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燕晓东:王佩的不见
|
时间:2006/09/20 出处:新浪博客 |
腐败的中国文化,一直在埋没人才。互联网上曾经出现过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叫王佩,在网在心中占有重要位置。在网络写手中,其事他是真正的第一人。但可耻的商业与一些行而上的霸权合作,炒作了许多网络图书,却没有王佩。人们称王佩是新左派,因为他过余同情普通人民,在这个不合适宣的时代,他高羊毛泽东旗帜,热爱毛泽东的人类公平理想。他的文章,也体现了他的思想。这是不苟世俗的大家气象的写作,很了起。在我的遍阅天下文章里,这样的文人是属有大造就那一类。
当年,王佩一个八办了个电子杂志《黑板报》,每周一次,我就订阅了。每周五,以收到杂志慢慢阅读为享乐。这本杂志通过网易发行的,订户定三十六万。这就是,王佩一个人办的杂志,发行量就相当于一家省级报纸了,比如《华西都市报》、《重庆晚报》。网络,的确放了生产力。但由于互联网不赢利,王佩没有生活来源,这杂志就消失了。我痛了很久。
王佩在网上的名气是有目共睹的,余秋雨为了拉拢新人,也说王佩是第一写手,写文章说了许多好话。有一天我接到复旦大学一位老师打来的电话,他说要编《网络文学大系》,问我的一篇文章《诗经的升级版》。他开口就提到王佩。我在《作家》杂志发了篇《互联网上的一百零八条大虫》,就接到报恕电话,说他们办公室的看了,都议论纷纷,特不服气,所以代全体同事打个电话来。我在那篇文章里,把王佩排在了很后面。对方说这是很错误的做法。而我接到电话时当即承认了这的确是错误。
王佩写过《乔CEO上任记》、《猪.COM》,是网络文学的精典,与《巩俐入北大考试卷》、《鸡过马路》等,开创了网络文风。可是,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一个难得一见的不苟世俗的作家不见了,再也看不见他的作品出现了。这是为什么呢?在看一万篇等于看一篇看一篇也等于看一万篇的流俗的中国文字里,这个不苟世俗的人,写作一种让人回到自信的文字。这非常不简单,况且他又年轻,才毕业几年,就更难能可贵。我比王佩长得多了。我却是他的忠实读者。我几十年如一日的阅读,好不容易看到一个人格高尚,其文字能抵达内心的作者(这在我们这里,算稀有品种了),可这个作者突然消失了。是什么样的文化环境在杀害我的作者呢?我们的年轻作者又走上了他们上辈一样毁灭的道路上了吗?
一年了,我再也没读到过《黑板报》上王佩的文章。也没在大量浪费纸张的飞舞的纸传媒上读到过王佩的文章。事实上,我知道在纸传媒上我更本不可能读到他那样的文章。我几十年来至今,读到的倒像是一山大便。而我自已就常在那可耻的文明大山上添砖加瓦,刊出过了百万字。
但我不想王佩这样的青年,像我一样下贱。我想他们该保持亮丽的人格文格。与其做些肮脏的所谓文明,不如冼脚上床睡觉。与其不得已东写西写,不如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