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英九把“倒扁”球踢给了民进党
|
时间:2006/09/09 出处:光明网 |
朱卫华 据人民网9月9日报道,倒扁静坐今天登场,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昨天接受台湾《联合报》专访时表示,街头、“立院”与司法三者可汇流,对陈水扁进行二次罢免,他建议民进党让罢免成案,将最后决定权交给人民。——民进党当然不大可能让“二次罢免”成案,但在台湾这种云诡波谲的政治和社会赛场上,马英九却结结实实地把“倒扁”球踢给了民进党。你别说,这一记踢得够精妙,也够刁钻。
从台湾整体利益出发,马英九对“百万人反贪腐运动”表现出高调支持的姿态,如他在“第一时间”以个人名义汇出100元的“倒扁费”、对施明德正颜厉色的批评全盘笑纳、为“倒扁”民众全天候静坐寻求“法律依据”等等;但从国民党未来的选举战略出发,他的有关言行本质上却是一种洞若观火的心态,而在这场“倒扁”的“红色怒火”引燃之日,他以“二次罢免”论临门一脚,“倒扁”的皮球被他狠狠地踢给了民进党,从而把这种心态演绎得淋漓尽致。
“倒扁”静坐如何收场,无疑是举世瞩目的事件。对此,马英九的评估是:“二次罢免”是体制内唯一的退场机制。他所谓的“二次罢免”,是指继今年六月泛蓝阵营第一次推动“罢扁”案之后,这次(即第二次)则由民进党提出罢免陈水扁的议案。马英九这一招,妙就妙在可为围绕陈水扁下台问题被套牢的局中所有人物及“利益攸关方”解套,特别是民进党。民进党在台湾这场政治和社会风暴中,岂止是被套牢,简直就是被陈水扁的贪腐集团彻底绑架。然而,如果它在这种风口浪尖上继续死心塌地地充当陈水扁负隅顽抗的“人质”甚至打手,则民进党必然在未来政治博弈中落个死无葬身之地。
对此,马英九分析得入情入理:“多数人心里有数,‘第一家庭’弊案只剩怎么决定刑责的问题,罢免将成为唯一解套方式,只要六十天,就像打一场选举一样,就算罢免案公民复决没有通过,相信广场上静坐的民众也能接受。”让民进党领衔罢免陈水扁,可能说不上是壮士断“头”的绝选,至少也称得上是“刮骨疗毒”的磨难,总之明明是民进党的一个致命难题,却感觉不到小马“二次罢免”的提议有丝毫为难民进党的意思,妙哉!
之所以说小马的“二次罢免”论有点“刁钻”,是因为他不仅给自己的政党未来选举拓开了一个公正大义的空间,还在于他并不刻意去掩饰国民党基于选举考量的那番入心入肺的坦率。他说:“二次罢免案今年年底就可以决定,如果公民复决没过,就不能再提;罢免成功后,继任‘总统’仍是民进党籍的吕秀莲,后扁时代若民进党好好搞经济,一年半后未必没有连任‘总统’的机会,起码会让国民党选得很辛苦。”
憨憨的政治幽默。为政敌出谋划策,亏他小马想得出来!但这种对民进党设身处地、“细致入微”的关心,或许不能令民进党感激涕零,但至少会令已然岌岌可危的民进党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而且,为了进一步表达他对政敌前途担忧的诚意,他说:“上面我说的这番话,我们党内有人质疑我怎么可把这些告诉敌人,但我没有把民进党当作敌人。”马英九的虚虚实实更展示了他天才的辩术,以往人们对他优柔寡断的风评或许由此可以得到某种改良。可惜他这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表白,在许多民进党人听来,可能比挨骂还难受。想必小马并不在乎这种效果,恐怕他最关心的是,把“倒扁”球踢给民进党,同时更重要的是喊话让台湾民众听明白,国民党的政治胸襟和道德水准决非民进党可以比拟。
除了给国民党净身美容,马英九的“二次罢免”论也或多或少地印证了美国因素并非陈水扁去留的最大因素,更非决定性因素。正如美国华裔时政专家汤本日前在接受凤凰卫视记者采访时所说,对当今台湾政坛而言,美国不是刻意支持哪一个政治人物,它只是在从中寻求自己的国家利益而已:陈水扁符合美国利益时当然会得到美国的支持,但施明德的“倒扁”民主行动如果符合美国的利益,也一样会得到美国的支持。汤本先生说得对。对“倒扁”运动而言,美国与其说是在“挺扁支扁”,倒不如说是“惧吕忧吕”更为恰当——在两筐烂苹果中,眼下美国只能选择前者。但它每天都在紧张评估,当出现陈水扁自动下台,或台湾民意用足够的力量将其逼退之后,美国恐怕也只能默认新的“现状”。
无论如何,马英九关于“二次罢免”的分析有其客观上的合理性,也许说不上是“体制内惟一退场机制”,但至少应是在对体制内外的总体权衡中,它可能属于最佳退场机制。任何不能退场的大戏都不是成功的演出。而要命的是,施明德恰恰在“百万人反贪腐运动”这场大戏惊天动地开幕之日,仍然在重复表达着“没有退场机制”之背水一战的毅然决然。小马的“二次罢免”论,其实也是在为施明德解套。因为很多台湾人都清楚,这个套一日不解,“不是扁倒,就是我亡”的誓言,随时都有可能酿成令台湾追悔莫及的灾难性后果。施明德是个说到做到的人,而民众“红色怒火”的失控将比施明德的“说到做到”更为不堪设想。
台湾正处在一种可怕的政治僵局中,台湾已经为此付出了高昂的社会成本和沉重的政治代价,其实陈水扁才是惟一可从捷径上“化解”僵局的人,但这位今年以来一直面色灰黄、印堂昏暗、心绪紊乱的“总统”已经全然丧失了感受“气数”的能力。他的曾为律师的直觉是否会提醒他,他已经不可能逃避法律的制裁了,而且越是被动退位,台湾支付的成本就越大,他的罪孽就越是深重,故而这制裁就来得越是严厉!(2006年9月9日 星期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