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中国官员升迁的十条道路2006/09/10
  • 上海社保基金弊案传又一国企高层被双...2006/09/06
  • 学者指出上海社保案有难撼权力背景2006/09/05
  • 歐洲時報:中共政改之路醞釀新動向?2006/09/04
  • 中央數十專組 分赴各國取經2006/09/04
  • 各地駐京辦面臨生存整肅風暴2006/09/03
  • 郴州宣传部長户外电子屏赚得五百万()(图)2006/09/03
  • 上海宝山区长秦裕严重违纪受调查2006/08/25
  •  
    从司法“电脑量刑”到行政“电脑决策”
    时间:2006/09/12 出处:凯迪网络
    眼下,由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法院开发成功的“智能数字化量刑系统”(简称“电脑量刑”),虽然到目前仍就处在复杂的争议声中,但由于“科学工具”具有依法量刑的适用性、排除人为干扰的优越性、最大限度的公正性、防止腐败的可行性,实际上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同。尽管这种“电脑量刑”系统不可能代替司法审判程序,而且目前仍就处在不断完善的尝试性阶段,但从社会进步的需要角度看问题,“电脑量刑”这一新生事物,终将成为司法审判的最后量刑手段,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阻挡的科学发展需要。正因为如此,山东省才决定在复杂的争议声中率先推广使用“电脑量刑”模式,进而颠覆传统的“估堆量刑”模式。(相关报道见《法制论坛》:http://bbs.chinacourt.org/index.php?showtopic=176719)。

    说实话,司法审判是一个非常严谨严肃的程序,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复杂易变过程,尤其是在司法难以独立和中立的国情面前,因人为干扰(包括领导干预、司法腐败、徇私枉法和法官任意玩弄“自由裁量权”等因素)而导致司法不公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不鲜见。不过需要关注的是,“电脑量刑”这种工具的公正性,就在于量刑标准完全是按照法定量刑标准而设计的,“电脑量刑”只是按照司法审判的最终结果录入而得出量刑结果,与司法审判是否公正并没有直接关系。换言之,即便是司法审判不公,也不能怪罪“电脑量刑”不公。所以,人们在认识“电脑量刑”的公正性方面决不能与司法审判是否公正混为一谈,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电脑量刑”始终都是公正的。

    没有想不到,也许只有做不到,只要想得到,就看敢不敢做到。对此,愚下从司法审判的复杂性和“电脑量刑”的公正性,想到了政府的行政决策可否借鉴“电脑量刑”的公正性模式制定一种行政工作中的“电脑决策”的正确性模式?

    不可否认,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让人骄傲和自豪,但是也必须看到,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也让人感到苦恼和困惑,尤其是诸多反复出现又久拖不决的尖锐的社会矛盾,事实上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社会和解和社会和谐,长此以往,不免要为国家前途感到担忧。不过,仔细想一想,苦恼也好,困惑也罢,担忧也是,其实背后都隐藏着行政决策失误的影子。君不见,抛弃公益性质的教育市场化造成的教育不公现象、住房商品化造成的终身负债变成“房奴”的现象、高价医疗造成的惧病拒医现象、不惜代价的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现象、违法乱纪以权谋私造成的前腐后继现象、贫富悬殊越拉越大造成的潜在阶层对立现象、行政权力干预而造成的市场垄断现象……,等等等等复杂尖锐的社会矛盾,难道与行政决策失误没有关系吗?显而易见,答案是否定的!错误的行政决策与复杂的社会问题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而这种必然的因果关系的背后是“政治主观”和“权力任性”!!!

    既然复杂的司法审判最终可以通过“电脑量刑”得到公正结果,那么,行政行为是否可以通过“电脑决策”来实现行政正确呢?答案是肯定的:可以!试想,“电脑量刑”的量刑标准完全是按照法定量刑标准而设计的,那么,行政决策也可以通过科学发展观对发展规划进行量化,将这些经过反复论证量化的规划指标设计成某种可录入电脑的标准,这样就可以最终完成“电脑决策”的正确性。尤其是具有每五年一次制定发展规划(或者计划)的传统,就给这种“电脑决策”带来了可行性的意义。

    “电脑决策”同样具有优点和缺点。优点是:(1)防止“政治主观”和“权力任性”,防止屁股决定脑袋的“一把手专权”现象;(2)加强中央政府领导权威,防止地方对抗中央;(3)防止借规划之名行“期权腐败”之实,防止以权谋私任意修改行政决策;(4)“电脑决策”实行政务公开,便于社会监督。缺点是:(1)用什么样的方式保证“电脑决策”的正确性?(2)“电脑决策”在当今的国情和制度下能否得到有效地执行?(3)怎样防止“电脑决策”被人为修改而导致行政错误?这三个缺点既是对“电脑决策”提出的问题,也是需要崭新的制度作为保证的,因此,是否愿意建立崭新的制度,也就成了改变“政治主观”和“权力任性”的第一课题。

    从司法“电脑量刑”想到行政“电脑决策”,是天真还是滑稽?是可行还是不行?也许这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不过,科学的决策需要借助科学的工具来完成,这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既然人们能够面对“电脑量刑”的公正性,那就有可能接受“电脑决策”的正确性。但愿“电脑决策”不再遥远,因为,“电脑决策”的正确性完全有可能把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行政失误降低到最小程度,同理,“电脑决策”的正确性完全有可能为解决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成本最低的保证。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