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內地網管「過濾」私人電郵
|
时间:2006/09/01 出处:早报网 |
內地不斷採取行動,淨化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網網絡環境。日前,一些門戶網站的監管也介入了屬私人信件範疇的電郵。圖為福州警方重拳出擊查處家庭經營黑網吧
(資料圖片)
中國互聯網主管部門——信息產業部年初啟動了一項名為「陽光綠色網絡工程」的活動,希望藉此淨化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網網絡環境。據稱,網絡新聞、論壇、博客及搜索引擎都是本次行動的整治對象。而記者近日發現,一些門戶網站的監管過濾也介入了屬私人信件範疇的電郵,出現敏感字眼的電郵均被拒絕傳送。
【大公報記者北京三十一日電】
記者日前使用搜狐網站提供的郵箱發送稿件,稿件中提及一個內地非法組織的名稱,結果被拒發。記者於是嘗試了其他一些在內地網絡論壇的敏感字眼,結果,電腦熒屏都跳出「因郵件中存在敏感信息而被拒絕發送」的提示,搜狐郵箱也一律拒絕接收。記者轉而試用新浪、雅虎等其他網站,發現在發送或接收內含類似敏感字眼的郵件也都或多或少存在問題。
敏感信息因時而異
記者就此事向搜狐網站求證,該公司客戶服務部的兩位工作人員表示,搜狐網站確實根據相關規定,對郵件內容設置了過濾程序。他們強調,此舉並非搜狐自己的決定。至於何為「敏感信息」,工作人員表示,信息產業部出台了電子公告,對此做了具體界定,且每個時期的「敏感信息」都不盡相同。他們沒有明確回應此項工作何時開始,只是說,「這是一直都有的。」
新浪網客戶服務部的一位工作人員則向記者表示,對發送或接收「內容正常」的郵件,新浪網不會設置任何障礙。不過他也承認,新浪網聘請了一批網絡監察員,會對「內容涉及非法、暴力等不正常的郵件」進行處理。但他沒透露具體的處置方式。
記者在網上搜索,未能見到信息產業部出台的所謂「敏感信息界定公告」。
監管電郵於法無據
目前這種過濾包括了網上論壇、聊天室和博客領域。據稱,內地目前有將近三十萬名網警,負責監視及刪除不恰當的新聞及言論。當過濾裝置剔出含敏感字眼的文章後,便由網警來審查甄別該內容是否可以見諸網絡。
然而,如果說對論壇、博客的監管針對的仍只是網上公開言論的話,對私人電子郵件的過濾卻牽涉到更敏感的領域:內容含敏感字眼不一定意味著郵件的內容本身政治不正確,但進一步的審查甄別卻分明有侵犯通信自由和個人隱私之嫌。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一日經國務院批准並經公安部發布的《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規定禁止利用互聯網製作和傳播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等相關信息。但管理辦法的第一章第七條也明確指出,用戶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規定,利用國際聯網侵犯用戶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二零零零年十二月全國人大常委會也專門發布了《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當中規定,非法截獲、篡改、刪除他人電子郵件或者其他數據資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構成犯罪的,可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