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日本有座洛阳城2006/08/11
  • 六成五日本人认为中国不可信赖2006/08/11
  • 日本驻华大使带着《论语》上任 2006/08/10
  • 日本甲级战犯后代不再沉默2006/08/08
  • 日警察击毙中国研究生 我使馆关注2006/08/06
  • 日本恶炒军官私会上海酒吧女子2006/08/05
  • 不必总是劝小泉别参拜2006/08/03
  • 日政坛掀起“朝拜”蒙古热2006/08/02
  •  
    日本成功的原因:等级和服从
    时间:编辑时间:2006/08/13 出处:凯迪网络
      当今很多民主逗士,喜欢拿日本说事,认为日本的强大和崛起是全盘西化的结果,是废除了传统的等级伦理的结果。实际上,日本可以说是亚洲最顽固的国家,二战前的西化程度甚至比不上大清立宪时的满清王朝,更不用说民国。二战后的日本,虽经美国改造,但其西化的程度远远比不上菲律宾等亚洲国家,大部分日本人把二战后的日本重新崛起归功于天皇,认为是天皇使他们团结强大,日本的执政党在美国眼皮下一党独大,首相照样参拜日本的精神文化象征境国神社。作为日本强大的转折点明治维新的实质,也根本不是全盘西化,而是东洋为体西洋为用,是引进西方技术,文化上复古(日本的文化复兴)
     日本的迅速强大,按西方学者的研究,恰恰是大陆民主派最反对的严格等级制,日本人对天皇的忠诚和下级对上一等级的绝对服从起了决定作用。

      明治维新(1) 
    作者 : [美]鲁恩·本尼迪克 


      无论在家庭生活还是政治领域,日本人都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只有这样,日本人才会感到安全。所以很大程度上,虽然明治维新是反对封建旧制的,但它最终能够成功是利用了日本民众对封建等级制的无条件遵从。
    “保卫天皇、驱逐蛮夷”口号的提出宣告了近代日本的到来。此口号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保护日本免遭外国侵略,使日本恢复到十世纪的黄金时代,实行天皇和将军的“双重统治”。其中,京都的天皇朝廷最反动、最极端。在支持保皇势力的人看来,保皇派的胜利:就是要使外国人受到屈辱,并最终把他们赶出去;就是要重新恢复日本的传统生活方式;
      明治政府中那些精明强干的实权人物,却都是极力反对废除日本的等级制思想的。通过强调天皇的最高统治权和削弱将军势力等手段,“复古维新”运动使社会的等级结构更加清晰明了。他们废除了藩,从而消除了忠于藩主和忠于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些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等级制的习惯,只是赋予了他们一个新的位置。为了更好的推行自己的施政纲领,那些被称为“阁下”的新领导人甚至还加强了中央集权。
    明治政府的政治家们对自己的目标非常明确。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期间,宪法的草拟者伊藤博文公爵派金子侯爵④前往英国,就日本目前遇到的问题,听取斯宾塞(Herbert Spencer)的意见。经过深入的交谈,斯宾塞将自己的意见以书面形式呈递给了伊藤。在提到等级制时,斯宾塞写道,日本社会中存在着一个任何国家都无以伦比的经济腾飞的基础,那就是民众对“长辈”的尊重和服从,对天皇的绝对忠诚,这是一笔可贵的资源,是日本政府应该加以引导和利用的,它为日本的复兴提供了一个机遇。日本将在明治政府的领导下稳步前进,并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的评价,明治政府非常满意。他们力图在现代世界中仍保持日本那种“适得其所”的优点,他们不愿打破对等级思想的依赖。

       不论是在政治、还是在宗教和经济领域,明治政府都对国家和人民间的义务作了明确的划分,要求各自能“各安其分”。无论对美国人还是对英国人来说,这种划分和安排都是不可思议的
       总之,整个日本社会都是按等级思想建立起来的。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人的行为都必须与他的年龄、辈分、性别、阶层相符合。无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在宗教、军队、实业等其他领域中,人与人之间都存在严格的等级划分。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一旦逾越自己的权力范围,都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只要生活沿着“各得其所,各安其分”这个轨迹继续下去,日本人就仍会心安理得的活着。他们就会感到安全。当然,他们觉得安全并不是由于他的个人幸福得到了最好的保护,而是由于他将这种等级思想合法化了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