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质疑海洋公园赢香港迪士尼乐园
|
时间:2006/08/11 出处:大公报 |
「福布斯」杂志网页以入场人数为标准,选出 2005 年全球十大最受欢迎主题公园,香港海洋公园以入场人数四百万位列第七。香港媒体欢呼海洋公园战胜香港迪士尼乐园,海洋公园负责人备受颂扬。香港媒体过于煽情,评论有失客观公正,对香港迪士尼乐园不公平。
众所周知,香港迪士尼乐园去年九月中开幕,根本无法提供 2005 年全年入场人数,无从参加2005 年全球十大最受欢迎主题公园竞选。在2005 年中,海洋公园有九个半月是独市生意。在最后两个半月中,海洋公园由于票价低,及予旅行社之分账好,成为大陆旅行团必游景点。其中尚有旅发局估计错误,杞人忧天,为免因香港迪士尼乐园开幕削弱海洋公园竞争力,用公帑资助大量大陆游客免费游海洋公园,为之锦上添花。
海洋公园金榜题名是喜事,但正如以上所述,以此断言海洋公园赢香港迪士尼乐园实乃言之过早,理据牵强,过于武断。奇怪的是无传媒或公众人士为香港迪士尼乐园说一句公道话,而是一面倒扬海洋公园,贬香港迪士尼公园,欢呼「以土胜洋」。海洋公园和香港迪士尼公园都有香港政府背景,手心手背都是肉。在零和游戏下,香港迪士尼乐园的失败等于香港纳税人的损失。香港迪士尼乐园有不足可予批评,与人为善,为何要对香港迪士尼乐园以偏概全,攻其一点,不计其余,穷追猛打?为何不能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希望海洋公园和香港迪士尼乐园双赢,以符合香港利益?
日本是相对较排外的,但日本人不会希望东京丰岛园或富士急乐园战胜东京迪士尼乐园,「以土胜洋」,自己倒自己米,以满足虚幻的本土自尊。 2005 年香港迪士尼乐园仅开业两个半月,因数据不足无从竞逐 2005 年全球十大最受欢迎主题公园,分明是非战之罪,传媒却大做文章,凭空创造出海洋乐园赢香港迪士尼乐园的煽情虚拟故事。
海洋公园过去每年入场人数仅一百多万,长期亏损,甚至要拆毁水上乐园和集古村以止血。 2005 年因自由行,加上香港迪士尼乐园开幕仅两个半月,未真正棋逢对手,海洋公园入场人数大增至四百万。海洋公园负责人是人才,但海洋公园去年入场人数突飞猛进不无靠偶然和运气。若果据此而归功和拔高海洋公园负责人的领导才能,并不公正客观。假如海洋公园负责人换了另一平庸之人,同样可因自由行效应及九个半月独市生意,而成 2005 年全球十大最受欢迎主题公园。因自由行效应游客大增,旅发局总干事被传媒批评贪天之功为己功。海洋公园因同理而游客数倍激增,在传媒的歌颂下,却成了海洋乐园负责人的丰功。这是因人而异,双重标准。
海洋公园于 1977 年开幕,最初由香港赛马会捐款兴建,不必负债。 1987 年海洋公园脱离马会独立,成为非牟利机构。虽然海洋公园在日常运作中要自负盈亏,但在财政上得到香港政府背书,因此有较大减价及多分账予大陆旅行社的空间,令主导大陆旅游市场的大陆旅行社对海洋公园情有独锺。香港迪士尼乐园是港美合营机构,香港政府投资大,向银行贷款,要付本利,处于开荒期,营运开支大,票价在环球迪士尼乐园中最低,难有下调空间。
香港政府是香港迪士尼乐园大股东。根据合约,不管盈亏,迪士尼母公司每年可收数以亿计管理费及专利费。如果香港迪士尼乐园在超低价基础上再减价,难以维持日常运作。若果入不敷出,银行可能要求提早还款,受损的是香港纳税人。如果以赔本贴钱低价争取人流,这是为谁辛苦为谁白忙一场?香港人损失更大。这不是市场策略,而是市场自伤。
不顾成本减价追求人流并非良方, 1992 年开幕的法国巴黎迪士尼乐园是 2005 年全球第三大主题公园,但去年亏本数目以亿元计。倘香港迪士尼乐园入场人数不达标,或会遭债权银行要求提早还款。法国迪士尼乐园开幕初期因高估入场人数而有财政危机,被迫于 1994 年重组债务。香港政府料 香港迪士尼乐园未必能达到首年入场人数 560 万的目标。 香港迪士尼乐园最近推出一连串措施催增人流,其中一大原因就是怕贷款银行因入场人数不如意而追债。香港迪士尼乐园的主要策略是优惠同一人多次入场,争取在利润可观的餐饮和纪念品销售上得利。如无此优惠,同一人不可能频密入场。这不同于全面直接减价,而是另类较隹促销策略。
日本在 2001年花巨资建东京迪士尼海洋乐园和大阪环球片场,希望延续东京迪士尼乐园成功神话。结果事与愿违,并不成功,万千宠爱的不是含苞初绽的东京迪士尼海洋乐园和大阪环球片场,而是 1983 年建成,风韵犹存的东京迪士尼乐园。
现在海洋公园向政府贷款 55 亿,大兴土木扩建。对比日本有一亿二千多万人口,东京迪士尼乐园游客百分之九十七是日本人, 2005 年入场人数仅1300 万;韩国有4900 万人口,去年爱宝乐园游客仅 750 万;香港人口仅 680 万,本土人口之少令主题公园入场人数增长空间有限。至于外来游客,海外游客较喜欢香港迪士尼乐园的国际名牌效应。海外旅行团香港游多数以玩香港迪士尼乐园为卖点,较少玩香港迪士尼乐园和海洋公园双乐园,鲜见只玩海洋公园的旅行团。台湾旅游网站有香港迪士尼乐园讨论区,而无香港海洋公园讨论区。大陆游客消费水平一般,大陆旅行团因价格考虑只包玩海洋公园的多,但这部分游客难承受海洋公园花巨资扩建而难以避免的加价。何况 2010年海洋公园变身之际,上海迪士尼乐园已落成,其地利将大大分薄海洋公园大陆客源。
东京迪士尼海洋乐园建成初期入场人数一度比东京迪士尼乐园多,但不久就打回原形,最多人流最赚钱的是东京迪士尼乐园。海洋公园 2005 年的一时光辉不等同永恒,胜利时头脑要清醒。海洋公园曾有巨资兴建和忍痛拆毁水上乐园、集古村前车之鉴,现在贸然向政府借巨款扩建,是明智还是冒进,会不会万一不幸成为香港主题公园好大喜功的另类「八万五」,时间将作出证明。其实,东京迪士乐园争取商业赞助和合作的成功发展模式,更值得海洋公园负责人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