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航93号航班被自家导弹击落?
|
时间:2006/08/27 出处:青年参考 |
本报特约记者 栾慧 曾有人总结过9·11事件的诸多疑点:比如说根据五角大搂被撞后的照片和录像显示,现场没有发现遇难乘客尸体,没有波音767巨大的双引擎,没有用来构成波音767客机的几吨重的航空铝。9·11调查委员会的解释是,爆炸产生了巨大的能量,把它们蒸发了。
还有著名的美国联合航空公司93号航班。坠毁的飞机在地上撞了一个大洞,但没有飞机残骸,没有乘客尸体。对比其他的飞机失事现场,区别十分明显,连当时CNN在现场解说的记者都说“现场的残骸少得可怜”……
近日,英国媒体又爆出有关美航93号航班坠毁的新疑点。英国《每日邮报》19日报道说,一般认为,9·11事件中被劫持的“93号航班”,因为乘客英勇抗争,飞机撞向地面和恐怖分子同归于尽。然而新近出版的《93号航班:那次英雄式的抗争飞行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一书中却披露,众多证据和疑点都显示,“93号航班”是被美国空军战斗机的导弹故意击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它飞向最后的目标——白宫或其他重要建筑。
英国《每日邮报》将书中提出的诸多疑点进行了总结,并认为两处地方最为可疑:一是现场残骸极少,二是坠机时间竟然有两个,更重要的是有目击者还看到了导弹。《每日邮报》说,有好几名目击者看到“93号航班”坠毁前,曾有两架F-16战斗机跟在它后面,有人还宣称亲眼看到战斗机发射了两枚导弹,其中一枚击中波音客机的引擎,导致飞机“像石头一样往下掉”;还有目击者称先“听到一声巨响”,然后看到客机往下掉……种种证据显示,93号航班并非像FBI等调查文件中所说,是机上乘客跟恐怖分子搏斗后坠毁,而是被美空军导弹所击落。
有关93号航班的事件曾被媒体大肆渲染报道过,大多是说机上乘客有多英勇,为了保卫美国而献身。这一题材还被拍称电影。著名的《93号航班》就是取材于它。
面对众多疑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冷静思考,情报部门和新闻媒体报道的真实度到底如何,不能不怀疑布什政府为了当时的反恐大业,故意造就了这样一批保护国家的英雄人物。《93号航班》上最著名的一个电话是乘客托德·比默在向恐怖分子发动反击前的号召——“Let sroll”(让我们行动吧),最后“让我们行动吧”成了美国反恐战争征募新兵的宣传标语,连小布什在演讲中也忍不住多次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