为蒙古族图瓦人。对这种民族定位,图瓦人似乎有些疑惑,几位图瓦老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他们和蒙古族人没有关系,然而,图瓦人每家都挂有成吉思汗的画像,很让人费解。 在喀纳斯有关成吉思汗的传说很多,几乎所有神秘、壮观、美好的事物,在图瓦人的传说中都和成吉思汗有关。比如,在喀纳斯河中央有两个形状酷似脚印的小岛,图瓦人说这是成吉思汗追赶敌人时留下的脚印。很明显,成吉思汗在图瓦人的精神世界里举足轻重。 这些图瓦人究竟来自何方?一直是一个不解的谜。有的学者认为,图瓦人是四百年前由蒙古迁入的,是蒙古族一个古老的分支;也有的专家认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下的部分士兵家眷繁衍生息而成;也有学者认为是五百年前由西伯利亚迁移过来的;还有学者说图瓦人很可能是印第安人的祖先,说法众多,至今没有定论。 图瓦人自己也很困惑。一位担任县政协常委的图瓦老人甚至质问学者:你们已经研究了四年了,为什么还没有结论?一位图瓦老人说,禾木的意思是熊胸前的油,很久以前,他们的祖先来到这里,这里的棕熊几乎成群结队,他们勇敢的祖先杀死了熊,将熊油分给每一个山民,所以山民们把这个村子取名禾木。这个传说是图瓦人关于自己历史的惟一信息。 目前图瓦人居住区共有六处,主要分布在喀纳斯风景区附近,共有三个村落,即喀纳斯村、禾木村及白哈巴村,人口不及两千人。他们对外交流使用哈萨克语,对内使用图瓦语——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稀有语种。1949年以前,他们没有文字,1949年以后,当地政府为他们建立了蒙文学校,他们的书面语言是蒙文。 时间:用来消磨的东西 图瓦人几乎仍处于游牧时期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畜牧和种植大麦,种植完全处于粗放经营状态,他们几乎没有田间管理这个概念,从不浇水、施肥和锄草。他们在河谷种上大麦,就上山放牧,秋后回来收割,亩产一般可达两百公斤。
数百年来,图瓦人一直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有人说“时间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需要消磨的东西”。图瓦人的驻地距离布尔津县城170多公里,一年中有7个月被大雪封山,他们的交通主要靠马匹和爬犁。 图瓦人的木屋几乎都是由直径三十厘米左右的原木搭成的,有大半截埋在土里,房顶一般用木板钉成人字形雨棚,显得原始古朴。房屋的周围有木栅栏围成的小院,许多人家养有马鹿。
他们的居室和厨房都很整洁,很多家的墙壁上挂有壁毯和兽皮。在室内很少看到现代化电器,有的人家甚至没有一件乐器。他们在冬天里寂寞的时候会怎样自娱呢? 大雪封山的日子,这些图瓦人只能躲在自己的小木屋里,忍受着寂寞的煎熬。于是,他们喜欢上饮酒,一种自酿的奶酒给他们带来生活的乐趣。据说这种奶酒富含人体所需的十五种氨基酸和维生素A、E、C、B1、B2及钙、铁、钾、铜、钠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祛寒暖身、健脾开胃、舒筋活血、补肾壮阳、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环和老年人骨质疏松等功效。这种奶酒不仅男人饮,女人甚至小孩也饮。酒消除了他们的寂寞,同时也在消磨他们的生命时光。 楚尔: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在喀纳斯,一位叫额尔德什的民间演奏家(资料上说,他67岁,实际看上去有70岁以上)使用一种叫“楚尔”的乐器非常独特,是用喀纳斯湖边生长的一种叫“芒达勒西”的苇科植物茎秆掏空钻孔后调制而成。看上去像箫,长度大约有50厘米,下端明显粗于上端,用于演奏的孔只有三个。据说,在目前的图瓦人中,他是这种乐器的惟一制作者和演奏者。所以额尔德什老人的演奏也就成为喀纳斯一道独特的风景,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额尔德什为人们演奏并非不计报酬,凡是到他这里来听演奏的,每人须交30元,而他每天要举办十几个场次。老人用他独特的技艺给家人和经纪人带来了财富,这也许是他始料不及的。当初他在十三岁开始学“楚尔”的时候,完全出于对这种乐器的喜爱,他用了十年的功夫才掌握了技艺。
在新疆图瓦人家里喝杯奶茶,谁也没想到,在告别时,一脸憨厚的主人竟要收45元的茶钱。这个举动让来者愣了,有一种灵魂被亵渎的感觉。看来,物欲的强大已经冲破古老的防线,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世外桃源。然而,对于图瓦人来说,这也许是一个进步。
第一眼看到那些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的人字形小木屋时,突然觉得正触摸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这些木屋的主人,官方称他们为蒙古族图瓦人。对这种民族定位,图瓦人似乎有些疑惑,几位图瓦老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他们和蒙古族人没有关系,然而,图瓦人每家都挂有成吉思汗的画像,很让人费解。 在喀纳斯有关成吉思汗的传说很多,几乎所有神秘、壮观、美好的事物,在图瓦人的传说中都和成吉思汗有关。比如,在喀纳斯河中央有两个形状酷似脚印的小岛,图瓦人说这是成吉思汗追赶敌人时留下的脚印。很明显,成吉思汗在图瓦人的精神世界里举足轻重。 这些图瓦人究竟来自何方?一直是一个不解的谜。有的学者认为,图瓦人是四百年前由蒙古迁入的,是蒙古族一个古老的分支;也有的专家认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下的部分士兵家眷繁衍生息而成;也有学者认为是五百年前由西伯利亚迁移过来的;还有学者说图瓦人很可能是印第安人的祖先,说法众多,至今没有定论。 图瓦人自己也很困惑。一位担任县政协常委的图瓦老人甚至质问学者:你们已经研究了四年了,为什么还没有结论?一位图瓦老人说,禾木的意思是熊胸前的油,很久以前,他们的祖先来到这里,这里的棕熊几乎成群结队,他们勇敢的祖先杀死了熊,将熊油分给每一个山民,所以山民们把这个村子取名禾木。这个传说是图瓦人关于自己历史的惟一信息。 目前图瓦人居住区共有六处,主要分布在喀纳斯风景区附近,共有三个村落,即喀纳斯村、禾木村及白哈巴村,人口不及两千人。他们对外交流使用哈萨克语,对内使用图瓦语——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稀有语种。1949年以前,他们没有文字,1949年以后,当地政府为他们建立了蒙文学校,他们的书面语言是蒙文。 时间:用来消磨的东西 图瓦人几乎仍处于游牧时期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畜牧和种植大麦,种植完全处于粗放经营状态,他们几乎没有田间管理这个概念,从不浇水、施肥和锄草。他们在河谷种上大麦,就上山放牧,秋后回来收割,亩产一般可达两百公斤。
数百年来,图瓦人一直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有人说“时间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需要消磨的东西”。图瓦人的驻地距离布尔津县城170多公里,一年中有7个月被大雪封山,他们的交通主要靠马匹和爬犁。 图瓦人的木屋几乎都是由直径三十厘米左右的原木搭成的,有大半截埋在土里,房顶一般用木板钉成人字形雨棚,显得原始古朴。房屋的周围有木栅栏围成的小院,许多人家养有马鹿。
他们的居室和厨房都很整洁,很多家的墙壁上挂有壁毯和兽皮。在室内很少看到现代化电器,有的人家甚至没有一件乐器。他们在冬天里寂寞的时候会怎样自娱呢? 大雪封山的日子,这些图瓦人只能躲在自己的小木屋里,忍受着寂寞的煎熬。于是,他们喜欢上饮酒,一种自酿的奶酒给他们带来生活的乐趣。据说这种奶酒富含人体所需的十五种氨基酸和维生素A、E、C、B1、B2及钙、铁、钾、铜、钠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祛寒暖身、健脾开胃、舒筋活血、补肾壮阳、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环和老年人骨质疏松等功效。这种奶酒不仅男人饮,女人甚至小孩也饮。酒消除了他们的寂寞,同时也在消磨他们的生命时光。 楚尔: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在喀纳斯,一位叫额尔德什的民间演奏家(资料上说,他67岁,实际看上去有70岁以上)使用一种叫“楚尔”的乐器非常独特,是用喀纳斯湖边生长的一种叫“芒达勒西”的苇科植物茎秆掏空钻孔后调制而成。看上去像箫,长度大约有50厘米,下端明显粗于上端,用于演奏的孔只有三个。据说,在目前的图瓦人中,他是这种乐器的惟一制作者和演奏者。所以额尔德什老人的演奏也就成为喀纳斯一道独特的风景,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额尔德什为人们演奏并非不计报酬,凡是到他这里来听演奏的,每人须交30元,而他每天要举办十几个场次。老人用他独特的技艺给家人和经纪人带来了财富,这也许是他始料不及的。当初他在十三岁开始学“楚尔”的时候,完全出于对这种乐器的喜爱,他用了十年的功夫才掌握了技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