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二戰後誰保下了靖國神社? 2006/09/30
  • 中国,如何现实地面对日本2006/09/29
  • 个性奔放的安倍晋三夫人备受瞩目()(图)2006/09/29
  • 中国将面对更右倾的日本2006/09/27
  • 安倍要改善中日關係 試問幾句2006/09/27
  • 死于谅山之役的日本《赤旗报》记者2006/09/26
  • 我们是不是在妖魔化日本?2006/09/26
  • 安倍晋三将终结日本60年和平主义?2006/09/23
  •  
    安倍訪華 中日能否柳暗花明?
    时间:2006/10/03 出处:中评社
      中評社香港10月2日電(評論員 丘巒)日本共同社1日傍晚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於8日訪問北京,會晤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安倍隨後計劃於9日訪問韓國。中國則尚未公布安倍的訪華行程。如果情況屬實,則表明中日關係獲得了較大的轉變。

      但是,安倍晉三就算順利訪華了,是否意味中日關係從此進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恐怕還不能過早下結論。柳暗可以花明,柳暗也可以花不明,一村可以進入,一村也可以遙指。

      如果按報導安倍訪華只有一日時間,一日能做些什麽?肯定無法深入探討,更遑論觸及實際問題。所以,打個招呼,表表態度,取得象徵意義的意味極濃。

      安倍晉三當選日本首相沒有幾天,對華政策卻出現了急轉彎的跡象。近日來,安倍著力營造改善日中關係的氣氛,甚至表達出來了急於要訪問中國的心態,這是什麽回事?是好事還是壞事?好事會不會變壞事?壞事有沒有可能變好事?中日之間近些年來的政治隔閡實在是太深了,猜疑太多了,一時半會兒要急轉彎,實在有翻車之顧忌。

      中評社報道,上月28日,多家日本媒體在顯著位置刊登了27日媒體對外務大臣麻生的訪問報導。日中關係幾乎是所有媒體最關心的問題。《日本經濟新聞》、《讀賣新聞》等媒體都把麻生的回答“安倍首相爭取下月訪華”作為當天報導的標題。《產經新聞》頭版連載文章《安倍政權啟動》還以“對華外交”開篇,關注了“中國注視(日本)處理靖國問題”。由此可知,日本新政府已經開足馬力在營造與華接觸的輿論空間。

      安倍晉三29日在眾院全體會議上發表的就任後的首次施政演說也格外重要。安倍說,“中國和韓國是日本的重要鄰國,日本與中韓兩國在以經濟為中心的廣泛領域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緊密關係。我認為,日本加強與中韓兩國的信賴關係對亞洲地區及整個國際社會是極為重要的,為了能以面向未來的態度坦誠進行對話而共同努力是重要的。”

      安倍及日本新政府這樣的言辭動作,給人帶來兩種政治聯想:

      一,安倍晉三確實有誠意要改善日中關係,並且知道日本方面必須先採取主動,積極提出要求,才有可能獲得中方的回應。這是以内因爲主的。屬於主動型的。

      二,安倍晉三主要的目標是營造日中之間的緩和氣氛,以緩解美國及其亞洲國家給自己帶來的壓力。這是以外因爲主的。屬於被動型的。

      如果以内因爲主,安倍及日本新政府在最近的階段中,就應該出臺多項修正過去小泉時代的對華錯誤政策了,或者提出新的發展思路來。實實在在的措施必須跟上。如果以外因爲主,那麽,空洞的言辭就很多,實際的問題不去觸及,沒有什麽具體的措施。

      有沒有内因與外因結合的可能呢?照理說,内因與外因是不可分離的。但是,在當前日本新政府面臨著前朝留下的對華政策局限,如果不加清理、不加揚棄、不作修改、不作補充,什麽外因、什麽内因,都是毫無意義的。

      我們至今仍在觀察,安倍訪華的動機。他是準備要做什麽?一,是要通過訪華,開始修訂錯誤的對華政策,打下重啓中日政治關係的新基礎嗎?二,是要通過訪華,讓參拜靖國神社等錯誤蒙混過關,冀望於因爲換了人,中國就不再追究了嗎?

      《朝日新聞》的民調顯示,83%的人希望趕緊改善與中韓兩國的關係。與日本人民的心態一樣,我們殷切期盼中日關係獲得迅速的改善。但是我們更加期盼中日關係獲得穩定的、有序的、正常的改善。速度不是追求,實質才是目標。

      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日關係如果通過安倍訪華能走向這一步,那就要謝天謝地了。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