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及讨论 时事体育争论 音乐及影视 焦点新闻转载 新朋友社区 器材车辆及生活讨论 网友作品专栏及留言板 回到首页

搜索精品

相关内容
  • 文学名人香港留足迹2006/08/06
  • 溫家寶看望季羨林 探討和諧2006/08/06
  • 姚雪垠写《李自成》为政治投机?2006/08/05
  • 中华民国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2006/08/03
  • 带三个表:北京到底有没有文化?2006/08/01
  • 陈寅恪先生怎样读自己的名字?2006/08/01
  • 慕容雪村新作《虚无世家》(二)2006/08/01
  • 朱大可痛骂艾未未沈宏非2006/08/01
  •  
    方舟子:“修理”一下黎宛冰
    时间:2006/08/10 出处:牛博网
      曾经被罗永浩狠狠“修理”过的《北京青年报》编辑黎宛冰不久前在其博客上刊登了一篇攻击我的文章《方舟子的误区》,一开头就说: “最近有个叫方舟子的科学打假人士对我父亲打起了口水仗,因为最近我父亲在博客上公布关于‘四色定理’的消息。……”我这才知道她原来是“哲学狂人”兼 “数学狂人”黎鸣的女儿。正是有其父必有其女,两人的智力都让人难以恭维,却都缺乏自知之明,一个要研究中国人为什么愚蠢,一个爱和人比“智力水准”—— 上次黎宛冰要和老罗比的是学历,对我就只好改比智力了。对这种人,我有时间也爱去修理修理的。不过最近事情比较多,而且柯南已经替我修理过了(柯南《黎宛冰式思维》(XYS20060727)),我本想偷个懒。不料今天看到《北京青年报·天天副刊》,头版头条竟是《提醒打假斗士不要滥用言论自由》。看文中援引《南方人物周刊》的谣言,对我批评伪自由主义者、批评黎鸣的“证明”大为不满,称之为“滥用言论自由”,就可知是一篇伪自由主义者的杰作,他们自以为享有免受批评的权利,拥有批评的垄断权,只许自己批评别人不许别人批评自己,只许自己怀疑别人不许别人怀疑自己。《北京青年报》在反对伪科学、反对学术腐败方面向来立场还是比较坚定的,怎么也让伪自由主义者在上面“滥用言论自由”?再一看,该版编辑:黎宛冰,原来是女儿在为父亲公报私仇呢。这种滥用编辑权力泄私愤的做法,也正是不良记者的表现。他们既然对新语丝网站上设“不良记者”专栏如此恐惧,我就再成全他们一次,把《北京青年报·天天副刊》黎宛冰滥用编辑权力为其父黎鸣当打手的表演记录在案。黎宛冰的所作所为,想必也是违反《北京青年报》的纪律的。至于《提醒打假斗士不要滥用言论自由》一文的具体内容,已有几位网友做过驳斥,我就摘录一下,不多说了。
    (方舟子)

    这种评论我看得多了。你从来就不说一说,你也没有能力辨别,方舟子打假打得对不对?你不管打假打得对不对?你不管这些假东西坑害了多少老百姓?你只管方舟子的用词是否尖刻?你只关心她是否用了“过激言论”?
    (杜讷)


    你这样的文字我都简直懒得批驳,但发现该文排位靠前,忧虑于它对于无知人的盅惑,所以简单说两句。1、我基本肯定的是你是学文科的;2、你有世界级的人类“自由”的理解能力,但是你没有本土的最起码的“民生”的情怀!3、新语丝“立此存照”、“不良记者”后面都有详细的事迹介绍4、由于你的学业背景,则难怪你不能理解“虽然我没有兴趣也没有专业能力发现黎鸣证明中的错误(如果他终于公布了其证明的话),但是在读了他的有关文章后,我不相信他具有证明数学难题所必备的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段文字。---我给你翻译一下:如果一个人认为他解决了**终极奥秘,同时也宣布1 +1=17896,那么我根本就不需要去了解他是如何“解决”终极奥秘的!因为“我不相信他具有证明数学难题所必备的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5、你充满感情的“民间科学与哲学”描述太笼统,你并不了解这一行当,你并不了解中国的这个行当里充斥了些什么!6、你冠冕堂皇地划定“自由”的“界限”,殊不知当下的中国,有太多的“老虎”的屁股不能“摸”--这就是你的“界限说”?。。。今天先批到这,改天有心情再批!
    (痛打落水)


    方舟子对事、对人都从疑,都质疑。这本身并没有任何的不妥。他质疑你的结论,你就出来说明就是。如果他是无理取闹,那不回应也罢。方舟子并没有什么权力可以决定任何人的科学结论是伪造,谁的学历是为伪造。但是他和每个人一样都有质疑这些的权利。如果说他的言论构成了毁谤,充其量你就用法律途径维护你个人的权利就是了。方舟子交给我们不仅仅是揭露了几起学术学历的造假。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一种民主社会的理念。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存疑的权利,任何人都可以质疑权威的学术结论、学历、资历。只有全民负起责任,学术上的腐败才会显性在人民雪亮的眼睛下。
    (耳朵)

    为什么方舟子揪出那么多真正的骗子,作者不夸奖他,揪错一两个人,作者就生气了呢?我是一名技术工作者,一个对科学有着洁癖的人。参与过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的申请和研究工作(这个一点也不夸张,一类大学的研究生经常有机会参与这些事情),所以我对中国的学术腐败有着更加全面的接触。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中国真正潜心做研究的教授非常少。很多人在进入研究领域初期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了一些名气,但是很快就开始转而研究如何利用这些条件捞钱了。申请国家的科研项目可以捞钱;拉自己带的研究生干活也可以捞钱。总之,做科研的目的不是为了出科研成果,而是为了大把挣钱。在这个污浊的大环境下,我都难以想象有多少学术造价案件会发生,又需要多少仁人志士去和他们斗争!方舟子这样的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个不够,一万个也不够。
    (danshan19)


    打狗者必死于棒下!因为犯了众怒。方舟子也同样,无法脱离这个黑洞。打狗,是条不归路,只要你打了一条狗,你将终生与狗为敌。不论你何种姿态,必为狗儿唾骂。方舟子啊方舟子,凡有人处必有狗,你何必要搞得如此绝情,至狗儿于死地不可!
    (青木)


    不发信任的证明过程,就在大叫我证明了,而且对抱有怀疑态度的人大加攻击。老子攻击了还不够,女儿也上来帮腔?这样的炒作可以停止了吧?以前只是炒作明星、名人。什么时候连科学也被人拿来炒作了?爱因斯坦公布相对论也是先叫嚣我证明了相对论,然后要求到科学大会堂组织一群科学家来听他演讲?不然就不公布?科学都拿来炒作才是真正的悲哀。
    (雾锁九重)


    越来越好玩了。黎先生真会搞恶作剧,声称自己证明了四色定理,却不急着公布证明,掉掉大家的胃口。大哲学家嘛,当然要讲究一下排场,先把方舟子这狂妄无知的我国科技创新的侩子手引出来,蓄足了势,在适当时机再抛出惊世骇俗的证明,狠狠地打方舟子一个耳光,看看以后他还敢不敢再嚣张。如果真是这样,黎老先生真是深谋远虑,欲为我国科技界除一大害也。我对黎老先生还是很有信心的。大家也不用急,给点耐心,就等着看方舟子出丑卖乖吧。我初一看黎宛冰这个名字,觉得有点眼熟,后来才想起来是被一个叫老罗的流氓三番几次侮辱调戏的女记者。我不由得感叹真是虎父无犬女,也不由得感叹真是难父难女,这两个这么有才华的人却备受两个流氓以及还有其他不知名的流氓的打压,看来互联网真是暴民的天下,我想这可能是教育的问题,像黎老先生说的“两千年中国教育的大失败”,或者是这些网民学历太低的问题,像黎大小姐说的“学历有时候真能说明问题”。在这么多评论中,我只觉得小人的评论最是精辟:“楼上的T62!你到底何苦呢?你有文化吗?有了文凭就一定很行?没有文凭就不行?” 跟黎大小姐的“难道得到名校文凭的、受到社会认可的就是专业的吗?”一样都是至理名言。
    (不亦快哉)

    附:
    提醒打假斗士不要滥用言论自由
    作者:力夫
    编辑:黎宛冰
    北京青年报·天天周刊 2006年8月6日
      前天,同事说方舟子的“新语丝”网站上,设有“不良记者”专栏,数十位记者被“定性”犯有“造谣、欺诈、流氓、打手”“罪”。更早一些日子,我在中科大与朋友谈起这位毕业于该校的生物系“名人”,在场多数人认为,“方舟子变了”。同很多人一样,我一直对他的学术打假行为持支持意见,但是,当我打开新语丝以后,接着打开他的新浪博客,我感到吃惊。

      接下来,我研究了这个人。
      方舟子是个典型的在别的领域出名的人。对此,他曾在不同场合表示,由于义愤和净化学术环境,放弃生物学专业并不足惜。在义务学术打假工作中,他付出了大量成本,并卓有成效。从一位科学工作者到社会事务工作者的身份转化,方舟子确立了学术卫士形象。学术打假者的身份是一种文化身份,与王海不同,方舟子在人们心目中是位知识分子。  同当年王海打假的合法性遭到质疑的情况相同,方舟子在回答他何以获取学术打假资格时,他认为出于对学术造假的痛恨,至于资格,他认为惟一可以利用的只有“言论自由”了。

      《南方人物周刊》曾为方舟子做过一些统计,“2000年3月,‘新语丝’设立‘立此存照’专栏,成为中文网络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至今揭发50多个“假学术”、“假文凭”和学者抄袭剽窃案例。影响较大的有“哈佛最年轻的教授”夏建统事件、“基因皇后”陈晓宁事件、“北航抄袭事件”、吴征假文凭事件、杨雄里院士抄袭事件、王铭铭剽窃事件、汪丁丁事件、清华“十面博士”董关鹏事件、朱苏力招生事件、薛涌事件等等。”同时,这本刊物也指出,“他赢得了‘斗士’ 的美名,也背上了‘疯狗’、‘文革遗风’、‘精神分裂’的恶名。”并在肯定他打假成就的同时,对他在打假惯性中,一些为打假而打假的“上瘾”行为提出批评,统计出他有悖知识分子素质的“修辞学”用语。他用“鼠辈”、“弱智”、“白痴”、“奴才”、“傻妞”、“妄人”、“泼皮”、“反科学”、“伪科学”等词语定性、定义论敌和他的打击对象。

      方舟子的大量文章在他的新语丝网站里发表,网站是他利用言论自由的媒体平台。在方舟子得到大量支持者以后,他成为名人。由于不断加强的威信以及作为“打假英雄”的正面形象价值,方舟子的言论具备越来越大的正面影响力。逐渐地,新语丝网站上的信息也具备一定的公信力。

      持有网站这个媒体以后,在中国这个媒体环境下,特别是对于以公平正义为目标的方舟子网站,其言论的可信度很少遭到受众怀疑。因此,方舟子不仅是个正义的打假者,还是一位媒体工作者。

      但是,他并没有在身份变化以后,严格要求自己,而是任其放纵。

      我是一位坚定支持并渴望拥有言论自由权利的自由主义者,但是,我仍然不希望在自由的名义下,降低自身的文明程度,更不愿意看到身边出现拉里·弗林特那种不可理喻的人。当我看到方舟子在言论自由的范畴中使用不同标准,为自己“骂人”找各种理解搪塞时,我对他的理性能力开始怀疑。在对待自己的言论和他人的言论中,方舟子对于涉及自己的过激言论,同常人一样本能地作出反应;而对于自己的过份用语,则以“他们认为我的这种语言风格读起来很过瘾”,解构问题的关键词。在人格健全的人们那里,原则总是统一的;而对于严以律人、宽以待己的利己主义者,为了自我保护,原则永远是抚内攘外的借口。一个训练有素的知识分子,绝不离开公正的天平,绝不大进小出,在标准的度量衡上做假造假。

      在网站公开传播某些记者为“流氓、打手”,而并未像公布学术打假信息时那样,披露这种判断的依据。这是一种令人起疑心的做法。

      当一个人成为公众人物,成为正面人物,成为“英雄”以后,这个人即获得了高于普通人的某种权力。当英雄方舟子在媒体上发言,他就拥有了平常人不具备的号召力和说服力。这就是话语权。方舟子掌握了话语权,他手执这支权柄,因此,我们有资格以保护自由,追求平等为由,要求他小心使用这种权力,而不允许放纵它,使其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任其蜕变为凌驾于普通人之上的“强权”。

      在他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作为一个科班出身的“科技工作者”,他对民间科学与哲学甚至其他文化领域,一直持有蔑视态度。这种不平等论不是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论调,更不是一种科学的判断观。对没有受过学校专业教育者一棍子打死,并挖苦其为“傻妞”、“狂人”,实属偏狭的“血统论”。这是他自恃高深的一种表现,也是他不当行使权力的一种自然流露。瞧不起“殿堂”之外的“布衣”,只与“贵族”为伍的绝对主义态度,与科学精神中的实事求作风,相去甚远。但是,他往往搬起这块石头尚未将其放下时,又因为自己行为的随意性,陷入自己的悖论之中。居高堂而不出其右者,常常能够因此保住自封的某些声名,但方舟子并非这种谨小慎微的保守派。他的性情中有诗人的狂放不羁,正如他曾是中科大“荒原”诗社的成员、并曾经声称是鲁迅等文学的称职读者所显示的那样,他对生物学以外的其他学科同样饱有热情。即使在他不熟悉的领域,他也忍不住发言。在这个时候,他轻易抛弃“血统论”,不再强调专业,放弃专业知识差异论,打破专业界限,紧握 “自由”之剑,他以为这样即可劈荆斩棘。

      这位在别的领域出名尝到甜头的成功人士,近年来,关注的范围逐渐扩大。关注是他的权利,没有人能够剥夺他的这份权利,尽管我们可以类推他在成功的东风之下,试图在更多领域中有所收获,其行为仍然受到自由理论和法律的保护。但是,同他藐视民间学术时对专业知识的担忧相同,方舟子不是全知的上帝,不可能持有全能的试纸。这是他的局限性,也正因为这种局限,他时常免为其难,不可避免地犯下错误。但是,他对自己的错误却有所偏坦,理由是:言论自由。言下之意,言者无罪。

      言者无罪是言论自由的精髓,但是,无根据、无水准甚至信口开河的后果,不仅可能伤及其他,更损害了自己言论的精神本质。

      在方舟子的新浪博客6月14日的文章中,他写道,“虽然我没有兴趣也没有专业能力发现黎鸣证明中的错误(如果他终于公布了其证明的话),但是在读了他的有关文章后,我不相信他具有证明数学难题所必备的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别人还没有公布“错误证明”之前,就草率“判刑”的做法,的确大胆。但是,这种独断专行的行为不仅霸道,而且令人生畏。如果方舟子握有实权,并且同时掌握处置权的话,他的这种办事方法,其恶果可想而知。在这个博客上,他对朱大可有关鲁迅与许广平感情的质疑,对薜涌的揶揄,在我看来,已经超越学术打假范畴。当然,方舟子并未宣誓一切行为都与打假有关,但是,他广泛的兴趣和不相称的知识储备,降低了“英雄”威信,并让严谨的和爱他的读者们大失所望。

      对民间学术活动的鄙视,与针对学术名家打假的活动同时发生。 “找碴”是他在这两种干预活动中的共同方法。我们认为,学术打假不容易,但比起做一位献身科学的科学家,这件事做起来容易得多。虽然这样,我们仍然对方舟子打假的初衷充满敬意。在当今尚未建立有效的学术监督机制的时候,方舟子作为民间的监督员,意义重大。同时,在当今科技发展尚未全部由国家买单的今天,民间的科学兴趣和热情,一样要受到保护和鼓励。

      因此,在本文行将结束前,我将提醒方舟子为自由划出边界。
      自由首先是针对强权的,自由主义者并不侵占其他人的权利,也不比任何人享有更多的自由,自由是相同的,如果当一种自由侵害了另一种自由,这种自由就只是自我保护的借口。而方舟子已经不是普通人,他有名人的权威,有具有影响力的网站,他属于享有一定特权的人,而自由正是针对这种享有特权阶层而发端的一种“自救”理念和行为。当普通人向名人、向集团势力要自由是正当的,当有权有势者行使自由时必须小心不要动用手中的权力,不要一手执杖,一手指着自由的道路,为所欲为。

      方舟子需要警惕的是,当心在学术卫士的名份下,成为一种新兴的“强权”势力。

    方舟子的误区
    -by 黎宛冰
    http://blog.sina.com.cn/u/4757606d010004tt
    (XYS2006080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Copyright 1998-2005 Pao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