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东淡水鱼十分一含有禁药
|
时间:2006/09/03 出处:大公报 |
【大公报讯】广东省的渔业部门验出省内出产的部分淡水鱼类含有禁药,大部分来自茂名的鱼场,暂时未知这些淡水鱼有否供港,本港食环署表示,会跟内地了解事件。
根据广州食品安全信息网的报道,被验出含有禁药的淡水鱼类,有俗称「福寿鱼」的非洲鲫,亦有一些淡水虾苗,被验出的禁药包括甲基睾丸酮、氯霉素等抗生素,是用来杀菌和令鱼类生长加快,对人体有害。
本港有报章称,广东省渔业与海洋局在今年五至七月,委托广东省渔业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机构,抽查茂名、清远、汕尾等九个市的鱼场养殖,结果在二百八十八个成鱼、鱼苗及虾苗样本中,发现三十三含有禁药成分,不合格率约为百分之十一点五。
集中茂名鱼场
有学者说,长期使用过量氯霉素抗生素,会增加细菌出现抗药性机会,而甲基睾丸酮属於脂溶性物质,容易积聚在动物脂肪,人类进食过量这种物质,对男性可引起肝癌、睾丸萎缩、精子数量减少、影响性慾,严重者更可导致不育,还会影响肝功能,对女性则会影响经期,如果孕妇摄取过量禁药,有可能会导致早产。
广东省的淡水鱼养殖场负责人说,近年当局加强巡查,所以大部分的鱼场都已没有用这些禁药,现在基本上用简单药物如福尔马林等,体外消毒很简单的,农业部门每年都会提醒鱼场有关用药之事。
食环署示跟进
食环署表示,会跟内地了解事件,食物监察计划一直有抽取食物作兽药残余及激素测试,而内地出口的输港淡水鱼都必须要有卫生证明书,证明不含禁药包括孔雀石绿。本港的街市亦有出售非洲鲫,有档主说,现在售卖的鱼类都是由新界鱼场供应,并非由内地入口,不担心生意受到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